目录第一部分、科疾病健康教育第二部分、内科疾病健康教育第三部分、呼吸系统疾病健康教育一、慢性支气管炎二、肺炎三、支气管哮喘四、支气管扩张五、自发性气胸第四部分、循环系统疾病健康教育一、慢性心力衰竭二、心律失常三、心绞痛四、病毒性心肌炎五、感染性心内膜炎六、心肌病七、冠心病八、心肌梗塞九、心脏瓣膜病十、高血压十一、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第五部分、消化系统疾病健康教育一、慢性胃炎二、消化性溃疡三、胃癌四、肝硬化五、肝性脑病六、急性胰腺炎七、上消化道出血八、肠结核九、溃疡性结肠炎十、结核性腹膜炎十一、便秘第六部分、泌尿系统疾病健康教育一、急性肾衰竭二、慢性肾衰竭三、急性肾小球肾炎四、慢性肾小球肾炎五、肾病综合症六、尿路感染第七部分、血液系统疾病健康教育一、缺铁性贫血二、再生障碍性贫血三、出血性疾病四、白血病五、化疗六、骨髓移植第八部分、内分泌系统疾病健康教育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三、糖尿病四、皮质醇增多症五、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六、痛风七、肥胖症八、尿崩症第九部分、风湿性疾病健康教育一、系统性红斑狼疮二、类风湿关节炎三、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四、系统性硬化病五、强直性脊柱炎第十部分、神经内科疾病健康教育一、脑梗死二、脑出血三、蛛网膜下腔出血四、癫痫五、急性脊髓炎六、多发性硬化症七、重症肌无力八、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病九、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十、脑炎十一、低钾性周围性瘫十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十三、面神经炎第十一部分危重病人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一、危重病人健康指导二、危重病人护理工作流程、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第一部分内科疾病健康教育1.老年病人认识到衰老是,生命发展的必然过程,向他们介绍有关健身知识及长寿老人的生活经验,调节情绪,增加健康生活的乐趣。
2.做好卫生保健宣传,使病人主动改变不良卫生习惯。
3.进行饮食指导,使其了解食物的营价值状况,选择有利于健康的食品。
4.对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等进行耐心讲解,告之合理用药的重要性,避免误服、错服。
5.对病人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让其关心老人、尊重老人、理解老人,使老人感到宽慰,促进疾病恢复。
第二部分内科疾病健康教育1、入院指导由护士热情接待病人,并向其介绍病区的规章制度、作息时间,帮助他们熟悉医务人员及周围环境,消除病人的陌生感,尽快适应医院环境,积极配合治疗2、疾病指导老年疾病多为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向病人宣教所患疾病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及一些注意事项。
如引起心绞痛诱因有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食、吸烟等,让病人了解这些疾病常识后,病人就能尽量避免诱因,减少心绞痛的发作。
3、生活指导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协助解决社会家庭问题,使患者有一个关心、体贴的家庭与社会环境,保证病人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我们要协助家属做好病人的安全防护工作,防止发生意外。
4、心理指导老年人心理失落感和孤独感明显,再加上患病后身体不适等,病人往往情绪低落或暴躁,遇事多疑,更需要别人的理解、尊重和照顾。
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5、饮食指导合理适当的饮食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需告知病人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
6、用药指导耐心细致向病人接待清楚各种治疗措施,说明用药目的,介绍药物的不良反应。
7、检查指导老年人由于动作迟缓,记忆力减退,对一些常规检查项目及专科检查项目,要反复讲清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8、患者家属指导交代有关疾病的防治常识,给患者提供正确的协助,成为患者康复过程中监督者和积极合作者。
9、出院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复查的时间、内容、目的、联系的方法等,指导病人的自我保健,尤其是饮食及用药方面的注意事项、老年人皮肤干燥,角化过度,不宜勤洗澡,由于皮肤变薄、弹性缺失、感觉迟钝、血流缓慢应防止压伤、跌倒和烫伤的发生。
第三部分呼吸系统疾病健康教育1、做好卫生宣教工作,安心静养,避免其情绪紧张和激动。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少去人去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3、对老年人吸烟、饮酒等日常活动进行限定和干预,阐明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在老年人细菌性感染患者中的应用能提高治疗疗效。
4、老年人应掌握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
5、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科学的饮食、适度的针对性锻炼、耐寒锻炼,还配合戒烟、限酒、合理饮食、保持乐观心态等,以利用快速康复。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纤维素易消化饮食,高热和危重患者,可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6、积极宣传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措施,指导患者进行体育锻炼,阐明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劝告患者注意保暖和预防感冒。
7、呼衰患者如出现兴奋、烦躁、谵妄时应慎用镇静药,禁用吗啡、地西泮、巴比妥类药,以防抑制呼吸中枢。
8、恢复期可下床适当活动,危重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一、慢性支气管炎疾病概要: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
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冬季易发作,严重时可并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心病。
以中老年人为多见,男性比女性多见。
健康教育处方:1、应多食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定时定量,避免因身体肥胖而影响呼吸功能。
多饮开水,使痰液稀释,呼吸道通畅。
2、绝对要求戒烟。
避免吸入煤烟、油烟等刺激性气体。
3、结合一般性全身运动,进行专门的腹式呼吸练习,目的是使痰液容易咳出,促进炎症消散。
腹式呼吸练习方法:初练时取坐位,放松肩背,先呼后吸。
用口呼气,呼气时轻轻收腹;用鼻吸气,吸气时胸、腹部放松,让腹部自然隆起。
要轻松自如,不可屏气。
开始时每次练习3——5分钟,一日练习多次。
熟练后可在站立位和卧床进行,也可在行走中进行,逐渐养成腹式呼吸的习惯。
4、预防感冒。
寒冷季节应注意防寒保暖,出门带口罩,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
一旦被感染,应及时治疗。
5、根据祖国医学“冬病夏治”的原则,在发病季节前,服用一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如中成药“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或注射卡介苗等。
二、肺炎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疾病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可发生于任何的人群。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发病急骤、突发的寒战、发热、胸痛、咳嗽、咳痰,肺部X线可见炎性浸润阴影。
儿童、年老体弱、身体抵抗能力下降易患本病。
1、心理指导肺炎病人往往发病时出现发热、胸痛、咳嗽、咳痰等不适感,导致因疼痛而害怕咳嗽,从而影响愈后,因而应积极鼓励并给予帮助,并告诉病人肺炎经积极治疗后,一般可彻底治愈,以减轻病人的焦虑,取得配合。
2、饮食指导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一般取半流饮食,如牛奶、蛋羹类,细软面条、鱼粥、肉弱等,多进食及多饮水。
忌食温热生痰食物,如蛇肉、白果、柑、胡椒、龙眼肉,其他禁忌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3、作息指导高热时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退热后可在室内活动,注意初次起床防受凉。
4、用药指导常见药物有抗生素如青霉素,祛痰药如沐舒痰,应在医生或护士指导下遵医嘱服用药物。
用药过程中如出现皮肤瘙痒或皮疹、腹泻、胃部不适、血痰,应立即告诉医护人员。
5、特殊指导(1)配合痰培养标本的留取。
(2)若痰多,难以咳出,可每1-2h进行一次有效咳痰,即先数次随意深呼吸(腹式),吸气终了屏气片刻,然后进行咳嗽。
也可使用胸部叩击法,两手指并拢拱成杯状,腕部放松,迅速而有规律地叩击胸部各肺叶,每一肺叶反复叩击1-3 min,以使痰液松出,易于咳出。
(3)高热时,可行头部、腋窝、腹股沟处冰敷、温水擦浴、酒精擦浴,退热时注意保暖,及时更换湿衣服。
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退热药,同时要密切观察有否出汗、退热或虚脱症状出现。
配合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寒战、胸痛及咳嗽、咳痰情况。
6、出院指导(1)肺炎虽可治愈,但若不注意身体,易复发。
(2)故出院后应戒烟,避免淋雨、受寒、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个月以后回院复查胸片。
(3)合理饮食,保持心情愉快。
(4)如有高热、寒战、胸痛、咳嗽、咳痰应即就诊。
必要时可接受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注射。
三、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此种炎症常伴随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气流阻塞,可以自行或通过治疗而逆转。
症状:发绀、发作性咳嗽、肺过度充气、呼吸困难、呼吸音减弱、颈静脉怒张、咳痰、奇脉。
1、饮食指导提供清淡,易消化,足够热量的食物,不易食用鱼,虾,蟹,蛋类,牛奶等易过敏食物。
忌酒及过咸食物。
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瘦肉,大豆等。
消化不良的病人要少食多餐。
多吃含维生素A.,C及钙质食物如胡萝卜,韭菜,南瓜,大枣,番茄,青菜等。
2、休息与活动指导哮喘发作时去半卧位或坐位,可在床上放一小桌,以便患者伏桌休息,减少疲劳。
非发作期,应积极锻炼,如游泳,快走,慢跑等,尽可能改善肺功能,最大程度恢复劳动力,并预防疾病发展为不可逆气道阻塞,预防发生猝死。
3、日常生活指导避免哮喘的诱因:可诱发的因素有:呼吸道病毒感染,室内滋生于床铺,地毯,沙发,绒制品等处的尘螨,动物的皮毛,情绪波动,精神创伤,接触冷空气,剧烈运动,及食用易过敏食物等。
哮喘病人应注意针对性寻找和避免接触敏感因素,以免诱发哮喘。
室内不种花草,不养宠物,经常打扫卫生,清洗床上用品,在打扫时患者最好离开现场。
避免冷空气,烟雾和灰尘。
禁止吸烟,避免接触烟雾及刺激性气体。
多补充水分。
急性发作期要多饮水,并进半流质食物,以利于痰液湿化和排出。
随身携带止喘药,学会疾病发作时进行简单的紧急自我处理方法。
要认识哮喘的发作先兆,如打喷嚏,鼻痒等。
四、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以局部支气管不可逆性解剖结构异常为特征,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
典型的临床症状: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主要致病因素为支气管的感染、阻塞和牵拉,部分有先天遗传因素,患者多有童年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等病史。
1饮食指导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且营养丰富饮食。
如蛋,鱼,肉和新鲜蔬菜,瓜果等。
咯血者应给予温凉,易消化半流质,大咯血时应禁食。
忌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2休息与活动指导急性期应注意休息,缓解期可作呼吸操和适当的全身锻炼。
合并感染有发热,咳嗽,咯血时应卧床休息。
大咯血时绝对卧床休息。
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如跑步,散步,打太极等,有利于预防本病的发作。
3日常生活指导(1)避免劳累及情绪波动,保持心情愉快。
(2)天冷应及时增减衣服,这样保暖,避免感冒。
(3)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更换牙刷。
(4)戒烟,避免接触烟雾及刺激性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