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壳聚糖的制备

壳聚糖的制备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制备
甲壳素(chitin)在自然不仅含量十分丰富,而且可生物降解,是环境友好产品,利用沿海地区丰富的虾蟹壳为原料,可生产出甲壳素,变废为宝,净化环境。

甲壳素经浓碱处理去掉乙酰其后得壳聚糖(chitosan),分子结构如下:
O
O
CH2OH
OH NH2n
O
壳聚糖经化学改性可得系列的衍生物,如:羧甲基壳聚糖、低聚壳聚糖等。

这些系列产品在许多方面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

如在医学方面可作为抗癌制剂、手术缝线、人造皮肤、药物载体等;在轻工业上可作为化妆品填料、增白剂、固发剂或增强纸张的光洁度;在环保方面可作为絮凝剂、吸附剂,用于污水处理,还可用作饮料的澄清剂、无毒包装材料等;在农业方面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产量、提高品质、诱导植物的广谱抗病性,还可用于生产生物农药,用于果蔬保鲜。

因此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系列产品有很好的潜在需求和市场前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应用概况;
2.学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3.强化学生环保意识,变废为宝;
4.制备2~5g的产品。

二、实验内容
1.利用强碱制备壳聚糖;
2.测定壳聚糖的脱乙酰度。

三、实验原理
甲壳素是酰胺类多糖,壳聚糖的制备过程,就是酰胺的水解过程。

酰胺有如下几种结构:
酰胺可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水解,对于低分子的酰胺,水解可以进行得比较
完全,但对于多糖来说,强酸更容易水解糖苷键,所以甲壳素的脱乙酰基,一般
情况下不采用强酸水解;相对说来,强碱造成糖苷键的断裂不像强酸那么严重,
所以都用强碱来脱乙酰基。

酸碱滴定法的原理是壳聚糖的自由氨基呈碱性,可与酸定量地发生质子化反应,形成壳聚糖地胶体溶液:
溶液中游离的H+用碱反滴定,这样,从用于溶解壳聚糖的酸量与滴定用去的碱量
之差,即可推算出壳聚糖自由氨基结合酸的量,从而计算出壳聚糖中自由氨基的
含量。

四、实验材料与设备
1.实验设备与仪器
水浴锅,电炉,烧杯,三角瓶,碱式滴定管,电子天平。

2.实验材料与试剂
甲壳素,NaOH,HCl,甲基橙指示剂,乙醇、丙酮。

五、实验步骤
1.壳聚糖的制备
(1)取三个烧杯,编号1﹟、2﹟、3﹟,于每个烧杯中加入甲壳素5g,于1﹟
烧杯中加入40%NaOH 100mL,2﹟烧杯中加入50%NaOH 100mL, 3﹟烧杯中加入
60%NaOH 100mL,100℃煮沸2h,脱乙酰基。

(2)反应完毕取出,用蒸馏水洗至中性,再用乙醇、丙酮洗涤后,干燥,即得
白色壳聚糖。

2.脱乙酰度的测定
准确称取上述方法制备的三种壳聚糖各0.5g,分别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
标准0.1mol/L 盐酸溶液30mL ,在20~25℃搅拌至溶解完全(可加适量蒸馏水稀释),加入2~3滴甲基橙指示剂,用标准0.1mol/L NaOH 滴定游离的盐酸。

3.脱乙酰度的计算 氨基含量=%100016.0)(221
1⨯⨯-G
V C V C 式中:C 1 —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1
C 2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1
V 1 —加入的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 2 —滴定耗用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G —样品重,g
0.016—与1mL 1mol/L 盐酸溶液相当的氨基量,g
脱乙酰度(D.D.)=
%100%94.9)%(2⨯-NH 六、注意事项
1.溶解样品时温度不宜过高,以免发生盐酸消耗与壳聚糖主链的水解,造成误差,一般是在室温下溶解样品。

2.样品的脱乙酰度越高,溶解越快,反之则越慢,甚至要放置过夜。

3.样品必须是中性的,否则会影响测定结果。

如果不是中性的,应该重新洗涤至中性,或者作校正。

七、实验报告内容
1.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计算脱乙酰度。

2.掌握脱乙酰度测定方法,比较三种不同条件制备的壳聚糖的脱乙酰度有何差异,并解释原因。

思考题
1.为什么制备壳聚糖是所有氢氧化钠浓度不同,得到的壳聚糖脱乙酰度不同?
2.制备壳聚糖时为什么要在沸水中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