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入学测试说明一、命题指导思想符合选拔性测试的规律和要求,反映各测试科目初中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部分内容可超出初中各科教学大纲,以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合格新生。
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程度的同时,注重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注重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全面落实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考查。
二、测试范围内容和测试能力要求语文测试说明主题内容测试范围依据初中、高中课程标准,根据广东奥林匹克学校对高一奥班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结合奥校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实际,确定语文科测试内容。
考查内容主要分为“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四大板块。
一、语言文字运用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2.表达应用(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2) 辨析并修改病句(3)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4)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1)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2)翻译文中的句子3.分析综合(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三、现代文阅读(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2 / 71、整体把握文学作品的内容、情感、形象2、理清作者思路和作品线索3、揣摩作品中的精彩细节4、品味语言,领悟内涵5、鉴赏作品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6、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整体把握实用类文本的主要内容2、阅读科技、社科、新闻作品,筛选信息,概括要点3、运用文中知识对相关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推断4、阅读论述类文章,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5、联系实际,对文中的观点作出自己的判断6、体会和分析实用类文本的语言特点四、写作能熟练写作记叙文,会写简单的论述类、实用类等文章。
能力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其中阅读理解、分析归纳和写作能力是考查的重点。
测试题型1.选择题约25% 2.非选择题约75%数学I 测试说明主题内容测试范围命题范围为国家教育部2001 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八、九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所规定的内容。
主要包括:(1)实数及其运算(2)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概念与运算(3)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方程组(4)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5)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及其图象(6)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及相应图形的性质(7)平移、对称、旋转、相似等图形变换的性质(8)概率、统计中的概念与运算 3 / 7(9)以上内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要求主要考查五种数学能力和四种思想方法,即:(1)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2)等价转换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测试题型(1)选择题,共6 道(2)填空题,共6 道(3)解答题,共4 道英语测试说明主题内容测试范围参照广州市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并考虑高中教学实际制定本学科测试内容。
词汇部分:广州版七,八和九三个年级教材要求掌握的词汇内容语法部分:1. 名词2. 冠词3. 代词4. 形容词和副词5. 动词时态与语态6. 单句与复合句(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和定语从句)写作部分:句子结构准确,流畅,意思表达完整。
能力要求测试考生理解口头英语的能力,测试考生对英语语法,词汇知识和简单表达形式的掌握情况,测试考生阅读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
测试题型听力,单项选择,语法知识,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
数学II 测试说明主题内容测试范围在初中数学课本所学内容基础上,加强对以下内容的考查。
1、整数的基本性质十进制整数及表示方法。
整除性,被2、3、4、5、8、9、11 等数整除的判定。
素数和合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4 / 7奇数和偶数,奇偶性分析。
带余除法和利用余数分类。
完全平方数,完全立方数。
同余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高斯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2、代数式综合除法、余式定理。
拆项、添项、配方、待定系数法。
3、恒等式与恒等变形恒等式,恒等变形。
整式、分式、根式的恒等变形。
恒等式的证明。
4、方程和不等式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二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和根与系数的关系。
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二次方程的解法。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简单的一次不定方程。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5、函数y=|ax+b|,2及2的图像和性质。
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
含字母系数的二次函数。
6、逻辑推理问题抽屉原则(概念),分割图形造抽屉、按同余类造抽屉、利用染色造抽屉等。
简单的组合问题。
逻辑推理问题,反证法。
简单的极端原理。
简单的枚举法。
7、几何平面几何的计算与证明。
面积及等积变换。
三角形的五心(内心、旁心、外心、垂心、重心)及其性质。
能力要求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探究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测试题型一般为8 至12 道填空题,4 至 6 道解答题。
5 / 7物理测试说明主题内容测试范围以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中内容为基本测试范围,部分测试题目达到初中物理竞赛的要求。
例如:1、三力或四力在同一直线上的平衡。
2、熔解热和汽化热的概念及相关的计算。
3、电流强度的定义式I=Q/t。
4、伏安法(内接、外接)测电阻。
5、复杂的串并联电路。
6、特殊光线作光路图,透镜成像公式。
以上举例的知识点超出现行初中物理教学大纲范围,但会在初中竞赛辅导书(书店有出售)里有拓展性的介绍。
能力要求正确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能力;科学建立物理模型的思维能力;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物理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等。
测试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解答题(计算题)。
化学测试说明主题内容测试范围1.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
2.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变化。
3.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4.溶液、饱和溶液、溶解和结晶,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及其计算。
5.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结构简图。
6.元素周期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核外电子结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层电子数)的关系。
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见化合价及主要存在形态。
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常见能量转化的形式。
重要的能源。
8.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重要物质的实验制法,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6 / 79.酸、碱、盐的概念及性质。
10.重要金属及其化合物(钠、镁、钙、铝、铁、铜)。
氧、硫、氮、碳、氢及其重要化合物。
11.有机物的概念、教材中常见的有机物及基本营养物质。
12.化学在保护环境、清洁生产中所发挥的作用。
水污染的危害。
污水处理中主要的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大气污染的危害,大气主要污染物,雾霾与PM2.5,减少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温室效应、节能减排。
绿色化学。
13.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及常用方法。
能力要求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2.分析、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测试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问答、计算、实验等题型)。
生物测试说明主题内容测试范围1. 生物类群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2. 细胞结构和生理3. 微生物与疾病4. 植物结构、分类和生理5. 动物结构、分类和生理(含人体)6. 动物行为学7. 生物遗传、变异与进化8. 生物与环境9. 科学探究与生物技术能力要求1. 理解与运用知识的能力2. 获取与整理信息的能力3. 实验与探究问题的能力测试题型1. 单选题2. 多选题3. 非选择题信息学测试说明主题内容测试范围一、信息科技1.信息输入输出基本原理(信息交换环境、文字图形多媒体信息的输入输出方式)2.信息的表示与处理(信息编码、微处理部件MPU、内存储结构、指7 / 7常识令,程序,和存储程序原理、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3.信息的存储、组织与管理(存储介质、存储器结构、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4.信息系统组成及互连网的基本知识(计算机构成原理、槽和端口的部件间可扩展互连方式、层次式的互连结构、互联网络、TCP/IP 协议、HTTP 协议、WEB 应用的主要方式和特点)5.人机交互界面的基本概念(操作系统,人和计算机交流信息的途径(文本及交互操作))二、程序设计基础1.数据结构(线性表,二叉树,图,浮点运算中的精度和数值比较)2. 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PASCAL/C/C++/JA V A/Python)3. 基本算法处理(计数、统计、数学运算等;排序算法;查找算法;递归算法;回溯算法;图的搜索等)三、高效算法设计1.实用数据结构(ADT,树状数组,RMQ 问题,线段树,后缀数组等)2. 数学概念与方法(排列与组合,计数与概率基础,递推关系)3.动态规划初步(记忆化搜索与递推,背包问题,DAG 动态规划,递归结构中的动态规划)4.图论模型(并查集,最短路问题,网络流初步)能力要求1.信息科技基础知识理解、运用和阅读理解程序的基本能力2.具有将简单问题抽象成适合计算机解决的模型的基本能力3.具有针对模型设计简单算法的基本能力4.算法的实现能力5.程序调试基本能力6.设计测试数据的基本能力7.程序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评估能力测试题型填空题(根据标号写出答案)如果需要求出每两点之间的最短路,不必调用n 次Dijkstra(边权①)或者Bellman-ford(边权②)。
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可以实现,这就是③算法。
程序设计(编程实现)题目名称:TeX 括号(TeX.pas/TeX.c/TeX.cpp)在TeX 中,左双引号是``,右双引号是’’。
输入一篇包含双引号的文章,你的任务是把它转换成TeX 的格式。
输入数据(TeX.in/在线测试直接读入数据)输入数据是一篇英文的文本,文章长度不确定。
输出数据(TeX.out/在线测试直接输出数据)根据TeX 的格式,把文章中的双引号按格式要求转换。
输入样例“To be or not to be.” quoth the Bard, “that is the question”.输出样例``To be or not to be.’’ quoth the Bard, ``that is the qu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