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教师《小学教育学》黄济劳凯声檀传宝
教师《小学教育学》黄济劳凯声檀传宝
(四)团结协作
教师之间相互尊重与信任;协调上下级关系, 保持一致;尊重家长,发挥家庭、社会的教育 作用。
(五)为人师表
1.教师要遵守法律、法规。 2.教师要注重自身规范,做学生的表率。 3.注重道德、廉洁从教。 4。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仪容整洁大方。
第三节 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历史概况
(一)中国古代的师生关系 1、教师地位高,师道尊严:天地君亲师
(二)广东省教师资格认定通知解读 2010年的通知
(三)教师资格的种类
1.资格种类 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中教师资 格、高中教师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2.教师职称种类 小学教师职称从低到高依次分为:三级教师
、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
(四)教师的聘任 获得资格证书是前提 有试用期 评聘分离
难点和关键,能恰当地安排学期、单元、课 时的计划。
(2)合理组织教学过程: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富有启发性。
布置的作业在质量上都有保证。
2、教学实践能力
(3)听课和评课的能力:对自己以及他人的教 学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分析,并能够在听课评 课的过程中,吸取优点克服确点。
3、教育和组织管理能力
(1)研究和了解学生的能力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的能力 (3)管理班集体,组织班队会的能力 (4)转化后进生的能力 (5)协调学校内外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6)对自身工作总结和提高的能力
第一节 教师的社会地位、 作用及劳动特点
一、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一)教师的概念 广义: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对人产生积极影响的人都可称为教师。
狭义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即学校里专门从事教书 育人的人。
(二)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原始社会:没有专门的教师 奴隶社会:官师合一 封建社会:出现专门的教师 近代:有专门培养教师的机构,教师职业专
(一)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相互尊重
(二)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 教师要做到平易近人
(三)树立教师威信 公正、童心、自制力
第四节 教师资格与教师进修
一、教师资格
(一)含义: 凡志愿从事教师职业,经过权威机构审定,
具备国家规定的教师条件或标准,并取得国家 认可的教师资格证书者,就可认定他具有“教 师资格”。
(2)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出现接受 障碍时,教师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教育教学 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尽快恢复顺利接 受教育的状态。
2、教师教育机智的主要表现:
(3)学生个体出现明显变化时,及时分析 原因,给予教育引导。
(4)学生群体出现明显变化时,及时捕捉 教育契机,给予教育引导。
3、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问题的要求: 尊重学生,爱为先导 沉着冷静,控制情绪 深入了解,调查研究 发现优点,捕捉长处 因势利导,正面教育 分析情况,对症下药
(三)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事件的 能力
1、含义:教育机智是指教师面对教育 教学中的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而正确地作 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 育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教育机智的主要表现:
(1)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偶发事件,影响 教育学生的正常进行,教师能够有效地引 导和处理,使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3、教师的社会作用
教师的根本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但教书只是手 段,教书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小学教师的全 部职责就是在于“为培养健全的合格公民应具 备的基本素质奠定初步基础。”
(1)通过教育活动选择、传播、提升和创造人 类文化。
(2)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文化知识以培养人。
(3)通过传递文化和培养人全面推动人类社会 发展。
请从师德的角度分析两位教师的教育效果。
(二)热爱学生
1、师爱的内容:
亲近感: 理解感和尊重感 期待感
(二)热爱学生
1、师爱的注意事项:
(1)要求教师平等地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 尤其是对智力落后或表现较差的学生。
(2)在处理师生冲突中做到爱护学生。
(三)严谨治学
教给学生正确的知识,不断地追求新知识。
二、我国师生关系的主要内容
一、民主平等:人格平等 要求:教师对学生负有教育管理的职责,
学生要听从教师的教导; 教师也要向学生学习,认真接受学生提
出的合理意见和要求。
二、爱生尊师: 爱生是尊师的基础,尊师是爱生的结果
三、心理相容:观点、信念、价值观一致
四、教学相长:双方互相促进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四章 教 师
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一下:
我对 “教师”这个职业有多少清晰的认识? 我做好适当的准备了吗? 我目前所具备的素质能不能让我成为一名合格的教
师呢? 我能否让企业、学生及家长满意呢? 我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准备呢?
主要内容:
教师的社会地位、特点及劳动特点 教师素质 师生关系 教师资格与教师进修
却学会了你没教的。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三)示范性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1.由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主体化及其教育结果 的一致性决定的。
2、由人的认识过程和心里过程特点决定的。 3.由儿童的模仿性和易受暗示性的心理特点决定的。
(四)长期性
时间长 (教育培养人的周期很长)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 之计,莫如树人。 ——管仲 后效性 (教育效果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检验) 长效性 (教育效果在人的一生中都将发挥作用)
天下无不是的教师 2、师生关系良好:孔子及其弟子
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爱生尊师 3、师生关系平等:
韩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二)古代师生关系的启示
1、教师博学,是获取教师威望的基本条件 2、教师具有一定的威望是顺利开展教育工作
的前提
3、教师爱护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
(三)西方近代师生关系
。
(三)示范性
案例:李老师上课时有一种习惯,每次板书前拿起 一支粉笔,先掰一截,然后扬手抛物线状掷向一边 ,动作潇洒自如,不料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会了这一 动作,做得也是惟妙惟肖。此时,李老师追悔莫及 ,这件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
言传身教
❖你想要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学生是老师的镜子。 ❖言传不如身教。 ❖学生没学会你要教的,
57年反右,教师成了主要的打击对象。
60年代初,邓小平主持教育工作,教师地位开 始上升,但到“文革”期间又被打成“牛鬼蛇 神”。
2、我国教师地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文革”后恢复高考,教师地位上升,不久又 被个体户比下去了。
90年代教师的政治、经济两方面的地位都在上 升,报考师范院校的人多了。
20世纪末21世纪初,教师地位较高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复杂性 创造性 示范性 长期性
(一) 复杂性 1.教育对象的复杂性 2.教育任务的复杂性 3.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复杂性
(二)创造性
1。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要灵活,教学原则和方法的 选择
2.使知识具有新鲜感、时代感 3.变化的教育对象、复杂的教育现场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教师角色的隐喻分析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 肯定
强调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学科知识的有效传递 (讲究“倒”的过程和方式) 不足 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当成容器 传递内容单一(只有水),教学内容学科性强 教与学不是一个简单的“倒给”,忽视教学的创造成分
教师角色的隐喻分析
4、教师教育机智的形成因素: (1)教师平时对教育问题的不断的思考。 (2)对儿童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的观察和
了解
(3)教师教育经验的积累。
(四)教育研究能力(略)
教材研究、小学儿童身心特征研究、 教学方法研究等
三、职业道德素质
爱岗敬业 热爱学生 严谨治学 团结协作 为人师表
(一)爱岗敬业
(1)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口语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 准确、清晰、流畅; 文明且具有教育性; 富有情感,具有感染力与幽默性 语调把握得当,语速适中等。
1、语言表达能力:
(2)书面表达能力: 板书、作业评语、操行评定等,文字书写工整、
优美,意思表达清晰明了。
2、教学实践能力
(1)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研究与掌握: 能明确教学的目标,正确把握教学重点、
“教师像警察” 肯定
维持必要的秩序,强调纪律性 不足
对学生实施严格控制 师生关系过于紧张,缺乏亲和力 着眼于学生的问题与错误,挑剔多而鼓励少
2、我国教师地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古代中国因受儒家文化的统治,总的来讲是尊 师重教的。“天地君亲师”,视老师如父母。
解放初期,知识分子是改造的对象(思想上的 ),但经济地位不低。
三、教师职业境界的三个层次
生存境界 责任境界 幸福境界
第二节 教师的素质
教师职业素质的构成
文化素质 教育素质 职业道德素质
一、文化素质
是否想过,将来去到小学,打算担任什么科目 的教师?为什么?
(一)具有语文、数学两门主科和其他一两门学 科的全面扎实的知识和技能
横:语文、数学、其他学科(艺术——音乐、 美术,体育,科学,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
门会地位的隐喻
这些隐喻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对教师的 比喻有哪些不足?
对教师的诸多隐喻你还有什么看法和解释呢?
教师角色的隐喻分析
“教师是蜡烛” 肯定
奉献与给予 不足
忽视教师的持续学习与成长 淡漠教师的内在尊严与劳动的欢乐
教师角色的隐喻分析
“教师是园丁”
纵:小学各个年级的教学 要求:全面扎实,求深求精
[杯水理论]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长流水”
“给学生一杯水是不够的,教师要教给学生找 水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