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情景4-电控悬架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V1.0
情景4-电控悬架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V1.0
、 二 AIRmatic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功能、优点
AIRmatic系统组成
减振器单元(悬 架单元)
空气泵单元
分配阀单元
传感器
1.AIRmatic 气压元件的位置查找
40.前避震 A9/1.空气泵
Y52.右前减震阀
41.后避震 Y36/6.水平控制阀
Y53.左后减震阀
42.AIRmatic储气罐 Y51.左前减震阀 Y54.右后减震阀
检查维修
1、连接数位电表,量测相关位置感知器的 PIN2信号回馈线路,并记录测量结果。
2、用适当的力道上下压动相关位置的车身, 注意观察车身加速度感知器回馈电压数值。 记录观察结果。
车身高度达到需求时,Y36/6就会关闭,以保持 此高度。
需要将低车身高度时,各个高度控制阀会开启, 系统泄压阀开启,原避震器内的高压空气由 Y36/6的阀门通道排出,车身高度即可降低。
阀 3.查询维修手册中的电磁阀电源电压,
电 并记录在项目单中。
压 4.比较查询之与测量值,如两者不符,
应检查电源及线路。
二. 1.保持电压表连接。
电
磁
2.按照维修手册中的操作程序,对故障码 相关的减震器电磁阀进行强制操作,并记
阀 录操作步骤。
动 3、观察电磁阀作动时,电磁阀的电源线 作 路电压,应仍在上述11-14V的范围内。
检查维修
一. 1.在维修手册中找到ADS控制模组的线路图。
测
量 电
2.参考电路图,用万用表测量量测ADS控制模组 PIN2/4(绿/白)的电压值,并记录项目单中。
磁
阀 3.查询维修手册中的标准电压,并记录在项目 电 单中。
压 4.比较查询之与测量值,如两者不符,应检查
电源及线路。
二. 1.保持电压表连接。
A.空气过滤器;m .活塞;c.空气干燥器;b .压力释放/ 残余压力保持阀;Y.电磁阀;A9\1.空气泵;B7.压力传 感器;Y36\6.高度控制阀;42.储气罐;k.继电器
检查维修
一. 1.在维修手册中找到中央蓄压器充压阀A9/1Y1 测 的线路图。
量 电
2.参考电路图,用万用表测量量测ADS控制模 组PIN2/4(绿)的电压值,并记录项目单中。
2
水平调整 保持在设置的水平高度;水平调整不能控 有故障时 制;ADS II 不能操作,减震力设置为最硬
3
ADS II 有 ADS II 不能操作,减震力设置为最 ;水平 故障时 控制和水平调整可以工作。
10.AIRmatic 系统的优点: 更高的驾驶安全性和舒服性
可以单独调整 能提供驾驶员一些驾驶信息
3.空气泵组成
A9/1——空气泵 m1 —— 电马达 a ——— 空气过滤器
b ——— 压力释放/残 余压力保持阀
c ——— 空气干燥器 g ——— 气管
空气泵的触发:
N51
K40/ 7KO
f32 A9/1
4.分配阀单元Y36/6
1 左前避震 2 右前避震 3 左后避震 4 右后避震 5 储压罐
测 4.如果未作动时电压符合规范,但是电磁 试 阀作动后电压不符规范,表示控制 模组输
出性能有问题,判定为AIR MATIC控制模组
(N51)故障。
AIRMATIC释压阀(A9/1Y1)与高度控制阀 (Y36/6)为同一总成,负责在系统需要降低
高度时开启管路通道,将避震器内的高压空 气排入大气。
AIRmatic的气路图
故障。
1、通过试车,检查该维修车辆电控悬架系统 故障是否完全解决。
2、总结、回顾本情景重点内容。
3、回答项目单中“评估与应用”中的问题。
P 空气泵 B7 压力传感器 Y36/6y5 中央蓄压器充压阀; Y36/6y2 高度控制阀 Y36/6 高度控制阀单元
5.前空气避震
a 避震筒 b 汽缸筒 c 活塞杆密封圈 d 活塞杆导槽 e 活塞杆
f 操作活塞 g 拉伸停止弹簧 h 空气风箱 I 停止橡胶 k 残余压力阀
l 空气腔 m 单独活塞 n 保护套 o 压力气体腔
出于安全考虑,系统每次只会作动一个车轮的避 震器。
检查维修
• 连接电表,量测ADS控制模组PIN2/4(绿/白) 电压,记录测量值。
• 进入诊断仪器作动测试,强迫操作中央蓄 压器充压阀(Y36/6Y1-Y4),记录操作步骤。
• 观察电磁阀作动时,电磁阀的电源线路电 压应在11~14V的范围内,记录观察结果。
任务:奔驰AIR MATIC ADS 悬吊系统故 障诊断与维修
任务导入:
一辆奔驰轿车,装配W220底盘,用户反映该车仪表 板灯光系统报警,中央控制面板的悬架升高按键上 的LED 灯不停闪烁。
接车后,维修人员对该车进行了仔细实车,发现该 车空气悬架系统已不能进行正常的水平高度调节, 连接故障诊断仪对空气悬架系统进行检测,经查询 空气悬架系统存在故障码:C1320、C1338、C1133、 C1336,且无法清除,故确诊为空气悬架系统故障, 需进行检修。
测
4.如果未作动时电压符合规范,但是电磁阀
试 作动后电压不符规范,表示控制 模组输出性
能有问题,判定为AIR MATIC控制模组(N51)
故障。
车身高度感知器记录前轴与后轴的机械高度,然后 传送至ADS控制模组,供系统识别车身高度。
前高度感知器位于三角架上,后高度感知器则装置 在后扭力杆上。
AIRmatic的水平控制
空气泵
分配阀单元
AIRmatic的 水平调整 包括:
(1) 手动 调整
(2)速度 感应调整
AIRmatic的水平调整
AIRmatic的紧急模式
序 号
故障类型
故障现象表现形式
1
水平控制 保持在设置的水平高度;水平调整不能控 有故障时 制;ADS II 不能操作,减震力设置为最硬
6.后空气避震
a.避震筒
f.操作活塞
b.汽缸筒
g.拉伸停止弹簧
c.活塞杆密封圈 h.空气风箱
d.活塞杆导槽 I.停止橡胶
e.活塞杆
k.残余压力阀
l.空气腔 m.单独活塞 n.保护套 o.压力气体腔
7.其他元件
元件Βιβλιοθήκη 作用位置压力传感器
测量压力
再分配阀上
储气罐
存储压力气体,保证 在左前方,轮室前 压力气体的供给 面3.8L
• 有了计算机的控制,现在的悬挂系统制造商 就能够保证在正常高速公路行驶时,悬挂是 软的,而当在急转弯、刹车、急加速和高速 行驶时,悬挂立即又变为硬的。计算机控制 悬挂系统可以满足驾驶员在同一辆轿车上同 时获得软的悬挂和硬的悬挂。由于计算机控 制悬挂系统减小了急转弯时车辆的摆动,所 以它就改善了转向控制。
车身垂直加速 度传感器
车身高度传感 器
测量车身垂直方向的 发动机室的左右各
震动
一个右后避震旁
测量车身高度
左右上摆臂各一个
后桥稳定杆上一 个
8.工作原理: 通过
车身加速度信号、 CAN
车辆水平位置传 感器信号、
空气悬架系统压 力信号(B7)、
水平位置调节开 关信号、
C—M—S开关信
总线 传递
主 控 制 单 元
电
磁
2.按照维修手册中的操作程序,强迫操作中 央蓄压器充压阀(Y36/6Y1-Y4),并记录操
阀 作步骤。
动
3、观察电磁阀作动时,电磁阀的电源线路电
作 压,应仍在上述11-14V的范围内。
测
4.如果未作动时电压符合规范,但是电磁阀
试 作动后电压不符规范,表示控制 模组输出性
能有问题,判定为AIR MATIC控制模组(N51)
2.AIRmatic 电子元 件的位置查找
A9/1 空气泵 ;B24/3 左前车身加速度传感器; N51 AIRmatic控制模块;Y51 左前减 震阀;A1p13 多功能显示器 ;B24/4 右前车身加速度传感器 ;N72/1s2 水平控制开 关;Y52 右前减震阀;B7 AIRmatic压力传感器; B24/6 右后车身加速度传感器; N72/1s3 舒适/运动开关 ;Y53 左后减震阀;B22/3 后桥水平传感器 ; K40/7 右保险 丝继电器模块;S9/1 刹车灯开关;Y54 右后减震阀;B22/8 左前水平传感器 ; KO空 气泵继电器 ; X11/4 诊断接头;B22/9 右前水平传感器 ;N49 方向转角传感器 ; Y36/6 水平控制阀
磁
阀 3.查询维修手册中的标准电压,并记录在项目 电 单中。
压 4.比较查询之与测量值,如两者不符,应检查
电源及线路。
二. 1.保持电压表连接。
电
磁
2.按照维修手册中的操作程序,强迫操作中 央蓄压器充压阀A9/1Y1,并记录操作步骤。
阀
动
3、观察电磁阀作动时,电磁阀的电源线路电
作 压,应仍在上述11-14V的范围内。
一、电控悬架系统的分类
• 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时,许多驾驶员喜欢 软的、舒适的悬挂。但是,他们中许多人更 喜欢在急转弯、急刹车或者急加速时具有硬 的悬挂,硬的悬挂减小了车体的摆动以及车
头的俯仰。最初的电子时代,轿车被设计成 不是软的舒适的悬挂,就是硬的悬挂。在选 择赛车时,驾驶员希望有硬的悬挂,这样就 可以获得期望的操控性能。而对于家庭轿车 驾驶员来说,就希望有软的更加舒适的悬挂 。
三、故障检修
W220底盘车辆的各个车轮/避震器都装置一 个减震阀单元,每个减震阀有2组电磁阀,借 助这些电磁阀控制避震器阻尼(减震)液压 油的进/出油流量,即可控制车辆减震力道, 简言之就是调节避震器的【软】与【硬】。
减震阀剖面图 y2电磁阀
减震阀单元 y1电磁阀
减震阀油路图
电磁阀1
动力活塞
硬压缩旁通阀 软压缩旁通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