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宋词四首教案

宋词四首教案

《宋词四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课前资料搜集与课堂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了解词的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的不同特点,了解宋词代表作家的创作风格和主要代表作;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填写对比表格,初步掌握对比阅读诗词的基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品味诗词,感受柳永与李清的哀愁,体会苏轼与辛弃疾的壮志未酬的苦闷。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词的思想内容,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赏析词的艺术手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预习】
1.查找婉约派、豪放派、柳永、苏轼、李清照及辛弃疾的相关资料;
2.疏通作品中字、词的含义,大致了解每首词的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王先生以三句宋词精炼地概括了治学的三种境界。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起源于唐,大盛于宋,中衰于元明,复兴于清,绵延一千余年,始终是中国仕人最重要的抒情手段。

而宋词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更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二、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1. 关于婉约派
婉约派是词的风格流派之一。

“婉约”一词古已有之,魏晋六朝人用它来形容文学辞章,有________或________的意思。

名人徐师曾在《文体辩》中说:“论词有婉约者,有豪放者。

________欲其词情蕴藉,________欲其气象恢弘。

”于是,文学史家论宋词便有________和________之分。

婉约派题材比较窄,多写________、________,词风________、________,追求________、________,创造出一种柔美的意境。

婉约派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为代表,特别是________继承、发展了婉约派的特色,在两宋词坛上独树
一帜,并达到了高峰,为该流派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参考答案:
委婉含蓄婉转柔美婉约者豪放者婉约派豪放派男女情爱
风花雪月清切婉丽纤巧优美富艳精工缜密典丽晏殊欧阳修
晏几道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李清照
2. 关于柳永
柳永(987-1053),字________,原名________。

因为他排行第七,所以人称
________;又因为他曾经做过屯田令,所以人称________。

他是北宋著名词人,也是
________的代表作家。

他的作品流传很广。

著名学者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可见他在当时也是词坛大腕儿。

他的词集是《乐章集》。

仕途坎坷,为人放荡不羁,终生穷困潦倒。

精通音律,创作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新乐府(慢词),受
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其词多描绘沦落不遇、离愁别恨、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

铺叙刻画,
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形成一种铺叙、白描、抒情相结合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
有一定影响。

参考答案:
耆卿柳三变柳七柳屯田婉约派
3. 关于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号________,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
________的重要代表人物。

她的词以________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多涉
________,反映她在________时期的美满生活,表现她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景物的
喜爱,以及同丈夫的相思离别之情。

这些词韵调优美,热情明快,天真活泼,而又委婉含蓄。

后期词主要写她在离乱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悲苦心情。

深厚的故国之思,
凄苦的身世之感,一并倾注在她的作品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动乱生活,风格突变,社会意义也扩大了。

参考答案:
易安居士婉约派南渡闺情相思少妇孤独生活国破家亡
三、整体感悟
1. 听录音范读,注意两首词的语音、语速和语调。

(1)语音:凝噎(yē)暮霭(ǎi)乍(zhà)暖憔(qiáo)悴(cuì)
(2)语速:缓慢
(3)语调:低沉
2. 学生试读,并品悟两词共同的感情基调。

明确:哀怨、悲伤、凄清
3. 两词有相同的情感内容,请用一个字总结出来。

明确:愁
四、合作探究
《雨霖铃》与《声声慢》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品,作者都选用了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物(意象),作为愁情的衬托,情与景相互映衬,抒情意味浓厚,极力渲染哀愁忧伤,词情蕴藉,营造出凄凉惨淡的意境。

两词都非常好地体现了婉约词清切婉丽、纤巧优美的风格。

六、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两首词,细细品味婉约词委婉含蓄、婉转柔美的风格。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七、课后作业
1. 背诵两首词;
2. 从两首词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试着为这句话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赏析。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东坡为之绝倒。

——俞文豹《吹剑录》这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婉约派的代表柳词的婉约缠绵,以及豪放派的代表苏词的豪放旷达的不同特点。

二、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1. 关于豪放派
豪放派是词的风格流派之一。

“豪放”与“婉约”相对,指一种豪迈放纵、气势恢弘的风格。

由北宋________开其先,________继之发扬光大,南宋辛弃疾将其推向高峰。

作品具有题材________、境界________、风格________,语言________,以及“以诗为词”、“以文为词”,敢于打破格律框框等重要特点,故被称为豪放派。

参考答案:
范仲淹苏轼辛弃疾广泛壮阔恢弘昂扬清新朴素
2. 关于苏轼
苏轼(1036-1101),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四川眉山人。

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

又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