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的差异
础等方面的差异。 改进对策: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地区
优势,促进各地经济的发展。
(1)该城市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基本稳 定,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从工业结构来看,轻工业比例大 幅度上升,重工业比例逐步下降。
这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工业以轻工业为主。说明 该市经济较发达,产业结构较合理。
①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②东北有全 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内蒙古牧场广阔,大部分 省份的农业发达。③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业较 发达。④交通运输以铁路运输和内河航运为主。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山西煤炭外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东北林区过度砍伐,黄河下游的地上河危害、 长江中游的洪涝问题,长城沿线的风沙问题
产业结构的差异是导致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
西部经 中部经
东部经
济地带 济地带
济地带
产业 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 加工制造业和第 结构 中还占有较大的比重 三产业相对发达
工业 以重型产 表现出一定的 以轻型或轻重混 结构 业为主 过渡性特征 合型产业为主
“南轻北重,东轻西重”
区域发展差异 / /东、中、西差异
华西塔(华1西.2金4塔亿上)俯,农瞰村塔办民华尖企西公为业村包园金。
欧式别墅
2007年中国城市人均年收入排行榜(前18)
1. 东莞27025 2. 深圳24870
3. 温州24002 4. 上海23623
5. 广州22469
6. 宁波22307
7. 台州22245 8. 北京21989
9. 绍兴2171 10. 杭州21689
①能源、原材料不足。 ②北方淡水资源短缺,江河下游洪涝多。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①发挥沿海的区位优势,外贸、金融、海洋基地 ② 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③利用人才、技术、信 息基地发挥技术创新的优势. ④产品向高、精、尖方向 发展
地带 范围 地位 优势条件
中部
9个省级行政区
位于中国腹地,担负承东启西的作用
①工农业基础薄弱,交通落后,科技文化 不发达 ②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生态恶化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田面积,提高 单产,开发能源、矿产成为中国动力基地
区域发展差异 / /东、中、西差异
2.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思考:东、中、西发展的速度有何差异? 东、中、西的国内生产总值有何差异?
知识点导航
(二)、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自然条件
优越 较优越 较差
经较低
低
对外开放程度 高
较低 较低
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省级行 政单位都临海?
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省级 行政单位除北京外都临海。
我国临海的省级行政单位都 属于东部经济地带?
我国东部经济地带暂未包 括香港、澳门、台湾,而这 三个省级行政单位都临海。
地带 范围
东部 12个沿海的省级行政单位
地位
基础设施最好,城市化、科技水平最高
优势 条件
存在 问题 发展 方向
①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黄淮平原、珠江三角洲、太 湖平原工业: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三角
②交通尤其海运便利,经济国际化程度高。
③ 45%的大学、60%的科学家工程师集中这里 ④ 16%的面积上,有45%的城市和51%的城市人口
林、内蒙古、贵州、东中部部云地地南带带 、 山西29、.30河% 南、西藏、西部陕地西带 、 湖南,湖北、宁夏、其他青海、
福建、广东、 江西、安徽 甘肃、新疆 广西、海南
(不含台港澳)
探究:
区域发展差异 / /东、中、西差异
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 带出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点导航
2.划分依据
三大经济带 东部经济带 中部经济带 西部经济带
引资,发展迅猛
该图反映出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和发 展速度的差异:东部地区经济水平高,增长速度 快,中部次之,西部经济水平低,增长也最慢。
2、产业结构差异
全国的产业结构: 二>三>一 比重第一产业: 东<全国<中<西
第二产业: 东>全国>中>西 第三产业: 东>全国>西>中
(2)产业结构差异
①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使之成为中国的能源和 原材料生产基地。②大力发展农业,使其成为 商品粮和农林渔副产品的生产基地。③加强东 西向的运输通道建设,加强横向联系,扩大对 外贸易,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地带 范围
西部 10个省级行政区
地位 优势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位于西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
①有70%国境线,利于边境贸易 ②能源、矿产和旅游资源前景可观 ③西南水力资源丰富
1.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
10个
12个 9个
知识点导航
1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地带各包括 哪些省级行政区?
经济地带 东部经济三地大经济中带部面经积 济地 西部经济地
带 12个 带 9个
带 10个
范围
0.80% 13.50%
辽宁、河北、 黑龙江、吉 四川、重庆、
北京、天津 山东、江苏、 56.4上0%海、浙江、
区域发展差异 / /东、中、西差异
(2)工业化差异
11. 厦门21290 12. 苏州21260
13. 佛山21234 14. 无锡20898
15. 中山20317 16. 南京20317
17. 湖州20046 18. 珠海19856
这分些布城规市律的:分集布中有于何东部规沿律海?
一、东、中、西差异
区域发展差异 / /东、中、西差异
一、东、中、西差异
(1)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项目
东部经济地带
中、西部经济地带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 高,发展速度快
经济发展水平低, 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工业化、城市化水平
较高
较低
科技教育水平
较高
较低
发展机遇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国家西部大
东部地带抓住国家改 开发战略的实施, 革开放的机遇,积极 西部地带的 社会 对外开放,大力招商 经济发展明显加快
东部地带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中、西部地带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 较大的比重。这种差异的形成主要是中、 西部地带自然条件较差,历史基础薄弱, 因而经济发展水平明显地落后于东部地带。 其改进对策是中、西部地带应大力推进工 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
1.我国三个地带三次产业结构的差异:…… 形成的原因: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历史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