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07~2010年)台州市委市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台州市旅游局二○○七年六月现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需求也提高了,希望到农家旅游度假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将来这个农家乐是前途无量啊!——胡锦涛台州市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组组长:王维龙(市委副秘书长、市农办主任)副组长:赵明友(市农办副主任)颜帮林(市旅游局副局长)成员:张光根(市农办经济发展处处长)叶飞(市旅游局市场规划处处长)梁宇(市农办经济发展处)目录一、台州市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和主要作用 (1)(一)发展优势 (1)(二)主要作用 (4)(三)存在问题 (5)二、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发展目标与战略 (7)(一)指导思想 (7)(二)发展目标 (8)(三)发展思路 (8)(四)发展战略 (9)(五)发展原则 (12)三、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发展空间与方向 (15)(一)西部山区山水生态农家乐 (15)(二)中部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 (16)(三)东部沿海滨海农(渔)家乐 (17)四、农家乐休闲旅游产品体系与市场开发 (18)(一)精心培育特色旅游产品 (18)(二)大力发展节庆活动 (20)(三)合理组织精品游线 (20)(四)近期行动计划 (24)(五)市场开发 (25)五、农家乐休闲旅游资源保护 (27)(一)乡村景观保护 (27)(二)乡村环境保护 (27)(三)乡风民俗保护 (28)(四)乡土建筑保护 (28)(五)特色村落保护 (29)六、农家乐休闲旅游安全 (29)(一)消防安全 (29)(二)交通安全 (30)(三)游览区及设施安全 (30)(四)游客财产安全 (31)七、农家乐休闲旅游规划保障措施 (32)(一)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32)(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33)(三)实行标准化管理 (35)(四)提高经营管理 (35)(五)优化发展环境 (36)(六)强化品牌宣传 (38)台州市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07~2010年)一、台州市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和主要作用(一)发展优势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来,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农家乐”在我市悄然兴起,如1996年开办的路桥区桐屿小稠村批杷观光园是我省最早的农家乐之一。
特别是2006年以来,以10月13日市委市政府在仙居召开的全市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现场会为标志,“农家乐”有了较快的发展,这也给城乡居民带来了全新的生活体验,成为农村经济和旅游业拓展新的增长点。
据全市2006年统计,已有农家乐经营户517户,比上年底328户增加57.6%;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60家,从业人员4016人,接待游客240.1万人次,营业收入8837.9万元。
其现状优势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反映:1、全面扎实启动,良好发展氛围初步形成。
200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进乡入村大谈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市委1号文件首次提出要鼓励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出台了推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明确了“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措施。
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内容已形成共识。
10月13日,市委市政府首次在仙居组织召开了全市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现场会,从而正式拉开了有组织、有目标发展的序幕,标志着全市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正式全面启动。
发展速度加快,规范管理渐入,星星之火遍布。
我市农家乐开始从过去的个别地方、个别类型、零星闪射、服务单一的状态进入到现在的全面启动、类型丰富、特色纷呈、功能齐全的崭新阶段,初步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主导、市场推动、规划有序的良好发展氛围,迎来了“农家乐”发展的美好春天。
2、类型丰富,经营活跃。
一是餐饮品偿型。
以解决游客就餐为发展契机,以提供价廉、味美、惬意的饮食消费为经营策略,以原汁原味的当地农家菜为主要经营特色。
从山里人家的山水特色菜肴到海滨吃海鲜,对广大消费者是一种观景品偿的惬意休闲方式。
如仙居的“八大碗”、黄岩长潭村的“胖头鱼”和“蕃时庆糕”、三门三特渔村“海八鲜”、椒江三甲滨海渔村“平倭庆功宴”和玉环鸡山乡北山村的“玉环第一鲜”等。
二是农家旅馆型。
依托景区景点,农民利用自己闲置的房屋兴办起家庭旅馆,以提供吃、住、游为主要经营手段。
如温岭市流水坑村、仙居县三溪村、黄岩区半山村、天台县九遮村和东升村等都办起了农家旅馆。
三是农业观光型。
伴随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而产生的休闲观光农业。
如玉环的漩门湾观光农业园、路桥的台州金泉农庄、黄岩的中国柑桔博览园、临海的涌泉“忘不了”柑桔休闲观光园和仙居的步路乡杨梅采摘观光游基地等。
四是民俗文化型。
充分挖掘传统的乡土文化内涵,有效利用历史人文景观,开展访古、品古、赏景等休闲活动,并由此带动传统农家餐饮产业的发展。
如仙居县白塔镇高迁上屋古民居、仙居县皤滩山下村道渊古宅、玉环县东西文化村、临海桃渚城里村等。
五是休闲度假型。
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宜人的清新气候、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蓝天碧海的空旷视野,为游客提供吃、住、游、购等服务,满足人们休闲度假的消费需求。
包括一些森林公园和休闲海岛,如天台华顶国家级森林公园度假山庄、天台石梁山庄、黄岩大寺基林场山庄,玉环大鹿岛、椒江大陈岛、三门蛇蟠岛等休闲渔岛度假村,还有一些山野、水库、海滨的休闲度假农家乐也在逐步兴起,如天台嵩山湾度假村、黄岩富山的假期山庄和温岭松门钓浜海滨沙滩等。
六是科普体验型。
集农业生产、科技示范和科普教育功能于一体,在参与中体验农家之乐、获取农耕文化知识,既存在于一些观光农业园区、农家乐休闲旅游村一角,更兴起于“当一天渔民”海上捕鱼休闲旅游项目,让游客直接参与渔业生产活动体验,游客登上观光渔船和渔民一起坐渔船、撒渔网、捕活鱼、沐海风、观海景、尝海鲜,亲身体验渔民生活,领略渔村风俗民情。
如温岭市流水坑村和玉环县海山乡的海上捕鱼,椒江大陈岛的海上垂钓。
3、主体多元化,发展动力迸发。
一是农民主体型。
由农民独户投资自办或联办,利用自家房屋、田园风光及农业基地,兴办的农家餐饮、旅馆及水果采摘观光游等。
二是工商资本型。
由社会工商资本投资开发,如路桥区的金泉农庄、玉环县的大鹿岛休闲渔岛、三门县的三特渔村。
三是政府主导型。
玉环县采取“一园一策”的扶持政策,共投入财政扶持资金4551万元,建成了漩门湾观光农业园,成为我市最大规模、最高档次的农业观光园区。
椒江区组织投资1.28亿元,着力加快大陈休闲渔岛建设,建成了我市海岛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大陈岛度假村。
4、优势明显,前景广阔。
我市拥有良好的山水海洋自然生态环境、悠久的农耕民俗文化和美丽的田园风光。
全市森林面积803.7万亩,森林覆盖率62.2%,高出全省平均数1.7个百分点,并有8处省级以上森林公园和34个自然保护小区;海域面积8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745公里,大小海岛687个,海岛海岸线长913.24公里。
台州经济发达,民资丰厚,机制灵活,具有投资和消费的双重潜力。
农家乐特色明显,收费低廉,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
因此,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时机成熟,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二)主要作用1、是促进农民本地转移就业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找到了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的最佳结合点,盘活了农户家庭的闲置资产,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使他们实现就近就地转移,而且扩大了城市居民在农村的消费,带动了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扩大,推动了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2、是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农家乐是一种典型的生态经济形式,生态功能是农业的天然属性,两者的有机结合为高效生态农业展示了广阔的发展领域。
目前,多数农家乐都是基于水果园区、水产基地等逐步发展起来的,发展余地也很大。
同时,“吃在农家”是农家乐休闲旅游的核心内容,特色优势、质优价廉的农产品是其重要资源,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效益。
3、是培育新型农民的新载体。
大量来到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城市游客,在为农村消费市场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将先进理念、城市文明、市场意识和生活新风带到了农村,促进农民法治意识、市场意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和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
4、是全面推进旅游业发展的新力量。
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既是“三农”发展的延伸,又是旅游业发展空间的拓展,是旅游业与“三农”的有机结合体。
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农家乐的发展基础,而农家乐的发展也增加了旅游产品的供给层次,丰富了旅游业的内涵,缓解了旅游旺季设施紧张的矛盾,加快了民间资本向旅游产业的投入,有利于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助农、强农兴旅、农旅双赢。
(三)存在问题1、底子较薄从总休上来说,我市农家乐尚处于起步阶段。
截至2006年底,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总数只有60家,居全省兄弟市末位;其中反映农家乐总体规模的经营户数、从业人员、投资规模、接待游客人数和营业收入等主要指标,都只排在全省第7~10位,这与台州市GDP和财政收入居全省第4、5位极不相称,也与台州民资丰厚、民营机制优势很不相称。
而且以农民利用自有房屋投资开发的农户家庭型为主体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村少之又少,如农家乐休闲旅游村营业收入1987.3万元,只占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总收入的22.5%。
这与省里率先倡导重视开展农户家庭型农家乐有更大的差距。
再从工作进程来看,我市历史起步较迟,党委政府全面发动始于2006年,比全省先进市地至少晚3年,况且去年各县市区大多还处于统一思想认识、开展调查研究、酝酿政策措施、启动培育试点的准备工作阶段。
现有农家乐,多数规模小、功能单一、设施配套不完善、相关服务跟不上、与旅游景区结合不紧密,发展时间又短,大多处在探索之中,试点数量少之又少。
2、认识不足一些基层政府及相关部门人员,对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与责任感认识不足,有些认为不必要由党委政府这样重视组织引导,让其按市场经济自由发展为好;有些认为,时机尚早,至少还需等待3~5年;有些因现行管理政策不适应农家乐发展,协调解决农家乐发展过程的问题难度较大,而存有畏难情绪;有些甚至还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些都导致基层政府部门工作职责不尽落实、人力与精力不够到位,上热下冷现象突出。
3、服务不够牵头部门工作力量十分薄弱,未入常态,不少仅处于应付应急状态;相关部门职责不尽到位,部门合力尚需整合。
规划编制大多正在组织,尚难实现科学的引导和指导。
相应管理办法缺少,现行相关管理办法不适应农家乐发展,新的相关管理办法正在出台落实之中又接不上,导致目前消防许可、营业执照、消费发票等手续难办。
安全管理和食品卫生等监管制度不够健全,监管职责尚待进一步落实。
乡土文化尚欠挖掘,影响了农家乐的乐是内涵和知名度。
4、扶持有限目前,市、县两级政府农家乐财政专项资金大多还在计划争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