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思想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绪论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崇古守旧心 态;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尊天认命心态; 有饭大家吃:均贫富心态;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勤苦俭约心 态; 车到山前必有路,人生但须果腹耳:知足乐世心 态; 进一步走投无路,退一步海阔天空:中庸忍让心 态;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本分自守心态;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绪论
《大学》:小康大同的经济思想 温总理在回答记者有关农村问题时说:“中国古 代《大学》一文说,生财有道,生之者众,食之 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现在在农村倒过来 了,‘食之者众,生之者寡’。” 大意是,发财致富有良方:国家没有无业游民, 进行生产的人便增多;朝廷中没有不切实际的官 位,靠政府吃饭的人一定减少;不耽误农事生产 的各阶段,农民生产自然会勤快;量入为出,理 财者就可以从容不迫。这也是中国儒家在200 0年前提出的小康大同的政治理想。 (三)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进程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绪论
其次,过去的中国经济思想也是无价宝藏。
再如,新制度经济学所研究的制度,中国的儒家 学者在先秦时代已经有过深刻的阐述。
再次,外来经济思想只有同中国经济思想相结合, 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国传统社会的心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权主义心态; 尊卑贵贱,不逾行次:主奴等级心态;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绪论
谈台湾问题,引用了于右任诗:切切思乡之情 在回答记者有关两岸关系的提问时说:“说起台湾,我就 很动情,不由得想起了一位辛亥革命的老人、国民党的元 老于右任在他临终前写过的一首哀歌:‘葬我于高山之上 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 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 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是多么震撼中华民族的诗 句。” 于右任先生是陕西三原人。1879年出生,早年参加反 清斗争,后潜逃上海,参与创办复旦公学、中国公学和上 海大学。1906年赴日本结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创 办过《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立报》。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绪论
1895年,阿克顿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们的任务是把握 观念的演进,观念不是公共事件的结果而是原因。 在德国,哲学家狄尔泰被称为近代历史观念史之父,在他 看来,观念史不只是研究人的理性的思想,它还应该包括 非理性的一面,如意志、想象等方面。 这时观念史出现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些历史学家们反对 实证主义,反对科学决定论,他们坚持认为,在人类行为 中,观念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观念体现和影响着人类的 行为。 这样,对观念的重视直接促进了观念史研究的兴起。 二、中国经济思想史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绪论
民营企业、民办教师、赤脚医生、中国作 家协会等等。 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突出 问题,如国有企业问题、所有权问题、保 护私有财产问题等等,如果要追根溯源, 都可以从传统中找到答案。 第四,学习中国经济思想史,可以使我们 拥有支援意识,也就是可以激发一个人的 创造意识和思想能力。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绪论
中国经济思想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它的 发展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中国经济思想史就是研究“中 国经济思想”的内容、特点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经济科学。 (一)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 有两种基本方法: 历史方法:根据时间顺序,按学派或思想家来逐个分析其 经济思想。 逻辑方法:按经济思想内容的逻辑顺序和结构,将经济思 想分为若干领域、若干专题,分门别类地考察其发生、发 展的规律。 以上两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绪论
思想史家保曼是这样分析的:当时,从事文化史 和政治史研究的历史学家之间展开了争辩,文化 史学家不满意历史研究只限于政治史,想要突破 政治史的局限,把历史研究扩展并包括着文明、 思想、物质和政治。 其代表人物之一的阿克顿在1880年写到,在理解 历史中,一个伟大的课题就是洞察和把握隐藏在 人们之后的观念,观念有着自己的传统,从古至 今以它们自己的方式在发展,在这一演进中,观 念远远超过法律的父母地位,扮演着教父和教母 的角色。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绪论
通过近现代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成为独立的经济类学科, 是开创性进展,但不足,主要是研究范围集中在先秦和近 代,对中间的中国经济思想涉及很少。 3、当代传统经济思想的研究 (1)出现了中国经济思想通史。胡寄窗:「中国经济思 想史」,赵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共6卷)。 (2)传统经济思想的资料研究取得成果。巫宝三:「中 国经济思想史资料选辑」(4册)。 (3)开始运用逻辑方法研究传统经济思想。古代的财政 思想、货币思想、消费思想、会计审计思想、商业思想、 经济管理思想等。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绪论
思想史家们认为,观念的创造导致现实的变化,因而,观 念的力量要超出于物质的力量,观念的力量可以成为比物 质的力量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变化动力。 以法国大革命为例,就象拿破仑曾经说过的那样,法国大 革命就是由启蒙运动的观念而引发的。 路易十六在阅读了伏尔泰、卢梭的著作后,叹息道:伏尔 泰和卢梭亡了法国。 法国历史学家饶勒斯在分析法国大革命的原因时也说:社 会革命将并不仅仅依靠事物的力量来实现,它要依靠意识 和意志的活力。这说出了思想史研究的一个意义,追踪事 物的原因 。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绪论
(1)研究的基础则是进行文献和理论阐释的分析研究, 考察特定时代人们在怎样的状况下要研究解决的是哪些具 体经济问题,采用的是什么理论方法,怎样思考或研究经 济问题,得出的是何种论点或结论,重点研究在上述基础 上逐步蕴积而成的经济概念、范畴、学说、乃至理论和规 律,等等; (2)考察影响人们进行经济思维、研究、活动以至决策 的社会经济状况、思想文化特征、政治制度背景等因素; 搞清楚“是怎样的”及其关联因素的存在,进而深入探讨 “为何如此”以及“诸因素之间关系如何”等等,以阐释 经济思想史的脉络和规律。在经济学尚未成为独立学科的 时代,则主要考察人们如何进行经济思维,对经济事物形 成怎样的认识、意见、思想主张等。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绪论
商朝:“食”、“货” 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 :财富、分工、交换、 价格、分配、货币、土地、赋税等经济问题 秦汉 :“轻重”、漕运、屯垦、纸币、土地兼并 等,孕育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经济思 想。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现代经济思想”。 中国经济思想融会了外来经济思想的观点和理论。 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绪论
(4)研究队伍壮大。中国经济思想史在1961年列为经济 专业必修课程,60年代开始招研究生,1988年有首批中国 经济思想史专业的博士,1980年成立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 不足是:逻辑研究方法运用不够;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不够。 (四)学习中国经济思想史应注意的问题: 1、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特点: 中国经济思想史具有突出的跨学科特性,关涉经济、哲学、 历史,又及社会、文化诸领域,研究自古及今中国经济思 想和学说理论的发展历史及其规律。 2、经济思想史与下述内容和问题关系最直接、联系最紧 密: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绪论
引子: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历史基因的遗传:从电视剧《汉武大帝》说起 电视剧中的主要人物 汉武帝 卫青 霍去病 等等 贾谊 晁错 董仲舒 司马迁 桑弘羊 等人的经 济思想 一、中国经济思想 中国经济思想首先是关于中国经济现实的观点和 理论。中国经济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绪论
古代重农思想 北方人谈主义,南方人谈生意。 佛教 中国经济思想又是中国文化中关于经济问题的观点和理论 思想史: 在西方学术界,思想史一般被称为“Intellectual History”, 或者是“Ideas of History”,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区别呢? 一般来讲,前者主要指心智、知识、精神等内容,知识分 子就是这一词汇(Intellectual);而后者更多的指“思想” (Thought)这样的观念性的内容。 似乎前者面宽,后者面窄,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 的一致性,指代的都是一种超越现实实践层面的精神上的 观念力量。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绪论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道德至上心态;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人情面子心 态;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尊学贱器心态; 无商不奸,穷易过,富难享:轻商惧富心态; 吃亏是福:精神自慰心态。
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 建》中,对西方文明和中国的儒教文明做了深入 的比较分析。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绪论
温家宝总理:博闻强记,学贯古今 屡次吟诵中国古代及近代文人的诗词与名句 ,效果好。 工作风格: “在我当总理之后,总是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 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我今后工作的态 度。” 这两句诗出自《云左山房诗钞》卷六的《赴戍登程口占示 家人》,原诗为: 力微任重久神疲, 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 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 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 试吟断送老 头皮。 意为:行事进退,一切皆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岂 能为了个人的安危福祸而算计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绪论
(二)学习中国经济思想史的意义 首先,现实的中国经济思想是历史的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 (文明社会的公众与私人领域: 国家领域,包括行政、司法、政府机构、警察、秘密警察、 军队、间谍; 公众领域,包括私营媒体、教育、医疗、保健、志愿社团、 宗教、社会运动、自助团体; 市场领域,包括企业、工会、市场等; 私人领域,包括家庭、亲友、爱情、性关系等。) 对待传统经济思想要有科学的态度,可以为现实经济发展 服务,否则就可能是现实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