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发展心理学第十一章 成人晚期的心理发展
发展心理学第十一章 成人晚期的心理发展
当我把菜汤洒到自己的衣服上,当我忘记怎样系鞋 带,请想一想当初我是如何手把手地教你。 当我一遍一遍地重复你早已听腻的话语,请耐心听 我说,不要打断我。你小的时候,我不得不重复那 个讲过千百遍的故事直到你入梦。 当我需要你帮我洗澡时,请不要责备我。还记得小 时候我千方百计哄你洗澡吗? 当我对新科技新事物不知所措时,请不要嘲笑我。 想一想我当初怎样耐心地回答你的每一个“为什 么”。
当初我引导你走上人生的路,如今请你陪伴我走 完最后的路。当你给我你的爱和耐心,我会报以 感激的微笑。 ——这微笑中凝结着我对你无限的爱。
第Leabharlann 节成年晚期的心理卫生与长寿 心理
一、成年晚期面临的挑战与适应 (一)成年人面临的挑战与发展任务 三大挑战:(1)适应生理上的变化;(2) 重新认识过去、现在与未来;(3)形成新 的生活结构。 四项发展任务:(1)接受自己的(退休) 生活;(2)促进智力发展;(3)将精力 投入到新的角色和活动中;(4)形成科学 的死亡观。 (二)老年期的适应模式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心理研究 认识活动的退行性变化 成年晚期的情绪、情感特点 成年晚期的个性心理特点 成年晚期的心理卫生与长寿
心理
成人晚期的划分及一般心理特点
成人晚期,也称老年期, 一般指60岁至死亡这段时期。 和儿童、青少年、成年前、 中期相比,成年晚期心理的 一般特点是:认识活动发生 了一系列退行性变化;易生 消极的情绪情感,情感体验 深刻而持久;个性持续稳定 而又有所变化。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和睦需求:老年人都希望有个和睦的家庭环境,不 管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只要全家和睦,邻居关系融 洽,互敬互爱,互相帮助,就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安静需求 :老年人一般都喜欢安静,怕吵怕乱。 支配需求:老年人原来多为一家之主,掌握家中的 支配权。但由于年老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老年 人的家庭地位、支配权都可能受到影响。这也可能 造成老年人的苦恼。 尊敬需求: 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可能会情绪低落, 如果得不到尊重,就会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不愿出 门,长期下去,则会引起抑郁和消沉,为疾病埋下 祸根。 求偶需求: 老年人丧偶后生活寂寞,子女照顾也非 长久之计,所以子女应该支持老年人的求偶需求。
四、智力有此减退,但并非全部退化
表现为理解力、计算力、判断力、分析推 理、学习等能力。 流体智力----与生物过程相联系的动力成 分。如注意、警觉,反应等,有所下降。 晶体智力----指通过学习而获得的知识、 经验、专长等则比较牢固。
第三节 成年晚期的情绪、情感特点
一、成年晚期情绪情感的一般特点
三、人类的自然寿命与长寿心理
(一)人类的自然寿命 (二)长寿老人的经验与心理特点 1、热爱生活 2、心情愉快 3、性格开朗
四、 生命的最后阶段
(一)人类对死亡态度的历史演变 1、社会对待死亡的态度 2、宗教对待死亡的态度 (二)个体对死亡的认知发展 (三)对死亡的情绪反应
二、成年晚期的自我概念及其某些维度的 变化 (一)自我概念持续稳定又有所变化 (二)可能自我 (三)身体自我 (四)自我效能感
三、成年晚期的人际关系与社会支持 (一)成年晚期的人际关系 (二)老年人的社会支持
当爸爸变得不再强大……
当我老了,不再是原来的我。请理解我,对我有一 点耐心。
第四节 成年晚期的个性和社会性
一、成年晚期的个性及其适应性类型
(一)个性的变化 1、个性有所变化 逐渐由外向转而内向,容易自我为中心, 保守,猜疑,心胸狭隘,爱发牢骚。 2、个性持续稳定多于变化 (二)个性的适应性类型
(三)行为的变化
社会生活能力、家庭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减退孤 僻,呆滞。有些则自我控制能力差,常常小题大 做,冲动,谩骂,喋喋不休。 有些心理学家认为老年人是一个“丧失年代”。 1、身心健康的更新丧失----使人有“老朽感”。 2、权力、地位、经济的丧失---使人有“失落 感”、自卑感、被遗弃感。 3、社会联系的丧失_-----使人有“孤寂感“。 4、生存目的的丧失。
第一节 老龄、老化与发展
二、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发展观 1、传统的发展观 2、毕生的发展观
第二节 认识活动的退行性变化
一、感知觉发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化 感知觉迟钝,明显表现在距离感受器如视 觉(老花眼)、听觉(耳聋)的衰退。 二、记忆随增龄而减退 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减退。尤其是近事遗 忘。 《为爱正名》 /v_show/id_XNTc4OTg2 Mjgw.html 三、思维发生分化性变化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老龄与老化?简述老化老龄、两种不 同的老年心理发展观及其对我们的启迪。 2、举例说明成年晚期认知的变化。 3、联系实际说明成年晚期情绪情感的一般特点。 4、联系实际说明成年晚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变 化的一般趋势或特点。 5、成年晚期面临的三大挑战、四项发展任务及 主要心理卫生问题是什么?结合老年期生活实际 谈谈对SOC模式的解读或评价 6、简述人类对死亡态度的历史演变及个体对死 亡的认知发展。
第一节 老龄、老化与发展
一、老龄与老化 (一)老龄与人口老化 (二)老化及其理论 1、老化原因理论 (1)损耗理论 (2)遗传程序理论 (3)生命过程变异理论 2、延缓或适应老化理论 (1)积极活动理论 (2)减少参与理论或 脱离理论 (3)连续性理论 (4)社会构造 理论
第五节
成年晚期的心理卫生与长寿 心理
一、成年晚期面临的挑战与适应 (二)老年期的适应模式 西方心理学家提出的SOC模型是成功解决 成年晚期适应老化的理论模型。 根据该理论模型,适应要整合以下三种过程: (1)选择(selection) (2)最优化 (optimization) (3)补偿(compensation)。
第五节
成年晚期的心理卫生与长寿 心理
二、成年晚期主要的心理卫生问题
(一)退休对老年人心理的影响 老年人适应退休生活,一般经历四个时 期:(1)期待期 (2)退休期 (3)适应 期 (4)稳定期 (二)疾病对老年人心理的影响 (三)生活中的紧张事件对老年人心理的 影响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第11章 成人晚期的心理发展
教学目的:
了解成年晚期心理的一般特点,树立正确 的老年心理发展观;了解成年晚期认识活动 退行性变化的规律和特点;了解成年晚期情 绪、情感以及个性心理的特点;了解成年晚 期主要的心理卫生问题,懂得成年晚期的心 理卫生与长寿心理。
重点:成年晚期认知、情绪和个性的特点。
难点:老年心理变化发展理论。
重视和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解决老年人的正 常心理需求,对稳定老年人的情绪变化、健康长寿 有很重要的意义。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需求有: 健康需求:这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 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惧死的心理。 工作需求:退休后的老年人大多尚有工作能力, 骤然间离开工作岗位肯定会产生许多想法,他们有 的希望再次从事工作,以体现自身价值。 依存需求:人到老年,精力、体力、脑力都有所 下降,有的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希望得到关心照 顾。子女的孝顺,将会使他们感到老有所依。
(一)比较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与情感 老年人情感脆弱,容易抑郁、伤感易激惹, 暴躁。有些则表现淡漠,迟钝。 (二)情感体验深刻而持久 (三)各种“丧失”是情绪体验的最重要的 激发事件 (四)我国老年人生活满意程度较高
二、我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一)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一般智 力效能感、家庭经济状况、受教育水平有相 关关系。 (二)老年人的日常环境控制感特点及其与 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三)亲子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当我由于双腿疲劳而无法行走时,请伸出你年轻 有力的手扶我。就像你小时候学习走路时,我扶 你那样。 当我忽然忘记我们谈话的主题时,请给我一些时 间让我回想。其实对我来说,谈论什么并不重要, 只要你能在一旁听我说,我就很满足了。 当你看着老去的我,请不要悲伤,理解我,支持 我,就像你刚刚开始学习生活时我对你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