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宋古代文学整理

唐宋古代文学整理

古代文学(唐宋)整理一、名词解释1、中兴四大家:是进入南宋以后,在现实的灾难动荡和江西诗派诗人主观求变的爱国主义诗歌创作潮流中,出现的取得重大创作成就的四大诗人,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他们摆脱了江西诗派的牢笼,写出思想、艺术各有特色的作品,呈现出独特的时代特色和个性特色,影响很大。

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

2、吴中四士:指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

在初、盛唐之交,四人齐名,他们又都是江浙一带人,这一带在古代也叫吴中,因此人们称他们为“吴中四士”。

诗作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最为著名。

“四士”性格狂放,诗多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往往透露出一些新的气息、新的情趣,体现了唐诗从初唐到盛唐过渡的特色。

3、辛派词人:这是南宋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

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

他们在辛弃疾的影响下,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如辛弃疾,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不如辛词多样。

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

4、易安体: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

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5、江湖诗派:南宋后期由江湖游士组成的一个松散的作家群,因刊印《江湖集》而得名,他们投谒交游,人品和诗风都比较复杂,风格较为多样,内容反应底层生活,代表人物有刘克庄、戴复古等。

6、沈宋:初唐时期两位宫廷诗人沈佺期、宋之问的合称,与“四友”先后,闻名于武周、中宗之时,因其声望相当,故世称“沈宋”。

两人诗歌多是宫廷应制之作,主要成就是对声律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把四声分为平仄,在几代诗人取得的经验之上,他们完成了律诗定型化的任务,使“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律诗创作规范化,从此,古体诗和近体诗有了明显的区分。

7、元白诗派:中唐贞元、元和时期与韩孟诗派同时崛起于诗坛的一个诗歌流派。

主要作家有: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李绅等,元白成就最高,故名曰“元白诗派”。

用新乐府进行创作,浅近通俗是其主要特征,与“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相对,对晚唐和宋初诗风影响较大。

8、韩孟诗派:中唐贞元、元和时期与元白诗派同时崛起于诗坛的一个诗歌流派。

亦称“奇险诗派”,即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诗歌流派重要诗人还有李贺、卢仝,刘义,马异等,韩、孟成就最高,故名曰“韩孟诗派”。

奇险怪异是韩孟诗派的审美倾向和艺术追求,并因此形成了共同诗风,“不平则鸣”说和“笔补造化”说是其理论主张,锐意创新是其艺术价值追求。

9、四灵诗派(永嘉诗派):指南宋后期永嘉(温州)地区徐照(灵晖)、徐玑(灵渊)、赵师秀(灵秀)、翁卷(灵舒)四人,因其字中均有“灵”字,故而得名。

他们以贾岛,姚合为宗,诗境清幽,诗风枯淡。

10、江西诗派:得名起于宋徽宗时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

吕本中把黄庭坚、陈师道等25位诗人列为一个宗派,又因其中11人皆为江西人,故名为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是宋代最大的诗派,最能代表宋诗的典型风格.以黄庭坚创作理论为中心,理论宗旨为“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以学问为诗”。

有“一祖三宗”说,即杜甫为江西诗派之祖,而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

11、花间词派:因为五代时期,西蜀赵崇祚辑录了温庭筠和韦庄等人的词作,编辑了《花间集》而得名。

他们奉温庭筠为“鼻祖”,极力推崇、仿效。

其词的内容主要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歌舞宴乐之事。

其风格浓艳香软,辞藻华丽,但也有一些作家的作品写得比较清丽自然,境界高远。

主要作家有韦庄、牛希济、李珣、欧阳炯等。

12、苏辛:是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的合称。

二人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

他们的词以豪放为主,但也有多种风格并存。

苏轼以豪健纵放之笔,创豪放一派,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开拓了词的表现领域,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放风格,并把它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3、沉郁顿挫:对杜甫诗歌风格的概括。

其感情基调是悲慨。

沉郁是就其作品的思想感情而言,,思想博大精深,忧时伤乱、忧国忧民感情悲壮深沉,忧思浩渺,千汇万状。

顿挫是就其作品的艺术形式而言,表达思想感情波澜起伏,回怀有力,语义顿生逆转。

二、简答1、高适的《燕歌行》的艺术特点?1)风格雄浑悲壮2)艺术表现多样,境界阔大,形象鲜明3)主观色彩较重4)语言质朴而精炼2、白居易的诗歌理论主张?集中体现在《与元九书》、《策林》、《新乐府序》中1)诗歌为政治服务,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补察时政,美刺褒贬,炯戒讽喻2)文学根植于现实生活。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3)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语言浅显,质朴通俗,议论直白,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具有歌谣特色3、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1)思想内容的丰富性,前期贵族小姐、少妇的生活形成的悠闲风雅的前期风格;靖康之变以后题材的拓展、视野的开阔的家国之思。

2)艺术风格的多样性:神骏自傲的抒情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直率大胆与委婉含蓄的抒情艺术;自然清新的语言;庄重典雅的词品;意境的炼铸。

3)“词论”中表达的对词的本质的独特认识。

4、姜夔词的风格与影响有《白石道人歌曲》。

1)语言清刚峭拔,瘦硬凝练,2)音节谐婉,意境清空,兼具骚雅,多有寄托。

3)词前往往配有韵味绝佳的小序,其本身具有独立的文学价值影响:姜夔在辛之后别开一派——骚雅词派。

既不同于香而弱的婉约派,又不同于苏辛的豪放派。

在风格上有更明确和自觉的追求,更加注重发挥传统的“骚”与“雅”的传统。

加强了词的表现自我的能力,丰富了词的抒情手段,在词史上有一定的开创之功。

5、李白诗艺术的传承与创新1)其诗歌创作深受屈原、曹植、鲍照等人诗美的浸润,抒情叙事写景通常都带有强烈的主体精神,生动得展示出个性鲜明的诗人自我形象。

2)传承庄子的美学精神,突破常人思维模式的束缚,展开丰富而奇幻的想象,打破物我界限,赋予天地万物以人的意识和情感,创造出波诡云谲的诗境。

3)从前人的创作和民歌作品中汲取艺术滋养,坚持因革出新,能够自如的驾驭各种诗体。

4)诗歌的语言风格呈现多样化特色。

或雄奇飘逸,或清新俊爽。

6、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李白诗歌的风格是飘逸豪放。

其特征主要:①豪迈而奔放的气势(客观景物的描写、主观感情的抒发、参差错落的句式);②大胆不失艺术真实的夸张;③丰富奇特的想象;④形象、生动而又贴切的比喻。

7、初唐四杰对唐诗发展的贡献“初唐四杰”王杨卢骆,官小而才大,位卑而名高,以诗文兼长齐名海内,而且相互呼应,以一种自觉的意识改革文学风气,以“开辟翰苑,扫荡文场”自命。

提倡刚健骨气,破坏和改造宫体诗,使诗歌重新担负起歌唱人生的使命,从而使唐诗获得了转机。

在诗歌的题材、风格、形式上都有新的开拓和贡献。

①题材上“由宫廷走向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举凡离别、怀乡、边塞、市井生活、山川景物等皆入诗。

②内容上代表了当时文学革新的方向。

③风格上与宫体诗的绮靡不同,是真实情感的抒发,或开朗豪放、积极进取,或悲凉雄放、铺张扬励。

④创作形式上个性不同,王、杨长五律,卢、骆长于七言歌行8、李清照的词学理论主张“词别是一家”。

意指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抒情问题,词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独特的要求,它不仅像诗那样要分平仄,而且要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以便协律,可歌。

否则,词就成就了句读不葺之诗,而失了词作自身的文体特征。

9、唐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唐代古文革新的最终完成者韩愈、柳宗元提出一系列古文理论主张:⑴文以明道,注重实用。

⑵不平则鸣,穷言易好。

⑶闳中肆外,气盛言宜。

⑷含英咀华,词必己出。

韩柳古文理论的精华在于对“文”的论述,也就是说,他们论“道”只关系写什么,而论“文”则重在解决怎么写、怎样才能写好的问题,这凝聚了他们更多的心力,从而把散文的创作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10、杜甫叙事诗的特点①妙用赋笔,“即事名篇”,舒卷随心。

②寓主观于客观,寓抒情于叙事。

③描写细腻,长于细节。

④将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间或穿插写景。

11、王维山水诗的特点其基本特征是“诗情画意相统一”,以诗入画1)从诗篇看出绘画的“经营布置”技巧,近景,远景层次分明。

2)准确适时地捕捉自然景物的形象特征,反映千汇万状的景观。

3)深谙音乐,将曲趣入诗,形成乐声诗。

4)语言凝练含蓄,清新明快,句式,节奏变化灵活,音韵响亮、和谐,具有音乐美。

12、陈子昂诗歌理论主张陈子昂的革新主张主要体现在他的《修竹篇序》中。

他反对“彩丽竟繁,而兴寄都绝”的齐梁诗风,提倡“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鲜明提出“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老练,有金石声”的创作原则。

以复古为口号,强调诗歌必须反映现实。

“兴”指诗歌的比兴手法;“寄”是寄托;“汉魏风骨”即“建安风骨”,指作品的内容、风格和艺术感染力。

陈子昂从这些方面提出问题,正是企图从精神实质上去变革五百年来的诗风,直接继承建安传统,这对摆脱齐梁浮华诗风、端正唐诗的发展方向意义重大,同时,推出诗歌创作的美学标准,揭开了盛唐诗歌高潮到来的序幕。

13、柳永对词文学发展的贡献有《乐章集》。

(1)自创新调;柳永有100多调是首创或首次使用。

(2)扩大题材,将词的内容扩大到山程水驿,扩展了词文学表现生活的广度和深度;(3)丰富艺术手法。

如铺叙和白描手法、口语的运用、对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进行多方面的刻画等。

14、唐传奇的艺术成就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唐传奇运用细节描写、对比手法和环境气氛的烘托渲染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妇女形象。

②精心巧妙的艺术构思。

作者巧布疑阵,运用奇特想象,构思出神奇而多变的情节,结构严谨、完整。

③凝练优美的语言。

唐传奇的语言融合了诗和古文之长,吸收了一些口语及骈文技巧,形成精练优美、活泼流畅、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特色,描摹人物情态,于细腻处尽其委曲,与简要处传精神。

三、诗歌鉴赏1、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词上阕写对亡妻的思念和十年来所遭遇的不幸及世事的巨大变化。

下阕折入梦境,用叙事白描手法,叙写梦见亡妻于窗边梳妆的场景以及梦醒之后的面对现实的伤心,虚实相生,语言质相平易,更显出作者对亡妻的思念,感人至深。

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扩大词境。

2、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上片总写。

起三句鸟瞰杭州全景,地理位置优越重要,历史悠久,一直是繁华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