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 国家预算
• 国民收入高于充分就业水平——实行
紧缩的财政政策——减少赤字或增加 盈余——抑制需求减缓通膨压力
政府支出与国民经济均衡
CI
E
C1+I1+G
C1+I1
45°
O
Y1
Yf
Y
C+S=C+I
C+S+Gt=C+I+G C:消费
S:储蓄
I:投资
Gt:财政收入 G:财政支出
高度就业预算论
(结构性预算理论)
• 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反思,是对均衡预算理论的发展。
•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1. 2320.1 1.2308:5308:53 :1908:5 3:19No v-20
•
务实,奋斗,成就,成功。2020年11 月23日 星期一8 时53分 19秒M onday , November 23, 2020
• 预算资金的社会机会成本
( Social Opportunity Cost of Budget Funds) 一笔资金由私人部门转到公共部门而导致的私人 部门的效益损失。
资源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配置
边
际
效
益
C′
M
C
边 际 效 益
N D D′
O A′ A 公共物品 O (A)
B
B′私人物品
(B)
国家预算的定义
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和各级地 方政府公共收支计划的总和。
国家预算的形式
• 单式预算:
所有政府收支通过一张表格来反映。
• 复式预算:
所有政府收支通过两张或两张以上表格 来反映。
国家预算的方法
• 增量预算:
每年的预算按一定比例增长。
• 零基预算:
每年重新审核和分配预算。
国家预算的年度
M:公共产品的边际效益 N: 私人产品的边际效益 OA:用于公共产品的资金支出 OB:用于私人产品的资金支出 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 公共产品的边际效益 私人产品的边际效益 公共产品的边际支出 ≥ 私人产品的边际支出
成本效益分析
• 成本效益分析的定义 • 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 • 贴现问题 • 成本效益分析的优点和局限性
收入:国有经济收益 支出:对国有经济再投资
• 社会保障预算(行使国家特有的再分配职能)
收入:社会保障税、社保基金运用收入、公共预算 和国有资金收益中划入的本项资金等
支出:社会保障支出
思考题
1. 什么是国家预算?请说出其内容、形式、编制方
式及其过程。
2. 国家预算的功能体现在哪两方面? 3. 什么叫PPBS方式? 4. 编制国家预算的五大原则是什么? 5. 请比较分析均衡预算理论、功能预算理论和高度
•
不可麻痹大意,要防微杜渐。20.11.23 20.11.2 308:53:1908:5 3:19No vember 23, 2020
•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 0年11 月23日 上午8时 53分20 .11.232 0.11.23
•
追求卓越,让自己更好,向上而生。2 020年1 1月23 日星期 一上午8 时53分 19秒08 :53:192 0.11.23
1. 从复式预算走向分类预算,从增量预算 到零基预算;
2. 预算外资金和预算外财政的规范化; 3. 预算决策的民主化; 4. 强化预算执行的监督; 5. 建立国库集中统一支付制度。
分类预算
• 公共预算(行使社会管理者职能)
收入:税收为主 支出:政权建设、社会事业、公益投资
• 国有资产经营预算(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和管理权)
• 净效益(net present value, NPV):考虑了r以
后该项目净效益(B-C)的现值。
NPV=—B1+1—-r—C1 +(—B1—2+-—rC)—22+(—B13—+-—rC)—3 3+……+(—B1n—+-—rC)n—n
=∑n i=1
—(B—1i-+—Cr)—i i
成本效益分析的优点与局限性
• 审议主体:国会 • 审计主体:总会计署 • 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流程 • 财政总监制度
2003年度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流程
行政管理与预算局
财政部启动
启动预算支出编制 (2002年4月) 预算收入编制
各部委报送概算 (2002年5月) 对17个月后的公共 收入进行估算
预算局汇总各部委概算 编制联邦政府预算纲要(2002年6月-11月) 并同各部委协商调整
• 核心是政府的财政支出应该由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净
税收入来确定,并保持一定的财政盈余,用作公债 的还本付息。
• 恢复和发挥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器作用。 • 不只是着眼于烫平经济周期,而且致力于在经济循
环中取得动态平衡。
三、西方国家的预算实践
(以美国预算编制为例)
• 时间跨度:3年 • 编制主体:
预算支出:白宫行政管理与预算局 预算收入:财政部
分别向总统提交2001年 预算支出计划和预算收入计划
(2002年12月)
总统根据施政目标调整预算
总统指示预算局
起草预算咨文(包括收入支出计划及对经济形势的估计)
总统向国会提交预算咨文(2003年2月)
国会
审议开始
拨款小组审议(2月-3月)
两院
预算委员会审议(4月-5月) 国会全体会议审议(5月)
国会两院第二次审议(9月) 审议通过后送回
• 计划制定:
为达到根据本届政府施政纲领设定的本年度预算基 本目标而进行的备选方案选择。
• 方案评估:
对选出的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 预算编制:
确定项目资金。
问题的 提出
Planning 计划制定
制定
Programming 方案评估
评估
Budgeting 预算编制
预算
对照、比较
对照、比较
对照、比较
第五讲 国家预算
一、国家预算基本概念 二、预算的理论流派 三、西方国家的预算实践 四、中国预算制度的特征
一、国家预算基本概念
• 国家预算的定义 • 国家预算的形式 • 国家预算的方法 • 国家预算的年度 • 国家预算的功能 • 国家预算的周期 • 国家预算的原则 • 国家预算的政治性 • PPBS方式与预算编制• 预算的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的定义
以预算中个别项目为对象展开的以 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为目的的分 析工具。
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
⒈ 计算各项目的支出和收益: 实际成本与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以货币为计量的成本与收益
⒉ 计算各项目的效益/成本比: B/C≥1
(B-C)/C≥0 ⒊ 确定项目的优先顺序; ⒋ 决策。
均衡预算论
• 定义:
无赤字收支平衡预算,其理论基础是市场竞争 原则。以此为前提设立的各项财政制度本身就 是经济内部的自动稳定器,如税收。
• 实践:
年度均衡预算 周期均衡预算
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经济繁荣——企业和个人收入增加——税收增加— —由于比例制或累进制税率——个人可支配收入实 际增长低于个人收入增长——消费需求受到抑制— —经济萧条——个人收入下降——由于比例制或累 进制税率——个人可支配收入的下降低于个人收入 的下降——保持一定的消费需求——维持一定的经 济增长
• 经济运行 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起引导作用
• 政府具有双重经济职能
政府的双重经济职能
• 社会管理者
维持国家机关正常运行 宏观经济调控
• 国有资产管理者
国有资产管理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经历了从利用经营权进行管理到通过所有权进行管理的转变)
中国预算制度改革的课题
• 各部委的财政总监由总统任命,常驻各部,对
总统和财政部负责,所在部门的每一笔支出均 需其签字。
法国的公共会计制度
四、中国预算制度的特征
• 特殊的经济环境
• 复式预算:一要吃饭(经常性预算)
二要建设(建设性预算)
• 预算制度改革的课题
特殊的经济环境
• 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
公有制为主
按劳分配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预算的政治性
• 预算的产生:
1789年,英国资产阶级经过长期斗争,在议会中占 据了主导地位,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预算。 当时预算的目的是防止封建领主挥霍浪费;防止封 建王族利用政治和军事力量压制工商业发展。
• 在西方民主政治中,议会对预算的审议是各派
政治力量斗争的主要内容。
PPBS方式与预算编制
PPBS是Planning Programming Budgeting System的 缩写,指由计划制定、方案评估和预算编制三阶段组 成的体系。
•
弄虚作假要不得,踏实肯干第一名。0 8:53:19 08:53:1 908:53 11/23/2 020 8:53:19 A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1.2308 :53:190 8:53No v-2023 -Nov-2 0
•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08:53:1908:53:1 908:53 Monday , November 23, 2020
优点:
有助于纠正只顾需要不顾成本的倾向; 有助于纠正只考虑成本不顾效益的倾向。
局限性:
货币无法全面衡量政府活动的效益。
其他预算效益分析方法
• 最低费用选择法
• 公共定价法
纯公共定价: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业的价格
二、预算理论流派
• 均衡预算论 • 功能预算论 • 高度就业预算论
周期均衡预算示意图
景 气 变 动
O
年代
功能预算论
• 核心是实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出发点是 不拘泥于预算是否平衡,而是追求 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