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6课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第6课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在一个国家发展的轨迹
二、金融危机形成的外部原因
1、世界金融一体化为国际货币投机活动提供 了舞台。
2、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投机者是金融危机 的直接原因。
1997年2月开始,索罗斯大量抛售泰铢,引起泰铢贬值。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第一个月,索罗斯就赚了20亿美 元。 对冲基金。1998年,美国有4200多家对冲基金,其中 著名的有量子基金、美洲豹基金、量子工业基金、配 额基金、奥马海外合伙人基金等,资本总额达3000亿 美元。
左上为身着戎装的苏哈托 右上为苏哈托的长女图图特 右下为苏哈托的密友哈比比, 这是其宣誓就职的场景。
小结
一、金融危机的四个阶段
二、金融危机发生的外部因素 三、金融危机的内部经济根源 四、金融危机的内部政治根源
3、过于依赖外资与国际市场。
东南亚国家为了发展,过度依赖外资与外债。泰国
1996年外债85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韩国 外债达11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同时, 又不注重对这些资金进行有效引导与监督。一旦货币 贬值现象明显,这些外资就大量撤离,这更加重了货 币的贬值。
4、金融市场调控滞后,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措 施。
3、美国等西方大国利用金融危机为自己谋取 战略和经济利益。
金融大鳄几乎全部来自美国,而美国对它们基本采取
了放任政策。石原慎太郎认为,索罗斯不过是为美国 的世界战略效命的“走狗”,美国世界战略的中心点 就是在“金融方面统治世界”。 美国利用IMF等世界金融组织为自己谋取利益。在IMF 决定援助受害国时,往往附加许多条件,这使许多国 家极为不满,例如韩国当时就对IMF 的附加条件非常 不满。
2、出口贸易受阻,国际收支严重失衡。
东南亚国家长期以来是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但随着
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出口增长率大幅下滑。泰国 1995年出口增产率为22.5%,但1996年下降到0.1%。 同时东南亚国家又大量进口资本设备以及消费品。这 就造成了收支严重失衡。为了解决问题,这些国家严 重依赖外国投资,这也使得国际金融炒家得以利用。
四、金融危机的内部政治原因
1、政府对经济过度干预,但政府对经济的发 展又缺乏敏感性。
没有及时调整金融管理体制。 把大量资产投入房地产业,忽视工业部分的技术改造
和基础设施的完善。 美化经济成就,缺乏风险意识。 盲目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忽视其中的风险。
2、官商勾结,腐败盛行。
寻租活动与房地产行业的畸形发
韩国案例
70年代以来,韩国政府大力扶持资
本密集型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例 如钢铁、石化、造船、电子等,政 府以低利贷款扶植民间大财团。 民间则以扩大规模为方向,许多大 企业为了扩大规模往往忽视利润, 其负债与股权已达到危险的地步。 1996年韩国共有1.2万家企业倒闭, 1997年前九个月又有1.1万家企业倒 闭。而企业倒闭又使得银行贷款无 法收回,形成大量呆账与死账。金 融危机把韩国经济的这些病根都掀 了出来。
金融大鳄索罗斯
索罗斯,犹太人,1956年移居美 国,1967、1969、1973、1979 年先后创立首鹰基金、双鹰基金、 索罗斯基金、量子基金。1993年, 索罗斯以11亿美元的年收入成为 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年收入超过10 亿美元的人,而该年美国个人收 入排名前100名中9人是索罗斯的 打工者,他利用投机方式大发横 财,因而被称为“全球金融界的 坏孩子”。
右图为日本四大证券公司之一的山一证券公司。1997年11月24日是这家公司的 一百周年日,但又被迫倒闭,已经没有办法庆祝自己的周年。
第三阶段:以印尼为中心的东南亚 阶段,金融危机扩展到经济、社 会和政治的全面危机。
1998年1月6日,印尼盾对美元汇率
跌至7310:1并且继续下跌,股市也 下跌至443.509点。 5月,学生运动与社会各种力量结合 在一起,发展成为席卷全国的反政府 运动,苏哈托总统被迫下台。 印尼的经济与社会仍然极不安定,印 尼外债达1370亿美元,失业人口 2000万,通货膨胀率达到100%。
10月31日,IMF向印尼提供230亿美元援助,
东南亚金融危机趋稳。
这是金融危机的肇 始货币泰铢
为了整顿金融秩序, 印尼政府关闭了16家 经营不善的私人银行, 这是工人在清除一家 银行的广告。
金融危机中,香港恒生 指数下降1万多点。
左图为恒生指数日K线图
右图为看着股市下跌失 望的人们
第二阶段:1997年11月开始韩国为中心的东北亚阶 段。
第四阶段:危机扩展到亚洲以外的地区。 俄罗斯的金融市场在1998年5月开始形成严重危 机,5月27日,国债收益率暴跌,股票价格指数 暴跌11%,美元对卢布比率提高到1:6.2,突破 了中央政府规定的6.188最高限额。此后股市与汇 率一跌再跌,到9月,汇率已跌破20卢布,外债 高达2100亿美元,这是国内生产总值的44%,俄 罗斯经济走入困境。
日本出现危机。1997年11月以后,日本中小型金
融机构的危机扩及到金融系统的核心——城市银 行和大型证券公司。三洋证券公司、北海道拓殖 银行、山一证券公司、德阳城市银行接连宣告破 产。到1997年12月23日,日元对美元的汇率跌 至130:1.
金融危机给韩国与日本造成了沉重打击。
左图为一些韩国妇女将自己暂时不用的美元兑换成韩元,以帮助政府渡过金融 危机。
泰国对金融市场监管不力,许多私人金融机构纷纷成
立,但它们的建立却不符合现代金融业的要求,自有 资金占资产比率过低。这些机构一旦有风吹草动,就 会陷入不能自拔的地步,从而拖累整个金融系统。 韩国的金融监管也很不到位,缺乏风险管理,对贷款 也没有严格的审查制度,这就为金融危机埋下了定时 炸弹。
展。
韩宝集团涉案时牵 涉出政要33人之多。 这是韩宝集团总会 长郑泰守。
3、家族特权政治,大搞裙带风。
印尼案例 1968年来,苏哈托执政达30年,1998年3月第七次蝉联总 统,他实行的是“家族主义统治”,也被成为“亲信资本 主义”。苏哈托家族主宰了印尼的政治与经济,其长女在 第七届内阁中担任社会事务部长,四个子女和一个儿媳是 国会议员,女婿苏比安是武装部队战略后备役部队司令, 在印尼人民协商会议成员中,至少有1/5是靠各种关系当 选的,议长哈莫科、副总统哈比比、贸工部长郑建盛等高 层领导大部分是苏哈托的密友。在经济上,印尼成为苏哈 托家族的商业王国,苏哈托的6个子女控制着印尼的几乎 每一个企业部门。有人估计其家族有200亿美元的财产, 也有人估计是上千亿美元。
向东南亚渗透。之后,菲律宾、马来西亚、政府被迫放弃比索 对美元的汇率,比索开始大幅度贬值,7月24日,马 来西亚的马币也跌到历史最低点,8月13日,印尼盾 贬值至历史最低点,之后,整个东南亚地区全数卷入, 汇市、股市大幅下滑。10月18-28日,香港股市下跌 33.4%,1517亿美元化为乌有。而香港股市的灾难引 发亚洲其他股市以及欧、美、拉美股市大幅下挫,道 琼斯工业指数下跌554.26点。
三、金融危机的内部经济根源
1、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经济结构矛盾突出。
经济基础薄弱。泰国、印尼等原本是传统的农业国,
现代化程度比较低,属于“经济基本面脆弱的国家”, 而先前的经济发展主要靠廉价劳动力和出口国内农产 品、天然资源换取大量资金,以及一些外国投资,因 而基础很不稳固。 产业结构不合理。房地产、证券、服务业等产业投资 过多,而基础设施和科技部门的投资过少。例如泰国, 多年来房地产业畸形发展,泰国银行与金融公司投入 房地产部门的资金在银行信贷中分别高达20%和28%, 形成房地产业过热的局面,而一旦房地产出现问题, 经济也必然出现严重问题。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二、金融危机发生的外部因素 三、金融危机的内部经济根源 四、金融危机的内部政治根源
一、金融危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金融危机爆发阶段。
起自泰国。1997年5月,泰铢遭到货币投机者攻击,
泰铢汇率开始波动,泰国政府拿出近百亿美元支持 泰铢,以遏制泰铢投机性的卖压,但是收效甚微,7 月2日,泰国政府宣布放弃实施13年的盯住美元汇 率制度,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泰国政府信息 一出,泰铢当日贬值19.5%。
IMF
“80年代美国在里根及布什任内, 国际国币基金组织的国际金融 警察角色日益加重,并逐渐成 为全球金融一体化的执行工具。 任何国家的金融体系被接管时, 该国即失去藉着金融决策制定 经济发展策略的自主性;因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运作,国际 垂直分工将更加确定,更无法 突破”,“被介入的国家将一 定程度上成为金融殖民主义的 受害者,长远而言,将使这些 国家的经济自主受到极大的伤 害。”
始于韩国。11月17日,韩国中央银行放弃了韩元与美
元的固定汇率,20日,汇率跌至1139:1,同时股价大 跌,整个国家几乎陷入破产境地。21日,韩国向IMF求 援。12月3日,IMF提供了550亿美元,但是韩国经济 形势继续恶化,12月12日,汇率跌至1729:1,股市 也继续下挫。12月23日,韩国政府宣布外汇储备不足 以偿还将要到期的巨额外债,该日汇率跌破2000元大 关,股市下跌8%。到1998年2月,韩国外债高达1570 亿美元,1997年破产的企业达16000家,1998年1月又 有3323家公司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