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认识人类文明的交流融合与冲突1)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原来一本《圣经》要值三百只羊皮,造纸术出现后,有利于它的传播。
2)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是多种多样的,在更多的场合下,交流融合是文化沟通、商贸互惠等和平方式进行,但也有战争扩张等暴力形式。
A.商贸往来,商业殖民。
腓尼基人是一个典型——迦太基:世界字母文字的祖先腓尼基拼音字母。
B.战争扩张。
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的战争扩张等。
C.游牧民族大迁徙。
匈奴、大月氏等南下西迁对人类文明进程有重大影响。
一方面他们吸收农业先进文明,使自己迈入文明阶段;另方面农业文明也吸收了游牧民族的一些长处,如良种马、马拉战车等来存进生产和运输。
3)世界上的各种文明,没有一个是完全封闭的。
封闭的文明必定会灭亡。
但是文明的交流和融合,又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时常要遇到各种阻碍、挫折和冲突。
A.客观原因:自然条件的限制。
B.主观原因:文明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态度和心理。
例如:佛教、基督教在中国传播。
说明:外来文明的传播,必须要适合当地文明的特性,才能被接受。
4)全球化趋势,但不能泯灭民族性和国别性。
全球化与多元化应并行不悖。
中华文明的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
2、古埃及的艺术法则1)造型艺术首先不是为了美和欢娱,巫术实质才是决定性的。
为宗教而艺术。
柏拉图:埃及的艺术,一万年都未改变。
2)呆板。
最突出特点:散视法,远近一致,大小相同,没有层次感和立体感实现办法:用比例处理人物形象(重要人物比例大);假想透明3)使用典型艺术造型的样式正面律:人物造型的静止状态——多表现正面:坐、站(左脚向前迈一步)侧面:眼睛和眉毛正面,嘴侧面上层人物:特定姿态群体人像:面对面、回首交谈也有违例:展现下层劳动人民生活时,艺术表现更为活泼一点3、世界文明史上的轴心时代(前800-前200)1)世界文明的精神基础在:中国,古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希腊等,今天仍依附在这样的精神基础上2)这一精神基础的奠定过程,就是世界文明史上的轴心时代3)在这600年左右的时间里,充满不寻常时代4)中国的百家争鸣5)古印度产生佛教并传入中国6)西亚波斯帝国处于鼎盛时代,琐罗亚斯德教7)巴勒斯坦地区:犹太教(前6c),以犹太教为核心的希伯来文明后来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8)古希腊文明在这期间达到顶峰0、导言:文明之间的交融与冲突1)古印度:发明阿拉伯数字2)犹太人、阿拉伯人、华人华侨:世界上三大善于经商的人群3)工业文明:以西方的工业文明为主:科学化,工业化,民主化4)世界五大古文明:A.阿拉伯(伊斯兰教,祖先:贝都因人):攻击性强,“二传手”(东西文化交流),与中华民族交流多B.古埃及文明:神秘、端庄C.两河流域:战争D.印度河、恒河:多宗教、宗教特征浓厚E.中华文:本土从未中断过5)卢茜:原始人始祖,直立行走6)文明:人类和人类社会进步的状态或过程,文明是放大了的文化7)日耳曼文化+基督教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欧洲文化1、古埃及文明1)方尖碑:神庙的入口处,现在仍在使用2)木乃伊:棺椁,头像为死人的,旁边放有装内脏的容器3)公园四世纪象形文字成为死文字;1798年拿破仑征服埃及,导致古埃及考古跃进;1822年商博良破译象形文字成功4)罗塞塔石碑:象形文字5)象形文字表音的秘密:看图发音,而音代表的不是原始图所表达的意思6)天狼星记录的意义与太阳历:天狼星与太阳一同升起,一年三季,一季四月,一月三十天;后经凯撒修订,2月减一天加至7月;屋大维又在2月减一天加至8月7)书写材料:纸莎草8)空间背景:沙漠(红土地)多产黄金(外交赠品:黄金外交)天然屏障与相对隔绝;尼罗河馈赠的厚礼(黑土地)古代居民:含米特人(土著,哈姆人)+山米特人(西亚移居,塞姆人)=古埃及人。
闪含语系尼罗河泛滥:7、8、9、10;泛滥的开始为新年的开始,泛滥特别有规律。
11、12、1、2,耕种。
3、4、5、6,收获季。
埃及提水工具:沙杜夫;我国古代:桔槔。
9)时间背景:几个法老一:纳尔迈,前3100年,统一埃及二:左塞,前2700年,金字塔建造开始,梯形金字塔三:阿赫莫西斯,前1600年,反对并赶走喜克索斯人(西亚)四:图特摩斯三世,前15世纪,古埃及版图最大五:阿蒙霍特普四世,前1375-前1358,神教改革,之推崇唯一神——太阳神六:图坦卡蒙(五代的女婿),前1358-前1348,充满神秘,诅咒——发掘者有关人员十年内全部去世七:拉美西斯二世,前1317-前1251,战功卓越,在位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在打仗,(银板和约,世界上最早的国与国之间的合约)八:尼科二世,前609-前593,支持环绕非洲旅行九:克可娄巴特拉七世(埃及艳后),前51-前3010)宗教信仰多神——一神——多神最有影响力的神:太阳神、冥神(白天、黑夜)神权与王权共盛衰信仰来世和来世审判(《亡灵书》)神:阿蒙神(两种)——太阳神奥西里斯神(冥神)父荷鲁斯神儿子伊西斯女神母(慈母形象)塞克美特神(战神,药神)为何制作木乃伊:相信来世和来世审判(冥神称心脏的重量,用羽毛衡量心脏,灵魂审判),相信复活和永生莎草纸死亡登记册《死亡书》11)古埃及的造型艺术特点:艺术创作以来世为中心,在大型石材上创作,没有个性、功利性强、墨守陈规①第一座阶梯金字塔:法老左塞墓葬形式:马斯塔巴(石凳子)——————梯形金字塔——————石窟墓金字塔象征太阳的光芒(便于灵魂的复活)日出为生命的开始,日落为生命的结束吉萨三大金字塔:孟卡拉、哈夫拉、胡夫(最大,前有狮身人面像)为何有法老建多座金字塔?法老给人们在尼罗河泛滥时提供工作机会《金字塔之谜》金字塔用途:法老陵墓,天文观测台,巨大粮仓②神庙数量多,规模大现在:底比斯城,卡纳克神庙(太阳神)石柱象征人间的统一卢克索神庙,在卡纳克神庙附近唯一女法老:哈特舍普苏特2、两河流域文明1)史迹:楔形文字、黑夜女神、汉摩拉比法典石碑、马尔塔庙、滚印(强烈的契约精神)、波斯波利斯宫殿2)与古埃及文明的异同相同:一样古老;他们都有各自的文字成就;大河流域;在数字、医学、天文上有大贡献。
不同:没尼罗河富饶,不封闭,易被侵略;两河流域来水量不稳定,两河流域文明主人(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加喜特人、亚述人……);思想和宗教观点上的差别(古埃及:伦理,自然—人生观,相信长生不老、准备未来生活,多神为主;两河:法律,阴郁消沉、忧心忡忡,只顾眼前、对在阴间的祸福不抱希望,一直多神);经济活动——两河比古埃及频繁;法律在两河流域文明特别重要。
3)发现贝希斯顿铭文——破译楔形文字(罗林森)。
由文字和雕像组成,记录太流士一世(波斯帝国国王)评定国内叛乱的经过尼尼微都城遗址(亚述人:善战)亚述帝国国王萨尔贡二世盛大的王宫废墟;过往图书馆,二万泥板巴比伦城——古代东方最大的商贸中心波斯帝国两个都城遗址——苏萨和波斯波利斯4)苏美尔时代,前3500-前2600十进位、60进位,阴历;芦苇房石壶——刻水,小绵羊,小麦小麦收成在9世纪为播种量的两倍最早反应苏美尔战争的石碑——鹫碑《当巴黎的卢浮宫遇到中国的故宫》界石(碑)——城邦之间的关系萨尔贡一世——第一次完成两河流域下游的统一阿卡德人——首领萨尔贡(Sargon)文明成就: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表意向半音节发展,但还不是字母文字;要表达复杂思想时,苏美尔人对文字进行改造),塔庙,圆柱印章(物主的标记,用名贵石材制成)艺术成就:塔庙建筑,小型雕塑镶嵌画——乌尔军旗战车——苏美尔人发明,特别是车轮工艺品:金牛头竖琴(特别是上面的图案很精美)雕刻作品:拉格什图的雕像、立、坐像;怪异公牛石雕;层叠尖角状三人冠;丰饶女神像,常以裸体出现;□□战神(伊什塔尔,早期叫伊南娜)银钵;那拉姆辛浮雕5)巴比伦时代阿摩利灭亡了苏美尔国家(联合埃兰人),建立古巴比伦王国。
汉莫拉法国王在位时最强大,版图最大汉谟拉比法典:①同态复仇法:“以眼还眼,以牙还牙”②阶级歧视③施行严格的保护商业界财产的规定④有关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有详细的法律⑤起诉要慎重,可能被处死吉尔不加美什史诗:①诺亚方舟的原型,来源②吉尔伽美什认识到应及时行乐,在尼尼微王宫出土发明:①玻璃;②太阴历,利用月亮盈亏循环③汉莫拉比时期,黑夜女神——象征物,角状锥形冠6)亚述帝国最优良军事体制,两河流域北部强国,萨尔贡二世,雕刻作品出名,特别残暴善战:弓箭手,投石机、冲城器(攻城武器),石暴箭雨,反身射箭最厉害的三个民族之一(其他为突厥、蒙古族)亚述王宫门口的人面狮身牛腿(五脚怪兽)浮雕作品:关于狮子,中箭垂死的牝狮,国王与狮子;尼姆如德的蒙娜丽莎;鸟身女妖;在建神庙时国王必须劳动的浮雕残暴:狮穴,血城(尼尼微)公元前605被新巴比伦王国和米底王国所灭7)新巴比伦王国巴比伦之囚: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把犹太俘虏(3~5万);前538,波斯攻占巴比伦,放归犹太人巴比伦城和巴比伦人:城上几不像动物浮雕(神兽),狮子伊什塔尔门,奠仪大道《圣经》中的巴比塔空中花园星期的来历:周日(太阳神沙玛什主管),周一(月神辛),二(水),三(火),四(木),五(金,伊什塔尔),六(土)我国一些词语来源:如替罪羊——宗教仪式8)波斯文明二元论宗教:波斯波利斯行宫波斯人:祖先米底人火埃兰人三位国王:居鲁士——放回犹太人,前529年被杀,帕萨加迪花园;大流士一世;冈比西斯工艺品:金马车宗教:拜火教波斯波利斯王宫:没有围墙,十八米高的门(万国之门),接见大厅,百柱大厅艺术成就:金瓶上描绘作战场面,角状酒杯,讲究对称国教: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崇拜圣火神:善神马兹达和恶神阿里曼——二元宗教拜火教特点:①对圣火的膜拜②二元论③彻底的个人宗教——善恶报都只针对个人④浓厚的道德伦理色彩⑤不塑神像,不建神庙⑥经典《波斯古经》影响:①对犹太教有影响:来世说②南北朝传入中国叫祆(xian3)教波斯文明: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各种民族进贡不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朝贡品)3、古印度文明1)印度河文明的发现关键词:天竺,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哈拉巴,印章文字,摩亨佐·达罗,印度河恒河(大河文明)哈拉巴文明是考古意外收获(两座古城:摩亨佐·达罗、哈拉巴)白沙瓦摩亨佐·达罗:大熔池,西边是大粮仓哈拉巴:立柱特色(下为动物雕像)印章文字:印章上的瘤牛古印度早期如何保持繁荣:文明交往频繁,红玉髓,巴林岛墓群2)吠陀时代(前14c-前6c)关键词:雅利安人,吠陀,梵天,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吠陀》婆罗门教的经典梵天造物:梵天——创造之神,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主神(早期一头四手,后来四头四手),后被佛教吸收为护法神最低地位——贱民旃陀罗种姓之间,不能通婚交往,甚至不能共食并坐,等级森严;职业挂钩;极端隔立性;世袭氏影响:使印度人民族观念淡化;使印度社会具有超稳定性婆罗门教:三大主神——造物主梵天;保护神毗湿奴;毁灭神湿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