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学类文本专题复习--川端康成作品精选精练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学类文本专题复习--川端康成作品精选精练

川端康成作品精选精练石榴川端康成一夜的大风,把石榴树的叶子都刮光了。

落叶在树根处围成了一个很圆很圆的圆圈。

清晨,仁子看见光秃秃的树干吃了一惊,而那落叶围成的圆圈又使她惊奇不已。

她想,风本该把这些树叶吹乱的。

石榴树上还残留着一个饱满的石榴。

“来看呀!”她喊她母亲。

“我真把它给忘了。

”她母亲抬头看了看石榴,然后走进了厨房。

这使仁子联想起她们的孤单处境。

站在走廊上看,那石榴也是孤单的,像是被人遗忘了似的。

大约两星期前,仁子七岁的外甥来看她们。

这孩子一下便注意到了石榴,于是爬到树上。

这可使仁子嗅到了生活的气息。

“上面有个大的!”她在走廊里喊道。

“要是摘了这石榴,我就下不来了。

”是啊,手里拿着石榴要从树上下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仁子笑了,外甥真可爱。

这孩子不来,她们是注意不到石榴的;在这以前,母女俩谁也没想起过石榴。

石榴原被遮掩着,现在能清楚地看到了。

在这石榴以及树底下围成圆圈的树叶里,似乎有着一种活力。

仁子拿了一根竹竿把石榴打了下来。

石榴熟透了,里面的石榴籽像是要把它胀裂似的。

她把石榴放在走廊上。

石榴在阳光下闪着光,晶莹透亮,阳光仿佛从里面透射出来。

仁子心中泛起了一阵歉意。

大约十点钟,她上楼缝衣服。

蓦地,她听到了圭吉的声音,虽然门关着。

他好像在花园里,那声音显得很焦急。

“仁子,仁子!”她母亲喊道,“圭吉来了!”仁子把线从针上抽了下来,再把针放进针插里。

“仁子总在念叨着您,说在您出征之前,很想再见见您。

”她母亲说,“但是,未经允许,我们是不能去看您的。

而您呢?总不来,总不来!今天,您来了,我们可高兴啊!”仁子母亲要他吃了午饭再走,但是他没有时间。

“好吧,那至少吃个石榴,我们自己种的石榴。

”她又喊起仁子来。

仁子在楼梯上止住了脚步。

圭吉用眼神同她打招呼,仿佛只能如此而已。

圭吉的眼睛里流露出脉脉深情,石榴不禁从手里掉落到地上。

他们互相凝视着,脸上带着微笑。

圭吉从走廊里迎了上去。

“您多保重,仁子。

”“您也多保重。

”他又转过身同她母亲告别,然后走了。

仁子站在花园门口,久久地望着。

“他走得太匆忙了,”母亲说,“多好的石榴。

”石榴被圭吉遗忘在走廊上。

仁子十分清楚,是圭吉眼睛里充满深情的痛楚的时刻,石榴才掉到地上的。

要不,他准把石榴掰开了。

可是,石榴掉在走廊上,还是那么饱饱满满的。

她母亲把石榴拿到厨房里,用水洗了洗,递给仁子。

仁子皱起眉头,把石榴推开,刹那间脸又红了,不知所措地接过石榴。

仁子见母亲注视着自己,知道要是不吃,母亲准会感到奇怪的。

她心不在焉地嚼了几颗,一股酸味直酸到牙根。

仁子感到了某种带苦味的幸福..,像是全身都渗透了这种滋味。

她走到镜子前坐下来:“看看,我这头发,同圭吉告别时,就这么乱蓬蓬的。

”仁子简直能听到梳子的答话。

“你父亲死了以后,”母亲温和地说,“我很害怕梳头。

每当我梳头时,就感到六神无主,好像你父亲就站在我身边似的,直待我稍稍清醒。

”仁子想到了她母亲吃父亲剩饭的习惯。

忽然,心中有什么东西在翻腾着,一种幸福..感使她几乎要哭泣起来。

母亲给她石榴,仅仅是舍不得把石榴扔掉,这是唯一的原因。

她从来不喜欢随便扔东西。

因为内心充满了悄悄的幸福..感,仁子在母亲面前感到害羞了。

她想,这可能是圭吉没有意识到的更好的告别,不管多长时间,她都要等他回来。

她看着母亲,落日的余晖照在纸糊的墙上。

门那一边,母亲正坐在镜子旁。

仁子把石榴放在膝盖上,不敢再嚼了……(选自川端康成《掌小说全集》,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描绘了在寒风肆虐下树木凋零的景象,为故事的展开营造了凄清纯美的氛围。

B.文章写到仁子父亲死后,母亲害怕梳头,来与仁子圭吉作类比,充分展现仁子内心的爱与痛。

C.文中划线的句子体现了两人刚见面又要分别时尴尬又羞涩的细腻感情。

D.小说通过一段感人的分离场景表达了对爱情的珍惜和对战争的厌恶。

2.“石榴”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作者是怎样围绕石榴展开情节的呢?请简要分析。

(6分)3.文中在圭吉走了之后,多次提到仁子内心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究竟有哪些含义?请概括分析。

(6分)1.【答案】C 【解析】“尴尬又羞涩”不太合适,从文中细节上——“他们互相凝视着,脸上带着微笑”,“站在花园门口,久久地望着”可以看出,两人分别时更多的似乎是一种兴奋、激动,并且有点儿紧张的感觉,“羞涩”似乎有一点,但“尴尬”在这里并不适合。

2. 【答案】①开篇写寒风中残存的石榴寓示着仁子和母亲相依为命的寂寞和凄清;(2分)②仁子对饱满石榴的歉意,暗含了对美好之物易被疏忽的哀叹;(2分)③圭吉将石榴掉落在地,为后文埋下了伏笔,暗示美好事物背后潜伏者夭殇的危机;(2分)④仁子品尝和珍视母亲洗净后的石榴,表明经历磨难才愈发觉得美好的可贵。

(2分)(答对三点得6分)【解析】这个“石榴”,从挂在树上被母女俩忽略很久了,到被摘下又掉落在地,最后仁子吃了一口又不敢再吃……这其中蕴含了多少爱恨情仇,珍贵易碎,美丽易逝,只要考生能就文中几个主要情节谈谈“石榴”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就可酌情给分。

3.【答案】①仁子咬着圭吉留下来的石榴,有一种“带苦味的幸福”,是因为石榴是她爱人吃过留下的,但如今爱人却已经离去,不知何日再见。

(2分)②仁子想到母亲吃父亲剩饭的习惯,“有一种幸福感让她哭泣”,母亲让她吃圭吉留下的东西,说明母亲已经把圭吉当做仁子的丈夫,这是得到家长认可的幸福,但父亲已去世,自己的爱人又是否会安然无恙呢?(2分)③因为“悄悄的幸福感”,仁子感到了害羞,这是一种少女纯情的体现,也表明了仁子对石榴的看重,对爱人痕迹小心翼翼的保存,静静等待爱人的归来。

这是一种饱含悲与美的幸福。

(2分)【解析】小说通过纯美的爱情故事体现无情的战争对人的伤害,文中只有一处提到“出征”,但通过爱人的远去,母亲对父亲的思念,母女二人相依为命生活的孤寂,考生应该就能从中读出这位伟大的日本作家对战争的痛恨。

以上仅供参考,只要能对至少两处“幸福”的含义做出解释,符合主旨的便可给分。

竹叶舟川端康成秋子把水桶摆在蜀葵旁边,从梅树下的一棵矮竹上摘了几片叶子,做了几只竹叶舟,让它们在水桶里漂浮。

“瞧,小船。

多有意思。

”小男孩蹲在水桶前,望着竹叶舟。

然后他抬头瞅着秋子,微微一笑。

“多好的小船啊。

阿弟很聪明,让姐姐给你做一只小船,陪你玩吧,”母亲说罢,返回了客厅。

她是秋子未婚夫的母亲。

她好像有话要同秋子的父亲谈,秋子便离席了。

因为小男孩磨人,于是她把小男孩带到庭院里来,小男孩是秋子未婚夫的弟弟。

小男孩把小手伸进水桶里,搅和了一通,说:“姐姐,船开战了。

”小男孩看见许多竹叶舟晃来荡去,高兴极了。

秋子走开,把洗完的单衣拧干,晾在竹竿上。

战争已经结束了。

然而,未婚夫却没有回来。

“打呀,再打呀!打呀,再打呀!”小男孩一边叫嚷一边越来越使劲地搅起水来。

水沫飞溅在他的脸上。

“瞧你,这不行啊。

你脸上净是水沫星子了。

”秋子制止说。

可是小男孩却说:“不行了,船都不走啦。

”那些船果真只浮在水上不走了。

“对,对,咱们到后面的河边去吧。

把船放在那里速度会快些。

”小男孩拿起竹叶舟。

秋子把水倒在蜀葵下,将水桶放回厨房。

小男孩蹲在河下游的踏脚石上,将一只只竹叶舟放走,高兴得拍起手来。

“我的船最快。

瞧,瞧。

”小男孩怕看不见最前头的竹叶舟,他顺着河水往下游跑去了。

秋子赶忙将剩下的竹叶舟全部放走,然后去追赶那孩子。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行走时使劲将左脚跟着地。

秋子患过小儿麻痹症,左腿小而无力,左脚跟够不着地,左脚背高高隆起,不能跳绳和远足。

她本来打算独自一人,静静地度过一生,后来却意外地订了婚。

她有信心用自己心灵去弥补肉体上的缺陷,可她从来也没有这样认真地将左脚跟着地练习走路。

左脚趾总不容易挂住木履带,不过,秋子还是继续刻苦练习。

然而,战败后她完全停止这种练习了。

留在脚上的那道被木履带磨破的伤痕,好像是严重冻伤的痕迹。

小男孩是秋子未婚夫的小弟弟。

在他面前,秋子下决心用左脚跟着地走路。

她已经好久不这样做了。

河床狭窄,杂草低垂在水面上,把三四只竹叶舟挂住了。

小男孩在十多米远的前方停下脚步,他似乎没有发现秋子走到他的身旁,只顾目送着顺流而下的竹叶舟。

他看不见秋子走路的样子。

小男孩的脖颈深凹处很像秋子的未婚夫。

秋子真想把他抱起来。

小男孩的母亲走过来,向秋子道过谢,催促孩子回家。

“再见。

”小男孩爽快地说。

秋子思忖:他母亲可能是来谈儿子战死的消息,或解除婚约的事吧。

愿意同一个跛足姑娘结婚,大概也是战争期间的一种感伤的表现吧。

秋子没有进屋,她去看了看邻居新盖的房子。

那是这一带所没有的大房子,过往行人也总要驻足观望一番。

战争期间,工程停了下来,放置木材的场地周围长满了高高的杂草。

近来工程突然加快了进度,门前还栽了两棵有点怪异的松树。

秋子觉得这幢房子的外形并不典雅,而显得很简陋。

窗户却很多,客厅四周都是窗户。

街坊邻里都在背地里议论:这房子会有什么人搬进来住呢?然而,谁也弄不清楚。

(选自《川端康成全集》,有删改)4.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秋子家屋外的小院子里,长着蜀葵、梅树和矮竹,有可供晾晒衣服的绳子或杆子之类,还有可供汲水的井,说明秋子生活充实。

B. “如果你听话,秋子就和你一起玩。

”小男孩的妈妈说这句话,不仅鼓励小男孩听话,还暗含有让秋子就在院子陪小男孩玩的意思。

C. 小男孩喜欢竹叶互打,体现了他好战的心性,这一点使得秋子想起了她的未婚夫,因为秋子的未婚夫是一位参战的士兵。

D. 这篇小说在情节上较为平淡,几乎没有起伏变化,既没有一般小说的开端、发展,甚至没有一般小说的情节上的高潮。

E. 小说在表达上,虽然用语简淡洁静,较为客观冷静,但细细品味,仍能读出其中蕴含着一股深沉浓烈的情感。

,5. 小说三次写到竹叶,第一次是题目中,第二次是水桶中,第三次是河流中。

竹叶在全文中三次出现有哪些作用?请分别简要分析。

6. 小说最后写秋子“没有进屋,她去看了看邻居新盖的房子”,你认为这个结尾好不好,请说说理由。

【答案】4. E 5. 第一次,作者以竹叶作题目,有象征人物命运,暗示作品主题的作用;第二次,小说开头部分,竹叶出现在水桶中,起开展情节的作用。

秋子把竹叶放在水桶中,给小男孩当船玩,目的是为了留住小男孩在院子里,好让他妈妈谈事情。

第三次,小说中间部分,竹叶出现在河流中,起发展情节转换情节的作用。

也起暗示人物命运陡转直下的变化。

6. 参考答案一:小说的结尾,没有明确的结果,这是作者匠心独运的表现。

秋子的婚事,虽然没有明确交待未婚夫死活,也没有交待婚事的取消与否,但秋子的婚事肯定结束了。

这个悲剧性的结局是肯定的明确的。

作者正是通过这个没有明确结果的方式,表达秋子的无法排谴的郁闷和忧苦,表明秋子的悲愁无法了结,只能承受着。

参考答案二:小说的结尾,没有明确的结果,这是作者的思想局限的体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