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朱伟光2013/5/26班级:应用化1001学号:101020124扑炎痛又名贝诺酯,既有阿司匹林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又保持了扑热息痛的解热作用。
由于体内分解不在胃肠道,因而克服了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刺激,克服了阿司匹林用于抗炎引起胃痛、胃出血、胃溃疡等缺点。
目录前言.............................................................................. - 1 -实验目的.......................................................................... - 1 -实验原理.......................................................................... - 1 -四、物理常数.......................................................................................................................... - 3 -五、主要试剂规格及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仪器与试剂....................................................................................................................... - 3 -七、实验装置图....................................................................................................................... - 4 -八、实验步骤 .................................................................... - 5 -九、结构确证 .................................................................... - 6 -十、实验流程图.................................................................... - 6 -十一、实验结果 .................................................................... - 8 -十二、思考题 .................................................................... - 9 -一、前言扑炎痛又名贝诺酯、苯诺来、解热安,化学名:2-乙酰氧基苯甲酸对乙酰氨基苯酯。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痛、感冒发烧、头痛、神经痛及术后疼痛等。
本品利用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经化学法拼合制备而成。
本品经口服进入体内后,经酯酶作用,释放出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而产生药效。
本品既有阿司匹林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又保持了扑热息痛的解热作用。
由于体内分解不在胃肠道,因而克服了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刺激,克服了阿司匹林用于抗炎引起胃痛、胃出血、胃溃疡等缺点。
二、实验目的1. 通过乙酰水杨酰氯的制备,了解氯化试剂的选择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2. 通过本实验了解拼合原理在化学结构修饰方面的应用。
3. 通过本实验了解酯化反应原理,掌握无水操作的技能及反应中产生有害气体的吸收方法三、实验原理1•阿司匹林的合成阿司匹林为解热镇痛药,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发烧、神经痛、关节痛及风湿痛等。
几年来,又证明它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其治疗范围进一步扩大到预防血栓形成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化学名:2-乙酰氧基苯甲酸化学结构式:阿司匹林为白色针状或板状结晶,mp.135~140 C,易溶于乙醇,可溶于三氯甲烷、乙醚,微溶于水。
合成路线如下:2 •扑炎痛的合成扌卜炎痛为一种新型解热镇痛抗炎药,是由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经拼合原理制成,他既保留了原药的解热镇痛功能,又减少了原药的毒副作用,并有协同作用。
适用于急、慢性风湿关节炎、风湿痛、感冒发烧、头痛及神经痛等。
化学名:2-乙酰氧基苯甲酸-乙酰氨基苯酯化学结构式:NHCOCH扑炎痛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我臭无味。
mp.174~178 C,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三氯甲烷、丙酮。
合成路线如下:2.1乙酰水杨酸氯的制备十IJCI22扑热息痛的中和2.3酯化拼合CDCH3NHCOCH3四、物理常数五、仪器与试剂1.仪器圆底烧瓶100ml1个三颈瓶100ml、250ml各1个球形冷凝管1个温度计100 C1g烧杯250ml2个球形干燥器1个布氏漏斗1个搅拌机1台电热套1太水浴锅1个滴管、橡皮管若干2.试剂水杨酸10g ,醋酐14ml ,浓硫酸5滴,乙醇30ml ,吡啶2滴,阿司匹林10g,氯化亚砜5.5ml , 对乙酰氨基酚10g,丙酮10ml,氢氧化钠若干,活性炭若干,无水氯化钙若干六、实验装置图1柯司匹林的制牯实验装芒抽滤装冰水浴七、实验步骤1. 阿司匹林的合成1.1 酯化在装有搅拌棒及球形冷凝器的100ml 三颈瓶中,依次加入水杨酸10g ,醋酐14ml ,浓硫酸5滴。
开动搅拌机,置于油浴加热,待浴温升至70 C时,维持反应30min。
停止搅拌,稍冷,将反应液倒入150ml 冷水中,继续搅拌,至阿司匹林全部洗出。
抽滤,用少量稀乙醇洗涤,压干,得阿司匹林粗品。
1.2 精制将粗品置于有球形冷凝器的10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30ml 乙醇,于水浴上加热直至阿司匹林全部溶解,稍冷,加入活性炭回流脱色10min ,趁热抽滤。
将滤液慢慢加入75ml 热水中,自然冷却至室温,析出白色晶体。
带结晶完全析出后,抽滤,用少量稀乙醇洗涤,压干,置于红外灯下干燥(干燥温度不能超过60 C),侧熔点,计算收率。
2. 扑炎痛的合成2.1 乙酰水杨酸酰氯的制备在干燥的100ml 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吡啶2 滴,阿司匹林10g ,氯化亚砜5.5ml ,迅速接上球形冷凝器(顶端富有氯化钙干燥管,干燥管连接导气管,导气管另一端通到水池)。
置于油浴锅上慢慢加热至70 C (约10~15min ),维持油浴温度在70 ±2 C反应70min , 冷却,加入无水丙酮10ml ,将反应液倒入干燥的100ml 滴液漏斗中,混合均匀,密封备用。
2.2 扑炎痛的制备在装有搅拌棒和温度计的250ml 三颈瓶中,加入对乙酰氨基酚10g ,水50ml 。
冰水浴冷至10 C 左右,在搅拌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3.6g加20ml水配成,用滴管滴力口)。
滴加完毕后,在8~12 C之间,在强烈搅拌下,慢慢滴加上一步制得的乙酰水杨酰氯的丙酮溶液(在20min左右滴完)。
滴加完毕,调至pH》10 ,控制温度在8~12 C之间继续搅拌反应60min ,抽滤,水洗至中性,得粗品,计算收率。
2.3 精制取粗品5g 置于装有球形冷凝管的10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10 倍量(w/v )95% 乙醇,在水浴上加热溶解。
稍冷,加活性炭脱色,加热回流30min ,趁热抽滤(布氏漏斗,抽滤瓶都应该预热)。
将滤液趁热转移至烧杯中,自然冷却,待结晶完全析出后,抽滤,压干; 用少量乙醇洗涤两次(母液回收),压干,干燥,测熔点,计算收率。
八、结构确证1. 红外吸收光谱法、标准物TLC对照法。
2. 核磁共振法。
九、实验流程图阿司匹林的合成1丄酯化2•扑炎痛的合成2M 乙験水杨離氯的削备 阿可口枇旳缶毗听| 轴.扭代业M 15.5ml2.2扑炎痛的制备谓 iTpHa It)a-nr2.2扑炎病鮒持制%扌卜烙宵曲显.w^fil姑性琵运駅95XZ.M10DM 同直 701泊带烧瓶7&mlr愉111&毓叱讷落水 5C E I凰丙酗泮锻1 F "FF丼术需.W#250ml250ml .预轨250ml -.r.^ I to 10sHSWff --------- »FOml 丙归| 拥斗、J100ml 園底坏也沁出卜 lOOrnlLil 底疑 * 駅30rnirl6Omin抽范.,W 中叫 抽楚.liT*扑覺搐甜吕斗伞屮叫 如化.训注 社出抽逹十、实验结果1. 产品收率产品阿司匹林扑炎痛理论产量:13g5g实际产量:12.49g 1.68g产率:96.07%.33.6%2.熔点测量产品阿司匹林扑炎痛理论熔点135~140 C174~178 C产物熔点136 C170 C3.薄层层析TLC距离Rf值距离Rf值距离Rf值氯仿:甲醇6:18:110:11粗品阿司匹林 2.550.70 2.300.61 1.650.49 2粗品扑炎痛 2.850.78 2.600.69 2.050.61 3精品扑炎痛 2.850.78 2.800.83 2.100.62溶剂 3.65 1.0 3.75 1.0 3.35 1.04. 高效液相色谱的测定用面积归一法测定阿司匹林精品的纯度为97.077% ,见附表一。
5. 红外光谱见附表三。
6. 核磁共振氢谱见附表二。
十一、思考题1. 向反应液中加入少量浓硫酸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可以不加?为什么?答:浓硫酸起脱水催化的作用,强酸破坏邻羧基苯酚的分子间氢键促进反应进行,不可不加。
2. 本反应可能发生哪些副反应?产物是哪些副产物?答:有邻羧基苯酚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分子间脱水和分子内脱水反应。
3. 阿司匹林精制选择溶剂依据的是什么原理?为何滤液要自然冷却?答:依据相似相溶原理。
水杨酸的共聚物的溶解性低,自然冷却能形成较大的晶体,利于过滤;冷却过快则生成微小晶体不便过滤。
4. 乙酰水杨酰氯的制备,操作色应该注意什么?答:氯化亚砜遇水剧烈分解生成氯化氢等有害气体,实验过程应全程无水。
5. 扑炎痛的制备为什么要采用先制备乙酰氨基酚钠再与乙酰水杨酰氯进行酯化?答:直接反应生成氯化氢会使产物水解,故而要转成钠盐。
6. 通过本实验说明酯化反应在结构修饰上的意义?答:酯化反应使药物的作用位置避开了胃肠道,转到有酯酶的细胞中,既避免胃酸对药物的影响,也避免了药物对胃肠道的毒性,能很大程度提高药效,降低毒副作用。
十二、参考文献[1] 耿洪业,王少华.实用治疗药物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356 .[2] 王文静,吕玮,卢泽•贝诺酯的合成[J]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 , 25(1) : 39 —42 .[3] 韦正友,郭荷民,黄勤安主编.医学有机化学实验教程.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 p101页[4] 刘抚梅. 药物化学[ M ].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376-378[5] 计志忠. 化学制药工艺学[ M ].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