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护理安全警示教育ppt
提示:护士有职业护士证不假,但是,当不 知道药物的确切来源时,千万不要随便为别人注 射药物,出事就糟糕了。
保护自己是最重要的。
事件6:
有个鼻中隔术后患者,主班护士处理术后长期医嘱 时只抄写了一张输液卡,而未按医嘱更改治疗单, 而当天全科总医嘱已核对过了,第二天,第三天 是休息日,主班都未按常规核对医嘱,致使患者 两天未用止血药,她们执行的仍然是术前的长期 医嘱!好在患者并未出现切口出血的情况。
1、2010年6月29日上午, 常州一家医院一名护士在给 病人挂盐水时,误将打入食道的营养液当成了盐水输入 了病人的静脉,虽经医院积极救治,但病人还是不治而 亡。护士未做好三查七对。 2、有一位无名高热病人,极度衰竭,“恶液质”状态。 一日,病人烦躁,进修医生医嘱:冬眠灵一支肌肉注射。 一位老一点的护士值班。护士说:医生,请你写上剂量。 医生急眼了:让你打一支就打一支,你是医生还是我是 医生!!!护士拿了一支50mg的冬眠灵给病人肌肉注 射。结果病人血压下降,再也没升上来。
• 患者,女性,72岁,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入院治疗,在住 院过程中发生左心衰,给予紧急抢救,抢救过程中静脉 输液部位发生渗漏,由于患者皮肤干燥,弹性性差,拔 针揭胶布时将皮肤撕破1厘米乘2厘米伤口。
专家意见及点评:
• 这是一起由护士操作引起的直接护理风险,在护理过程 中要保护患者不发生损伤,揭取胶布时如果胶布与皮肤 粘贴太紧,不应该强行揭取,可用生理盐水浸湿胶布后 轻揭,防止皮肤受损。老年患者抵抗力低下,皮肤受伤 后难以愈合。
事件2:
患者常规输液,液体未滴完,护士拔 了针(情况一患者未挂输液卡,情况 二患者悬挂输液卡),发现还有液体 后给患者解释,并重新进行输液。
分析原因: 1、护士未做好三查七对。 2、护士未执行操作流程。
输液流程:医生下长期医嘱 → 主班护士 转抄到治疗本上并与治疗班护士查对医 嘱 → 护士抄写巡视卡和输液贴 →治疗 班护士查对姓名、药物,配制药液 → 责 任护士再次查对姓名、床号,进行输液 操作,在巡视卡上签名,注明时间 → 护 士更换液体,每瓶要签名注明时间 → 液 体滴完,查看巡视卡,拔针。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
“病人以性命相托,我们怎能不诚惶诚恐,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著名内科专家、医学教育家张孝骞
• 你在工作中的任何一点疏忽都 有可能危害到自己和他人的身 体乃至生命。
护理不良事件:因护士责任心不强、 不执行操作规程、不执行核心制度, 给病人未造成伤害、造成轻微伤害、 造成严重伤害,引发或未引发投诉 纠纷的事件。
事件3:
一位甲状腺术后的病人,感觉憋 闷,医生吩咐护士带其去走廊活 动,次日清晨,病人窒息死于床 上。护士承担所有的责任。
分析原因: 1、护士首先执行了口头的 错误的医嘱。
2、未及时巡视病房。
事件4:
一老年男性,职工医院看病,医生医嘱:青霉素试敏。护士 严格按操作规程配置了试敏液并做了试敏。结果“阴性”。 按医嘱为病人静点青霉素。扎上针不一会儿,病人感觉心 慌、心难受,呼吸费劲,护士赶紧叫来了医生,医生诊断 心脏问题,急检心电,测量血压,并立即给予药物治疗。 结果无效死亡。家属不能接受这一事实,申请医疗鉴定, 专家讨论认定病人死于“青霉素过敏”。并认为,护士操 作无误,但医生、护士对病人的病情估计不足,诊断有误 是病人死亡的原因。假如当时就确定是青霉素过敏并按青 霉素过敏实施抢救,病人有可能免于死亡。
3、一位护士,把止血带扎在一个女孩右手腕上准备静 点,突然有人叫她,她急匆匆跑出去,再也没回来。女 孩的妈妈顺便放下了女孩的袖子。过了一会儿,另外一 位护士发现女孩的静点没扎上,负责任的为女孩扎上了 静点。输液结束,女孩和妈妈回家了,女孩出去玩,一 个小孩跑来找女孩的妈妈,说:为什么女孩的手是黑紫 的呀?妈妈急忙一看:止血带还在女孩的手腕上扎着呢。 从此,女孩失去了右手。 4、医院停电后,护士把婴儿放在暖气片上,后来电后
事件1:
一患者做B超检查显示有尿,但患 者自述排不出,于早晨7点行导尿 术。晨会8点护士交班说:患者行 导尿术后无尿液排出。交班后到 患者床前查看,发现尿管和尿袋 内无尿液。检查后发现导尿管的 管道堵头未拔,拔出后,尿液顺 利排出。
分析原因: 1、护士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操作结束后,未有尿液排出,应 查找原因。 3、患者1小时没有尿液排出,应该 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应考虑患者 病情异常。
防范措施 :如果护士忙得实在顾不上 巡视,可在输液时对病人及其家属说: “输液处千万不能肿!否则会坏死!” 如 此,若输液处有渗漏,病人家属会心惊胆 颤地跑来告诉你:肿了!”
经验是:忙时,有劳家属代观察!
பைடு நூலகம்
事件8:非计划性拔管案例分析
案例介绍: 患者,女,84岁,于2012年11月11日,因言语不清伴
教训:1.处理医嘱时要养成好习惯, 先转抄各种执行单,核对后再签字。2.任何 时候不要有侥幸心理,查对制度不能走过 场。
事件7:
有个护士上夜班,很忙,给病人的脚上打上 甘露醇,也没巡视,到拔针时,病人的注 射部位都肿了,甘露醇都输在血管外,也 没处理,到第二天,病人的脚又红又肿又 痒,上白班的护士给他马上用50%的硫酸 镁持续湿敷,一直敷了3天,才消肿,没导 致坏死。
提示:在青霉素过敏试验结果阴性的 人群当中,仍然有7%的人有发生过敏性休 克的可能。
事件5:
一位个体医生,用挺便宜的价格买了一批“先锋霉 素5号”。一天,他病了,他躺在自己诊所的诊察 床上,自己为自己静点他自己诊所的刚买的“先 锋霉素5号”。不一会儿他夫人从里屋出来,发现 丈夫静静的躺在床上没动静,走进一看:已经死 了。结果:个体医生买进的、价格便宜的“先锋 霉素5号”安瓶内实际装的是“青霉素”,而标签 却是“”先锋霉素5号。
左侧肢体活动障碍5天入院,小便失禁,给予保留导尿, 导尿管标识齐全。家属陪护一人。患者于11月13日7:20 突发烦躁,自行将导尿管拔出。
• 事件原因分析: (1)患者突发烦躁,未及时采取措施。 (2)护士巡视病房时,未及时排查患者安全隐患。 (3)气囊内注入盐水较少,管道固定不牢固。
事件9:揭胶布致皮肤破损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