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4年高三第十一次适应性训练理综试卷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K—39 Ca-40 Ba-137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生产实践活动中,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的是A. 2,4-D用于促进扦插枝条生根B. 脱落酸用于打破种子休眠C. 乙烯用于苹果果实催熟D. 细胞分裂素用于蔬菜保鲜2.某科研小组对一个乌鱼塘进行了长期研究。
表l是该池塘中5种生物的捕食关系(其中乌鱼捕食泥鳅,其余类推),表2是整个生长季节里,该池塘生态系统中相关能量数值(单位:KJ)。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乌鱼可做药用原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潜在价值B.根据表1分析,水蚤和泥鳅的关系是捕食C.表2中能量传递效率为10%,是因为大部分能量通过呼吸作用散失、被分解者利用等D.池塘中水蚤和泥鳅两种生物减少可使乌鱼的种群密度上升3. 用抗生素处理成纤维细胞后,能抑制内质网加工蛋白质功能(如糖基化),使细胞分泌的纤连蛋白(可提高细胞的粘附)减少,且易被组织蛋白酶水解。
下列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A. 纤连蛋白的形成离不开内质网B. 通常癌细胞产生的纤连蛋白减少,所以癌细胞易扩散C. 内质网能阻止纤连蛋白的运输D. 组织蛋白酶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4. 下列经典实验中,没有设置对照的是A.温特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B.萨顿基于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C.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D.艾弗里实验证明S型菌里的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5.某植物的高秆(D)对矮秆(d)显性,抗锈病(T)对易感病(t)显性,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下列对DdTt和Ddtt杂交后代的预测中错误的是A.由于基因突变,后代可出现DDdTt类型B.由于基因重组,后代可出现矮秆抗锈病类型C.由于等位基因分离,后代可出现矮秆类型D.由于自然选择,后代的T基因频率可能上升6. prp s蛋白转变成prp sc蛋白并在神经细胞内积累时,能导致疯牛病。
图示prp sc蛋白的形成过程。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完成图中①与②过程的模板相同B. 遗传物质prp sc 以自身为模板进行复制C. prp sc 蛋白出入神经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D. prp s 蛋白转化成prp sc 蛋白时有正反馈效应 7.浅绿色的Fe(NO 3)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Fe 2+ + 2H 2OFe(OH)2 + 2H +,若向此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A .绿色变深 B .浅绿色变得更浅C .生成白色沉淀D .溶液变黄色8.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对下列实验事实解释正确的是9.某有机化合物A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小于l30。
经分析得知,其中碳和氢的质量分数之和为46.66%,其余为氧,则该化合物分子中最多含碳氧双键的个数为A .1 B.2 C .3 D .4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NH 4HCO 3溶液与足量的NaOH 溶液混合加热:NH 4+ +HCO 3- +2OH -NH 3↑+CO 32 -+2H 2O B .Fe(NO 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 溶液:2Fe 3++2I -=2Fe 2++I 2C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双氧水反应:2MnO -4+H 2O 2+6H +===2Mn 2++3O 2↑+4H 2O D .碳酸氢钙溶液加到醋酸中:Ca(HCO 3)2+2CH 3COOH===Ca 2++2CH 3COO -+2CO 2↑+2H 2O 11.孔雀石绿是化工产品,具有较高毒性,高残留,容易致癌、致畸。
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孔雀石绿的说法正确的是A .孔雀石绿的分子式为C 23H 25N 2B .1 mol 孔雀石绿在一定条件下最多可与6molH 2发生加成神经细胞prp s 蛋白 prp sc 蛋白 + 促进反应C .孔雀石绿属于芳香烃D .孔雀石绿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5种12.常温时,浓度均为0.001mol/L 的四种溶液:①Na 2CO 3溶液,②NaHCO 3溶液,③H 2CO 3溶液,④CH 3COOH 溶液。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上述溶液中,将①和②等体积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为2c (Na +)=3c (HCO -3)+3c (CO 2- 3)+3c (H 2CO 3) B .上述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 (OH -)的大小关系为:①>②>③>④C .上述四种溶液中,分别加水稀释,所得溶液中c (H +)/c (OH -)的数值均增大D .上述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NaOH 固体,此时溶液的pH 均增大13.在K 2CO 3样品中含Na 2CO 3、KNO 3、Ba(NO 3) 2中的一或两种杂质。
将13.8 g 该样品溶于足量水中得到澄清溶液,再加入过量CaCl 2溶液,可得9.0 g 沉淀,则原样品中A .肯定有Na 2CO 3,没有Ba(NO 3)2B .肯定没有Na 2CO 3,Ba(NO 3)2C .肯定有KNO 3,没有Ba(NO 3)2,可能还有Na 2CO 3D .无法判断何种为肯定或否定的杂质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14至18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9至21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4.关于物理学研究的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在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B .伽利略在利用理想实验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使用的是实验归纳法C .用点电荷代替带电体,应用的是理想模型法D .在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使用的是微元法15.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依次通过A 、B 、C 三点,位移S AB =S BC ,已知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m/s ,在BC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 ,那么物体在B 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A .1.5m/sB .2m/sC .5 m/sD .2.5 m/s16. 如图所示,物体A 、B 用细绳连接后跨过定滑轮。
A 静止在倾角为 30的斜面上,B 被悬挂着。
已知质量B A m m 2 ,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面倾角由 30缓慢增大到50,物体始终保持静止,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B 通过细绳对A 的拉力将增大B .物体A 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增大 A B 30C .物体A 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先减小后增大D .物体A 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将增大17.电子体重秤的原理图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踏板、压力传感器R (是一个阻值可随压力大小而变化的电阻器)、显示体重的仪表G (实质是理想电流表).设踏板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已知理想电流表的量程为3A ,电源电动势为12V ,内阻为2Ω,电阻R 随踏板所受压力F 变化的函数式为R =30–0.02F (F 和R 的单位分别是N 和Ω).下列说法正确是A 该秤能测量的最大体重是1200NB 该秤能测量的最大体重是1300NC 该秤零刻度线(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G 刻度盘0.375A 处D 该秤零刻度线(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刻度盘0.400A 处18.如图所示,一簇电场线的分布关于y 轴对称,O 是坐标原点,M 、N 、P 、Q 是以O 为圆心的一个圆周上的四个点,其中M 、N 在y 轴上,Q 点在x 轴上,则A .M 点的电势比P 点的电势高B .O 、M 间的电势差等于N 、O 间的电势差C .一正电荷在O 点时的电势能小于在Q 点时的电势能D .将一负电荷由M 点移到P 点,电场力做正功19. 已知地球半径为R ,质量为M ,自转角速度为ω,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 ,万有引力恒量为G ,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为v ,则第一宇宙速度的值可表示为 A Rg B 32R v ω C GMR D 4GMg20.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中正弦式交变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分别为1U 和1I ,两个副线圈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分别为2U 和2I 、3U 和3I .接在原副线圈中的五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均正常发光。
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1U ∶2U ∶3U =1∶1∶2B 1I ∶2I ∶3I =1∶2∶1C 三个线圈匝数321、n 、n n 之比为5∶2∶132 I 2D 电源电压1U 与原线圈两端电压'1U 之比为5∶421.物理和数学有紧密的联系,解决物理问题经常要求同学们要有一定的数学功底。
如图所示,一个被x 轴与曲线方程y=0.3sin 103πx (m )(x≤0.3 m )所围的空间中存在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4T 。
单匝正方形绝缘金属线框的边长是L=0.4 m ,线框总电阻R=0.2Ω,它的一边在光滑轨道的x 轴上,在拉力F 的作用下,线框以v=10m/s 的速度水平向右匀速运动。
则A .拉力F 的最大值是0.72NB .拉力F 的最大功率是12.8WC .拉力F 要做0.216J 功才能把线框拉过磁场区D .拉力F 要做0.192J 功才能把线框拉过磁场区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3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2.(6分)(1) 用螺旋侧微器测量一小球的直径,结果如图所示,则小球的直径d = mm 。
(2)知识的迁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应用螺旋测微器的原理,解决下面的问题:在一些用来测量角度的的仪器上,有一个可转动的圆盘,圆盘的边缘标有角度刻度。
为了较准确地测量出圆盘转动的角度,在圆盘外侧有一个固定不动的游标,上面共有10个分度,对应的总角度为9度。
如图中画出了游标和圆盘的一部分。
读出此时圆盘的零刻度线相对于游标零刻度线转过的角度为 度。
23.(9分)某同学用下列器材测量一电阻丝的电阻R x :电源E ,适当量程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滑动变阻器R ,电阻箱R p ,开关S 1、S 2,导线若干。
他设计的电路图如图(a )所示。
具体做法:先闭合S 1,断开S 2,调节滑动变阻器R 和电阻箱R P 使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合理,记下两表示数为I 1、U 1;再保持R P 阻值不变,闭合S 2,记下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为I 2、U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