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省黄梅一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训练(二十一)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黄梅一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训练(二十一)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黄梅一中高二年级理科综合适应性训练(二十一)命题人:商胜平周贤张卉严加法吴杰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題每小題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題卡上对应題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最:H-1 0-16 C-12 N-14 Na-23 Al-27 Cl-35.5 Ca-40 Fe-56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和功能的表述,错误的是A.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可能含有相同的某种酶B.基因突变可使已分化的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C.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D.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相同,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2.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有:①严重腹泻后只需补充水分就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②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③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④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⑤在寒冷环境中能促进人体代谢产热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肾上腺素⑥甲亢病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低于正常值⑦细胞免疫的存在使得正常机体体内无细胞癌变⑧糖尿病患者体内细胞吸收利用血糖的速率加快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3.右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I、II为非基因序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c中任意一个基因发生突变,都会影响其他两个基因的表达B.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a、b之间可发生互换C.提高突变频率的因素可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D.若某DNA分子中b、c基因位置互换,则发生了染色体易位4.如图所示,将黄豆幼苗茎切段和根尖下部(形态学)切段作如下处理。

琼脂块甲、乙分别含有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丙不含生长素。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对比a、b两组可知,琼脂块甲中所含生长素浓度应大于乙中所含生长素浓度B.对比a、b、c三组实验结果能证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一段时间后,d组的根部切段的长度可能大于4 cm,也可能介于3~4 crn之间D.相比茎而言,根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更高5. 下图1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动物的某组织切片显微图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BC段的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1条或2条X染色体B.图1中DE段的一个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C.图2中的细胞①正在发生交叉互换D.图2中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6.科学方法是生物学研究的精髓之一。

下列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 .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为更好计算个体数量应将样方中的其它植物拔除B .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动物的丰富度时,应防止标志物脱落C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四边上的菌体D .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以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各种群的数量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29、(10分). 图Ⅰ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两个相关的生理过程,其中a 、b 、c 表示物质,甲和乙分别表示某种细胞器;图II 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该植物叶片重量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细胞器甲乙都有双层膜,乙的名称是 ,物质c 是一种含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它在乙的 (场所)被彻底分解;将结构乙从细胞中提取出来,置于清水中,则其内膜破裂 (早、晚)于外膜。

(2)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甲内部有一些颗粒,它们被看作是甲的脂质仓库,其体积随甲的生长而逐渐变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 __。

(3)从图II 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 ,光合速率可表示为 。

在13℃~16℃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 (增强、减弱、不变),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 (增强、减弱、不变)。

(4)恒定在上述 ℃温度下,维持10小时光照,l0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增重最多,增重了mg 。

30、(8分)下圈A 为碳循环示意图,图B 为食物网示意图,图C 为某地区人口年龄组成曲线图。

请据图回答:(1)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_______________作用;碳在生物群落以_______________形式传递;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有 (填数字序号)等。

(2)若②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B ,其中鹰和蛇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若兔体内有机物增加10克,至少需要消耗植物______________克。

(3)图B 所示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图c 所示的人口年龄组成属于______________型。

31、(12分)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为显性,植株紫色基因(B) 对植株绿色基因(b)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

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

现有非糯性紫株、非糯性绿株和糯性紫株三个纯种品系供实验选择。

(1)若要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非糯性紫株品系与 品系杂交。

(2)当用X 射线照射纯合非糯性紫株玉米花粉后,将其授于纯合非糯性绿株的个体上,发现在F 1代734株中有2株为绿色。

经细胞学的检查表明,这2株绿色植株是由于第6号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区段缺失导致的。

已知第6号染色体区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

请回答:①在上述F 1代绿株的幼嫩花药中观察到右图染色体图象,说明此时细胞处于 期。

该细胞中b 基因所在位点应该是下图中基因位点 (填基因位点“1”或者“2”)。

②在做细胞学的检査之前,有人推测F 1代出现绿株的原因是经X 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导致F 1代少数绿苗产生。

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以探究X 射线照射花粉后产生的变异类型。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上述F 1代绿色植株与__________纯种品系杂交,得到种子(F 2代);第二步:让F 2代植株自交,得到种子(F 3代);第三步:观察并记录F 3代植株颜色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若F 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_______,说明X 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

若F 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______,说明X 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第6号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

32、(12分)下图是大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诱导α-淀粉酶合成和分泌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有关结构,①、②、③、④表示有关过程。

据图回答:(1)图中反映出α-淀粉酶的分泌方式是______________。

从GA蛋白质和α-淀粉酶的合成和利用过程来看,实现了核孔的________________(2分)功能。

(2)①过程所需的酶是_______________。

②过稃许多内参与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检测发现α-淀粉酶的一条多肽链含有102个氨基酸,则α-淀粉酶mRNA翻译该多肽链的片段第__________位密码子为终止密码子(假设该多肽链合成后氨基酸数目不发生变化)。

(3)大麦种子萌发时,赤霉素与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能活化赤霉素信息传递中间体,导致GAI阻抑蛋白分解,使得④过程出现。

结合图解判断,GAI阻抑蛋白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霉素诱导合成α-淀粉酶与GA蛋白质合成有关,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测得GA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92,肽链数为4,则该蛋白质含有的肽键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5)右图为在温度和pH等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α-淀粉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淀粉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在d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状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其他条件不变,将该酶的浓度增加一倍,请在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

(6)在大麦种子萌发中,赤霉素诱导合成大量α-淀粉酶促进淀粉分解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5.【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材料:饲料原料中的磷元素有相当一部分存在于植酸中,猪、禽等动物由于缺乏有关酶,无法有效利用植酸,造成磷源浪费,而且植酸随粪便排除后易造成环境有机磷污染。

植酸酶能催化植酸水解成肌醇和磷酸,因此成为目前重要的饲料添加剂之一。

(1)饲料加工过程温度较高,要求植酸酶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

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其进行改造时,首先必须了解植酸酶的,然后改变植酸酶的,从而得到新的植酸酶。

(2)培育转植酸梅基因的大豆,可提高其作为饲料原料磷的利用率。

将植酸酶基因导入大豆细胞常用的方法是。

获得转基因植株的完整过程是外源植酸酶基因----- -------大豆细胞--------大豆植株-----------鉴定。

(3)为了提高猪对饲料中磷的利用率,科学家将带有植酸酶基因的重组质粒通过转入猪的受精卵中。

该受精卵培养至一定时期可通过方法,从而一次得到多个转基因猪个体。

(4)若这些转基因因动、植物进入生态环境中,对生态环境有何影响?生物答案DBCBA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