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2、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一、复习上节课的有关内容。
1、一天中什么时候气温最高?什么时候最低?
2、一年中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什么月份?最低气温出现在什么月份?
3、气温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怎样的差异?气温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是什么?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2、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三、出示自学指导:
1、什么叫降水?降水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2、降水形成的条件是什么?怎样测量降水量?
3、怎样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4、通过等降水量线图,怎么了解降水的空间分布?
四、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自学,约5分钟后围绕疑难问题分小组讨论。
五、检测:
1、学生回答1的问题,其他学生补充。
(降水是指空气中的水汽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
2、请个别学生回答2的问题,老师点评。
3、活动:在P59活动,完成活动的问题。
4、学生回答3的问题,老师做点拨。
5、学生读图4.10,学生回答4的问题,老师点拨。
六、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七、课堂小结
八、检测:
1、空气中的水汽以、、等形式降落到地面,统称为降水。
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2、填充图册P19-20,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变化柱状图并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