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课件
二、纳西族风土人情
(一)服饰
• 女士服饰
丽江县大研一带纳西妇女上穿大襟宽袖布袍,袖口捋至肘部,外加紫 色或藏青色坎肩;下着长裤,腰系用黑、白、蓝等色棉布缝制的围腰,上 打百褶,下镶天蓝色宽边;背披“七星羊皮”,羊皮上端缝有两根白色长 带,披时从肩搭过,在胸前交错又系在腰后。羊皮披肩典雅大方,既可起 到装饰作用,又可暖身护体,以防风雨及劳作时对肩背的损伤。羊皮披肩 是丽江纳西妇女服饰的重要标志。 一般用整块纯黑色羊皮制成,剪裁为上方下圆,上部缝着6厘米宽的黑 边,下面再钉上一字横排的七个彩绣的圆形布盘,圆心各垂两根白色的羊 皮飘带,代表北斗七星,俗称“披星戴月”,象征纳西族妇女早出晚归, 披星戴月,以示勤劳之意。另有一种看法认为,上方下圆的羊皮是摹仿青 蛙的形状剪裁,而缀在背面的圆盘纳西人称为“巴妙”,意为“青蛙的眼 睛”,这是崇拜蛙的丽江土著农耕居民与崇拜羊的南迁古羌人相融合形成 纳西族后的产物。
3、东巴会
每年农历3月5日,纳西族聚居地的东巴云集中部东巴 圣地--丽江玉水寨,在这里举行一年一度的东巴会,场面 盛大。 这天,东巴们早早来到玉水寨东巴什罗庙。点燃香 炉,烧大香,祭拜神灵和祖先,祭拜东巴始祖东巴什罗, 并且诵经,做法事。东巴会也是各地东巴"比武",展示各 自才华、技艺的机会。各地的东巴一个接一个按自已的风 格诵东巴经,跳东巴舞。尔后,相互交流经验,切磋学习。 他们都热爱自已的民族,热爱民族文化。民族凝聚力、民 族责任感使他们走到一起,为传承古老的纳西文化,并发 扬广大而共同努力。
成员:
一、基本概况 二、纳西族风土人情 三、发展及现状 四、问题及现状 五、社工介入
名称:纳西族
2010年普查数据 总:326295 男:162635 女:163660 语言:纳西语 文字:东巴文、哥巴文 信仰:东巴教、藏传佛教 地域:云南、四川和西藏的交界地区 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市、迪庆州
纳西语 东巴文、哥巴文 东巴文(纳西象形文字)是一种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 主要为东巴教徒传授使用,书写东巴经文,故称东巴文。 东巴文是居于西藏东部及云南省北部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所 使用的文字。其文字形态十分原始,甚至比甲骨文的形态 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但亦能完整纪录典 藏。东巴文有1400多个单字,词语丰富,能够表达细腻的 情感,能记录复杂的事件,亦能写诗作文。东巴文被称之 为目前世界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誉为文字的“活化 石”。 哥巴文:是一种音节文字。
4、另有“春节”“火把节” “ 七月骡马交易会”等
三 朵 节
三、发展及现状
• 1、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现包括丽江市古城区和玉龙县) 的纳西族人占全国纳西族总人口的68.5%。丽江主要以 旅游业及相关产业为支柱型产业,纳西族人也围绕着旅 游行业从事工作。 (比如从事纳西族手工艺品的制作与售卖,开办纳西式酒 吧或旅馆,一部分纳西人还会从事酒吧驻唱等,表演纳 西仪式等) • 2、畜牧业是纳西族地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农户都 普遍饲养牛、马、骡、猪、羊等,山区农户的畜牧业比 重大,各户都有羊群。骡马主要作为商品在“七月骡马 会”上出售,“丽江马”以“质小而体健,上高山,履 危径,虽数十里不知湍汗”而蜚声海内,被誉为云南三 宝之一。不少男子从事马帮业,马帮是各民族进行商品 交换的主要运输工具。
三 坊 一 照 壁
(三)传统节日
1、三朵节 农历二月初八,生活在中国云南的纳西族有一别具风 格的祭祀性节日,叫“三朵节”,也叫“三多节”,这是 纳西族法定的民族节。 “三朵节”是纳西族祭祀本民族的最大保护神——“三朵 神”的盛大节日。“三朵”是纳西族的本主神灵和最高保 护神,传说是骑白马、穿白甲、戴白盔、执白矛的战神, 常常显圣,保护着纳西人的安全,唐代建祠祭祀,深受纳 西人信奉。人们也认为“三朵”就是玉龙雪山的化身。 这位天神被人们认为就是“阿溥三朵”,并当作本民族最 大最具权威的神来拜祭。
• 2、东 巴 教 活 动内 容 日 趋 减 少。 传 统 东 巴 教有一百 多 种占 卜 种 类 和 近 百 种祭 祀 仪 式,但 现 在 由 于 很 多地 方 没 有 东 巴 祭司或 现 有的 东 巴 祭 司 无经 书,无 能力 做许 多 传 统仪式。东 巴 教的 仪式活 动 内 容 日 趋 减少。现 在所 做 的这 些 仪式的 程 式也是 十分 简化的。 • 3、东 巴 教 经 典 法器 民 间 几 乎绝 亡。 东 巴 教 与 其 它 民 族 宗教相 比 较,最 大 的一个 区 别 点,就是 东 巴 教的 活 动离 不 开上 千 册 ( 种 ) 的 东 巴 经 典籍 这 些 年来,受 到 商 品经 济 浪潮的 冲击,一 些 生 意人 私自 购 买 和倒 卖东 巴 经 书 画 嶂、法器,民 间的 东 巴 经 书大 量失 散,不 仅 给 东 巴 教 的 活 动 带来 了 影响,而且 也是 民 族 文 化的 重 大 损 失。
人口:
纳西族是我国古代游牧民族古羌人后裔,自 西北河湟地区南迁,与土著融合而形成。
秦汉至魏晋,纳西族已迁徙至大渡河、雅砻 江流域,以游牧、畜牧为主。 1949年7月1日,丽江和平解放。1961年成 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1997年12月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 为“世界文化遗产”;2003年6月,“三江并 流”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同年9月,纳西族 东巴古籍被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四、问题及现状
(一)生活习俗问题及现状
1、饮食及服饰 (1)纳西人有着自己当地的饮食特色,很多云南小 吃驰名中外,但是普通的纳西人的饮食,与其他地方 相比是很接近的,日常菜式与汉族人相比有着很大的 相似。 (2)一般的纳西人很少穿传统的服饰,穿的都的现 代的新潮衣服,在丽江古城转悠了几圈,看到身穿传 统服饰的纳西人并不多。一些传统的民俗服饰,只是 摆在商店里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五、社工介入对策
1、社会工作者首先进入融入当地纳西族人民的生活,了 解风俗禁忌,学习部分语言,分析文化变迁的同时建立 起良好的关系以便服务。 2、教育及宣传:对于年轻人,聘请传承人讲解文化,开 办课程等,对于未来的文化传承人要资助专门培训 3、社会工作者连接资源帮助当地居民恢复以往的生活状 况。 4、社工作为倡导者角色: 通过政策性建议及倡导当地政 府提高对保护和发展纳西族文化的认识,不要过分追求 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损失长远的发展。
(三)信仰
• 东巴教、藏传佛教
• 丽江纳西族还普遍信奉“三朵”神,成为 多种信仰的民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东巴教是纳西族的特有宗教。东巴文化因保存于东巴教
而得名。主要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 乐、东巴舞蹈、东巴法器和各种祭祀仪式等。 他们掌握东巴文,能写经、诵经,能舞蹈、绘画、雕塑, 懂得天文、地理、历法,所以成为纳西族古文化的重要传 承者。东巴教即因东巴而得名。
(二)东巴教问题及现状
• 1、东巴教祭司面临着断代的危 险。 纳西族东巴教是纳西族全民族信仰的宗教。东巴祭司 是东巴教及其文化的传承人,也是东巴教及其社会文化活动 的主持人。在古代纳西族社会里,他们在纳西族群众中有较 高 的威 望,被视之为纳西族社会里的文化人和智者,东巴教 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东巴的主持 和参 与。每个纳西族村 里都有几个东巴先生,他们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与一般纳西族 群众无异,结 婚 成 家,养 儿 育 女。他 们 以 父 传 子,或 祖 传 孙,或 拜 师 学 习 的 方式,承传 纳西 族 的东 巴 教及其 文 化。 现在 的这 些 东 巴,多 分 散在全 县 各 地,少 有 往 来,东 巴 教知 识 文化的 学 习 和 交流 也 比 较 困 难。很 多地 方 ,死 了一 个东 巴,就 再 无 其 他 传 承 者。东 巴 教祭 司面 临着断 代 绝 传的危险。
• 东巴,意为智者,是宗教活动的组织者、主持者,又由于
• 东巴经:是东巴教徒用象形文字东巴文写成的经书,按
其性质属于民族古文献,由东巴祭司来抄写和唱诵,故称 东巴经。流传下来的东巴经约2万册,依内容分类,有 1000余种。东巴经内涵丰富,是研究纳西族古代哲学思想、 宗教民俗、社会历史、伦理道德、民族关系、文学艺术、 语言文字诸方面的珍贵资料。因此,东已经又被称为纳西 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2003年,纳西东巴古籍文献被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四)禁忌
1、除夕晚忌不洗脚,而吃团年饭的碗筷忌洗刷。正月初一 晨忌陌生人进家门 2、除夕晚忌留出嫁女在娘家。正月初一晨忌妇女早起床 3、忌跨竖在门口的陆色白石,忌跨火塘的座锅石,忌水泼 火塘中的火。 4、客人进屋忌讳主人吐唾沫。忌客人座火塘左边的座位。 5、忌戴头笠进屋,忌扛着锄头进厨房 6、晚上点火回家,忌火把点进屋内。晚上回家先入火塘屋, 忌先入卧室 7、死者入棺或火葬时,属相克者忌在现场。披麻戴孝的人, 忌进别人家的门。
(二)纳西族房屋
纳西民居大多为土木结构,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三坊一
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其中, 三坊一照壁是丽江纳西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民居形式, 是传统的纳西文化象征。 所谓“三坊一照壁”,即指正房较高,两侧配房略低, 再加一照壁,看上去主次分明,布局协调。有点样徽州的 三合院,而纳西族民居“三坊一照壁”在结构上,一般正 房一坊较高,方向朝南,面对照壁。主要供老人居住。 ; 东西厢略低,由下辈居住;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砖石铺 成,常以花草美化。
2、家居: (1)以往:丽江古城的建筑保留着古风,它们更 多地显现在普普通通的民宅中。古城民居天井面积大, 形成清幽恬静,宽敞舒张的民居庭院。东巴文化里认 为“人与自然是兄弟”,受东巴文化敬畏自然的影响, 纳西人家家庭院都重绿化和养花,庭院满目锦绣,春 意融融。纳西人家宅院的大门上往往镶有两个圆而大 的铁环,许多门外的空地上种植着由刺玫瑰、野蔷薇 或其他植物编织成的树篱。门窗,墙壁,铺地等一般 都采用很多象征意义的装饰图案。在一般家庭里,都 挂有很多东巴象形文字,挂有各式东巴文化制品。 (2)现在:而他们的家居家具同时也是充满着现代 文明的气息,冰箱,电视,沙发,电脑,洗浴工具等 等,都体现着现代文明对纳西人家具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