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PPT课件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PPT课件

的地方。下面几句借春表达了作 者的_惜__别__之情,同时也表达了 作者对友人的_美__好__祝_愿__。
.
17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 王观
.
1
卜算子
词牌名,北宋时盛行此 曲,取义于“卖卜算命之 人”。四十四字,分上下阙。
.
2

bào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词牌名 诗人的朋友 去、到
浙东:今浙江东南部。宋时属浙江东 路,简称浙东。
题目的意思:送别好友鲍浩然到浙东。
.
3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友人 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驻,惜春 之情既溢于言表,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 句中。
.
15
❖这首词描写了作者送别好友鲍浩然 归家的情景,作者将人和景巧妙相 连,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如同 女子的秀眉和眼波,表达了作者对 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的美好祝愿。
.
16
❖这是一首_送__别_诗,第一句诗用了 _比__喻__的手法,第二、三句诗用 了_设__问__的形式说明了行人将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 去处,是“眉眼盈盈处”。“眉眼盈盈”四 字有两层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 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 的那个人。因此“眉眼盈盈处”,既写了江 南山水,也同时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此二 句写送别时的一往情深却又含而不露。
.
14
下片“才始送春归”二句抒写良情别绪: 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 君”,更添怅恨十分。旦夕之间,两谙别苦, 情何以堪?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 露。
当这位朋友归去的时候,路上的一山一水,
对他都显出了特别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
的江水,仿佛变成了他所想念的人流动的
眼波;而一路上团簇纠结的山峦,也似乎
是她们紧蹙[cù]的眉峰了。山水都变成了有
感情之物,正因为友人鲍浩然归途中怀着
深厚的浓浓感情。
.
12
开篇“水是眼波横”二句匠心独运:前 人惯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类 的比喻来形容女子容颜之美,而作者此处 则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是眉峰 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 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 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 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折射出诗人 的惜别深情。
.
5
❖再读古诗,谁来说 一说这五句诗分别 是什么意思?
.
6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眼波横:形容眼神闪动,状如水波横流 。
眉峰聚:形容双眉蹙[cù],状如二峰并 峙[zhì]。
水像美人的眼波横流,山如美人蹙
起的眉毛。
.
7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欲:想要。
盈盈:美好的样子。
处:地方。 眉眼盈盈处:山水交汇处。
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去有山有
水风景很美的地方。
.
8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才始:刚刚。 君:你。 归:回去。
刚刚送走了春天,现在又要送 你(鲍浩然)踏上归途了。
.
9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若:如果。 千万:一定。
如果到江南还赶得上迷人的春 色,千万不要辜负这大好春光,一 定要把春天留住。
.
10
北宋 王观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使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
4
作者简介:
王观(生卒年不详),字通叟,北宋高 邮(属江苏)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 进士。曾著《扬州赋》、《芍药谱》。有 《冠柳词》。今有赵万里辑本。曾在宋神宗 朝当过翰林学生,因作词得罪而被贬,所以 自号“逐客”。王灼说他的词“新丽处和轻 狂处皆是惊人”(《碧鸡漫志》),说明他 是具有鲜明的创作个性的词家。王观的作品, 风趣而近于俚俗,时有奇想。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 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首词上、下阙各写了什么?
上阙:描写浙东山水的美好;
下阙:抒发作者送别的情意。
.
11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起首两句,运用风 趣的笔墨,把景语变成情语,把送别时所 见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