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常规知识点,超详细!
血液常规是体检或者生病住院的时候最常用的一种检查。
血常规的检测方法
很简单,但是检测出来的数据中有很多的检测指标。
如果检测结果不正常,那就
是患者的身体有问题,要做好心理准备,做进一步的检查。
但是有些时候,患者
在做血常规的时候,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的指标,从而导致误诊。
医生在门诊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病人手中拿着一份血常规报告单,看着上面
的指标箭头,紧张地问道:“大夫,我是不是得了白血病?”接下来就是血液常
规的介绍。
对于血常规,人们需要先看懂三个指标: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PLT),这三员大将是血常规必须检查的项目,在血液系统中起着非常
重要的作用。
在做检查时,医生会抽一点患者的血液,作为检查样本,抽血主要
有两种。
一种是用针刺,抽取食指、无名指、耳垂等部位的鲜血,一种是通过静
脉采血。
虽然抽血方法和抽血方法是不一样的,但是都可以做血液常规。
检测人
员对采集的血液进行稀释后,用显微镜对其进行计数,观察其形态学变化,以确
定其是否存在异常。
一、血常规检查基本项目
1、白细胞检查(WBC)
白细胞对人们的身体有很强的保护意识,是我们抵御外界病毒细菌主要细胞,当外界有病毒细菌侵入我们身体的时候,这时白细胞就会主动出击,白细胞的增
高或降低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①白细胞增多,尤其是嗜酸性白血球增多,最
多见于细菌感染;如果出现了大量的淋巴细胞,那么有可能是病毒感染,如果出
现了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高,那么有可能是因为过敏或者是寄生虫感染。
②白
细胞减少的因素有很多种,比如病毒性感染,化疗等因素都会导致白细胞数量减少。
2、血红蛋白检查(Hb)
它能使血液“变红”。
没有这种物质,红血球无法向身体的所有组织和器官
输送氧。
我们经常把注意力集中在贫血上,观察血红蛋白是否下降。
贫血是指男
性的 Hb低于120 g/L,女性低于110 g/L,而孕妇的 Hb低于100 g/L。
红细胞
的数量减少并伴有贫血,主要病因以缺铁为最多;具体是什么类型的贫血,需要
根据家族史、临床表现、化验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你也许会问,既然血红蛋白
为组织器官提供了氧,那么它是否越多越好?物极必反,过多的话,就会出现一
些问题,有可能会导致血栓堵塞。
3、血小板(PLT)
它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只要发现有流血的地方,血小板就会自动涌上来,发
挥自己的优势。
血小板多还是少,都要引起重视。
①血小板减少的因素有多种:比如人们常见感染性疾病、肝病、脾功能亢进
等因素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
②血小板增加的原因也有很多,除了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之外,还包括急性
出血、炎症、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脾切除等。
有很多种原因会导致血常规异常,而这种异常往往不是因为血液疾病。
因此,在你收到一份用箭头标注的血常
规检查报告时,不要忽视,也不要惊慌,要及时去找血液内科的医生,帮助你找
到原因,并根据原因进行治疗。
二、血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1、采血的前一天患者尽量避免摄入高蛋白和油腻的食物,同时也不能饮酒,酒精含量对检查的结果会有很大的影响。
2.在体检的前一天晚上8点之后,为了不影响测试结果,必须在12个小时
内停止进食。
3.在抽血过程中,要尽量保持轻松,避免采血时紧张过度导致血管收缩,让
采血过程带来很大的难度。
4.抽取血液后,患者应该用消毒的棉签稍微轻按3-5分钟主要是为了止血,这时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去揉搓,导致皮下组织血肿。
5.挤压的时间应该足够。
每个人的凝血时间都不一样。
如果表面没有流血,如果不及时停止挤压,很有可能会导致血液渗入皮下,导致淤青。
所以压迫的时间越久,血就会越少。
如果有出血的趋势,则应该更多的加压。
6.抽血后出现头晕、眼花、乏力等晕针的情况,应立即平卧,喝少量糖水,等症状消失后再进行体检。
7.如果局部有瘀血,24 h后用温水敷上,可以促进血液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