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教师用书:第2章第2节德国鲁尔区的产业结构变化含解析第二节德国鲁尔区的产业结构变化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以某产业转型地区为例,分析该类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1。
结合实例,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
(综合思维)2。
以鲁尔区为例,掌握传统工业区兴衰的区位条件及产业结构变化过程。
(区域认知)3。
通过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掌握传统工业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策略。
(综合思维)一、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变化1.概念:是指区域内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构成及三个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反映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
2.影响因素:区域的资源状况、科技水平、原有产业基础与生产传统、区域间的联系与分工等。
3.变化规律:一般来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区域的产业结构重心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步转移。
4.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技术的进步、区域资源供应状况、区域主导产业的市场状况等。
5.产业结构的调整(1)结果:实现产业结构升级.(2)原则: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区域优势相适应,统筹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二、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1.鲁尔区的兴起与衰退(1)鲁尔区的区位条件①矿产资源:煤炭资源丰富,离法国东北部铁矿较近。
②交通: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③水资源丰富。
④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经济,为鲁尔区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2)主要工业部门:煤炭、钢铁、重型机械、基础化工等.(3)地位:是德国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
(4)鲁尔区的衰落①传统产业的衰落③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1)20世纪50至60年代,传统产业结构调整。
(2)20世纪70年代,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3)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整体规划下重点发展优势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多样化。
三、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1)建立完善的立体交通体系。
(2)不断更新能源设施.(3)建立起便利便捷、高效运行的现代通讯和物流设施。
2.重视教育文化发展,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推进产业转型(1)重视教育。
(2)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3)尊重历史,注重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
3.治理污染,营造绿色空间(1)治理污染。
(2)实施营造绿色空间计划。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图表点拨]教材第39页图2-2-2和图2-2-3,该图展示出:(1)鲁尔区位于德国西北部,欧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优越。
(2)莱茵河纵贯南北,铁路、公路密布,水陆交通发达。
(3)鲁尔区煤炭资源和水资源丰富。
(4)鲁尔区的主要城市有埃森、杜伊斯堡、多特蒙德等。
(5)鲁尔区的城市分布与煤矿分布大体一致,说明鲁尔区是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
1.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越大. () 2.鲁尔区工业的发展建立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之上。
3.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是鲁尔区传统工业衰落的内部因素。
4.关停传统产业是治理鲁尔区环境问题的关键. ()5.下列关于德国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鲁尔区位于德国东部、莱茵河左岸B.区内水源充沛,铁矿资源十分丰富C.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基础D.鲁尔区内河航运极为发达,但不能直通海洋提示:1.×一般来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区域的产业结构重心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步转移。
2.×鲁尔区只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铁矿石一是通过陆上就近从法国洛林铁矿进口,二是从海外进口铁矿石到荷兰鹿特丹港,再经莱茵河运到鲁尔区。
3.×鲁尔区煤炭工业衰落的原因:一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使煤炭在能源中的地位削弱;二是煤炭开采成本不断增加.4.×要改善鲁尔区的环境问题可以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同时促进产业结构的多元化。
5.C[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右岸,区内煤炭资源丰富是其工业发展的基础。
鲁尔区内河航运发达,可直通海洋。
]鲁尔区的兴起与衰退读下面资料,探究有关问题。
材料一德国鲁尔区煤矿与城市的分布图材料二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
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
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犹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鲁尔区问题1(区域认知)图中反映了鲁尔区工业发展有哪些区位优势?提示:煤炭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
问题2(区域认知)结合图,推断鲁尔区主导工业部门是什么?工业结构有何特点?提示:①主导工业: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
②特点:产业结构单一。
问题3(人地协调观)鲁尔区环境恶化的原因是什么?存在哪些严重的环境问题?对鲁尔区工业的发展有何影响?提示:环境恶化的原因:鲁尔区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随之而来。
严重的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热污染等,生态环境破坏.影响:严重的环境污染,加上用地紧张,使新兴企业不愿到此落户,致使鲁尔区的经济衰退。
错误!1.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1)自然条件因素特点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位置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自古就是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往中欧、南欧的捷径地形以平原为主利于工业建设资源煤炭储量大,品种多,煤质好,埋藏浅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铁矿本区铁矿贫乏,但离法国洛林铁矿较近,交通便利,也可从瑞典、俄罗斯等国进口水源降水丰富,为湿润地区;河网稠密,水量充足充沛的水源与煤炭结合,促进了鲁尔区化学工业的发展(2)社会经济条件因素特点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交通天然河道及运河形成发达的内河航道网,又有公路、铁路等组成综合、完整的运输系统水陆交通发达,便于区内和区外联系市场德国及西欧工业发达促进了该区资源的开发、工业的发展劳动力人口、城市密集劳动力充足,素质较高对一个区域开发条件评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①地理位置;②资源状况;③交通条件;④市场条件;⑤劳动力及工业基础等。
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1.读鲁尔区工业分布和原料来源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铁矿石来源),完成(1)~(3)题。
(1)下列属于该工业区发展的区位条件的有()①煤炭资源储量丰富②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③便利的水陆运输④雄厚的科技力量⑤离铁矿区较近⑥最早完成资本主义革命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③⑤⑥D.③④⑤⑥(2)鲁尔区发展钢铁工业所需的铁矿石主要来自()A.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B.澳大利亚、加拿大C.法国、瑞典、俄罗斯D.法国、荷兰(3)图示工业区衰退的主要原因是()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资源枯竭③环境污染加剧④新技术革命冲击⑤世界性钢铁过剩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1)B(2)C(3)A[第(1)题,鲁尔区的发展条件主要有位置、交通、资源优势。
选项中要注意鲁尔区不临海,也不是世界上最早完成资本主义革命的地区。
第(2)题,鲁尔区所需铁矿石最初来自法国洛林铁矿,后期则来自俄罗斯、瑞典等国.第(3)题,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生产结构单一,环境污染加剧等导致图示工业区衰退。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暑假期间,王纬同学跟随父亲去欧洲进行了一次难忘的旅游。
在德国鲁尔区,王纬和父亲一起在导游的带领下,进行了新奇的工业旅游,参观了铸造博物馆等,旅途中的“名胜古迹”-—一家早已停产的大型钢铁厂和一座早已停产的大型化工厂,让人流连忘返。
问题1(人地协调观)以重工业著称的鲁尔区为什么会出现停产的钢铁厂和化工厂?提示:传统工业的衰落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问题2(人地协调观)鲁尔区将停产的钢铁厂和化工厂改造成为人们游览的“名胜古迹”,体现了鲁尔区怎样的发展方向?提示:尊重历史、注重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
[归纳提升]__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治理污染,营造绿色空间治理污染:对大气污染、河道污染,报废的矿井和污染的土地都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措施实施营造绿色空间计划:已经成为鲁尔区转型之路的亮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面对转型带来的失业问题,德国政府从经济上尽可能把失业的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并最大限度地促进再就业2.面对鲁尔区传统产业的衰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整治。
读下图,回答(1)~(2)题.建在工厂遗址上的园艺展区(1)下列属于该地区吸引新兴企业来此落户的措施有()①提高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②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④减小每个钢铁企业的规模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图示反映该区的整治措施是()A.重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B.对传统工业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C.重视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管理D.在产业布局上采取平衡战略(1)C(2)A[第(1)题,为了使鲁尔区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政府积极改善鲁尔区的投资环境,如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消除污染、美化环境等,鼓励新兴企业迁入。
第(2)题,在工厂遗址上建园艺展区,吸引游人前来参观,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这说明该区重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综合思维—-新旧动能转换助推东北振兴2018年10月14日,长春的地标性建筑--吉星楼正式投产,未来几年这里将建成光学加工、相机装调、综合电测、卫星总装及环境试验等厂房,形成集研发、生产、检测、装配、试验及遥感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完整生产链。
吉林省计划于2030年底实现138颗卫星组网,全球任何一个地方10分钟内重访指日可待。
吉林凝聚全国高端资源,推进航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型产业发展,新动能使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进入快车道.新旧动能转换以传统产业去产能为基础,下图为我国某煤炭基地发展模式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基地去产能的关键是()A.压缩煤炭开采规模B.转移机械制造工业C.关闭化工化肥工业D.重组建筑材料工业(2)去产能政策实行后,该基地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群是()A.环保业B.制造业C.服务业D.服装业[素养立意]本题组借助东北区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材料,考查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思维.(1)A(2)C[第(1)题,由图可知,化工化肥工业利用了煤炭焦化后的副产物,建筑材料工业利用了洗选加工、火力发电、钢铁冶金的废弃物,属于清洁生产过程,无须关闭或重组;机械制造工业对该地的产能影响很有限;该基地的核心产业是围绕“煤炭开采”展开的,所以去产能的关键是“压缩煤炭开采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