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代数教案张禾瑞版

高等代数教案张禾瑞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教学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一元多项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整除互素的概念及简单性质并能进行相关论证。
(2)掌握最大公因式概念和求法,因式分解定理及有关因式的条件,在复数实数范围内进行因式分解的理论结果。
(3)掌握多项式有理根判别,有理不可约多项式的概念,艾森斯坦判别法及应用。
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领会和把握多项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教研室审阅意见
同意上述安排。
教研室主任签字:王书琴
2005年2月28日
高等代数教案第二章首页
授课内容
第二章多项式
第2.1节——第2。8节
所需课时
28学时
主要教材或
参考资料
1.北京师范大学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北京大学编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华东师范大学高等代数与几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 整数的一些整除性质 2学时
§5 数环和数域 2学时
习题课 2学时
学习指导
1.复习教材和笔记中本章内容。
2.让学生阅读北京师范大学,高等代数 第一章
3.让学生阅读《高等代数辅助教材》 第一章。
作业及思考题
教材第一章习题:第6页:6、7; 第14页:5、10;第18页:1、4、5;
第29页:2、4、5;第25页:3、5。
高等代数教案张禾瑞版
高等代数教案第一章首页
授课内容
第一章 基本概念
第1.1节——第1。5节
所需课时
12学时
主要教材或
参考资料
1.北京师范大学,高等代数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北京大学编, 高等代数。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华东师范大学,高等代数与几何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教学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教学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排列、n阶行列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掌握子式、余子式、代数余子式及行列式的依行依列展开,克拉默定理。
(3)熟练掌握用化上三角形式,依行依列展开法,以及用行列式性质,建立递推公式,克拉默定理等方法计算行列式,证明行列式的性质及基本理论。
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领会和把握n阶行列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方法
1.讲授法。2.讨论法。3.讲练结合
教学内容及
时间安排
§1 一元多项式的定义和运算2学时
§2 多项式的整除性4学时
习题课2学时
§3 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2学时
§4 多项式的分解2学时
习题课2学时
§5 重因式2学时
§6 多项多函数,多项式的根2学时
习题课2学时
§7 复数和实数域上多项式2学时
§8 有理数域上多项式4学时
(2)掌握n阶行列式的基本理论、性质,并且能应用这些理论进行n阶行列式的计算以及论证问题。
教学重点
n阶行列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行列式的依行依列展开、克拉默定理、
熟练掌握用化上三角形式、依行依列展开法、以及用行列性质、范德蒙
行列式等方法计算行列式,证明行列式的性质及基本理论。
教学难点
子式、余子式、代数余子式及行列式的依行依列展开、克拉默定理应用、
授课内容
第四章线性方程组
第4.1节——第4。3节
所需课时
12学时
主要教材或
参考资料
1.北京师范大学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北京大学编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华东师范大学高等代数与几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教学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矩阵三种初等变换的意义
(2)掌握多项式的基本理论中的公理化定义、性质,并且能应用这些理论进行推理论证、计算和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一元多项式的定义和运算、整除性、最大公因式、分解、重因式、
多项多函数、根,复数域、实数域和有理数域上多项式。
教学难点
整除性、最大公因式的存在、重因式、多项多函数、根,复数域、实数域和有理数域上的不可约多项式、算术基本定理。
2.让学生阅读北京师范大学,高等代数第三章
3.让学生阅读《高等代数辅助教材》第三章。
作业及思考题
教材第三章复习思考题:第110页:1、2、3;第121页:2、4、6、8;
第134页:2、3;第140页:2、3。
教研室审阅意见
同意上述安排。
教研室主任签字:王书琴
2005年2月28日
高等代数教案第四章首页
习题课2学时
学习指导
1.复习教材和笔记中本章内容。
2.让学生阅读北京师范大学,高等代数第二章
3.让学生阅读《高等代数辅助教材》第二章。
作业及思考题
教材第二章复习思考题:第31页:3;第38页:5、6、7;第48页:6、7、9、10、11;第56页:3、5、6;第59页:3、4、5;第65页:4、7、8;第71页:2、3、4、5;第80页:2、3、4。
教研室审阅意见
同意上述安排。
教研室主任签字:王书琴
2005年2月28日
高等代数教案第三章首页
授课内容
第三章行列式
第3.1节——第3。5节
所需课时
18学时
主要教材或
参考资料
1.北京师范大学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北京大学编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华东师范大学高等代数与几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把握高等代数的基本概念中的公理化定义、性质,并且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集合、映射、数学归纳法、 整数的一些整除性质、数环和数域。
教学难点
数学归纳法原理的证明和应用、数环和数域的抽象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1.讲授法。2.讨论法。3.讲练结合
教学内容及
时间安排
§1 集合 2学时
§2 映射 2学时
§3 数学归纳法 2学时
n阶行列式计算、证明行列式的性质及基本理论。
教学方法
1.讲授法。2.讨论法。3.讲练结合
教学内容及
时间安排
§1 线性方程组和行列式2学时§2 排列2学时§3n行列式4学时习题课2学时
§4 子式和代数余子式,行列式的依行依列展开4学时
§5 克拉默规则2学时
习题课2学时
学习指导
1.复习教材和笔记中本章内容。
(2)掌握消去法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
掌握矩阵的秩,线性方程组可解的判别法及有解、无解、唯一解的理论和解法。
(1)掌握集合,子集,空集等基本概念,明确集合、
子集合之间的关系及表示方法。
(2) 掌握映射、单射、满射及双射的基本概念。
(3) 掌握数学归纳原理、最小数原理,第二数学归纳法原理应用。
(4) 掌握带余除法,最大公因数,互素概念和方法。
(5) 掌握数环,数域及最小数域—有理数域为基本概念。
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领会和掌握高等代数的基本方法和思维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