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科版初二数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苏科版初二数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苏科版初二数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列各点在第二象限的是( )A .(3,1)B .(3,-1)C .(-3,1)D .(-3,-1)2.若点P 在y 轴负半轴上,则点P 的坐标有可能是( )A .()1,0-B .()0,2-C .()3,0D .()0,43.对函数31y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的图象过点(3,1)-B .y 值随着x 值增大而减小C .它的图象经过第二象限D .它的图象与y 轴交于负半轴 4.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 A .4,5,6B .2,3,4C .7 ,3 ,4D .1,2 ,3 5.关于x 的分式方程7m 3x 1x 1+=--有增根,则增根为( ) A .x=1B .x=-1C .x=3D .x=-3 6.一次函数y =﹣2x+3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7.下列四个实数中,属于无理数的是( )A .0B .9C .23D .128.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1,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 .21B .22或27C .27D .21或279.中国传统服装历史悠远,下列服装中,是轴对称的是()A .B .C .D .10.当12(1)a -+与13(2)a --的值相等时,则( )A .5a =-B .6a =-C .7a =-D .8a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2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 .()3,2B .()2,3-C .()3,2-D .()3,2-- 12.已知点M (1,a )和点N (2,b )是一次函数y =-2x +1图象上的两点,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是( )A .a >bB .a =bC .a <bD .以上都不对 13.关于等腰三角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有一个角为40°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两边上的中线一定相等C .两个等腰三角形中,若一腰以及该腰上的高对应相等,则这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D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边距离相等 14.2的算术平方根是()A .4B .±4C .2D .2±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2﹣3的绝对值是2﹣3B .2﹣3的相反数是3﹣2C .64的立方根是2D .﹣3的倒数是﹣13二、填空题16.已知点A (x 1,y 1)、B (x 2,y 2 )是函数y =﹣2x +1图象上的两个点,若x 1<x 2,则y 1﹣y 2_____0(填“>”、“<”或“=”).17.已知点P (a ,b )在一次函数y=x +1的图象上,则b ﹣a=_____.18.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 =90°,AD =4,连接BD ,BD ⊥CD ,∠ADB =∠C .若P 是BC 边上一动点,则DP 长的最小值为 .19.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不等式kx -m +b >0的解集是____.20.在实数22,4π,227-,3.1416______个. 21.如图①,四边形ABCD 中,//,90BC AD A ∠=︒,点P 从A 点出发,沿折线AB BC CD →→运动,到点D 时停止,已知PAD △的面积s 与点P 运动的路程x 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则点P 从开始到停止运动的总路程为________.22.将一次函数y =2x 的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23.用四舍五入法将2.0259精确到0.01的近似值为_____.24.如图,ABC ∆中,B C ∠=∠,D ,E ,F 分别是BC ,AC ,AB 上的点,且BF CD =,BD CE =,55FDE ∠=︒,则A ∠=__________︒.25.如图,在△ABC 中,AB =5,AC =13,BC 边上的中线AD =6,则△ABD 的面积是______.三、解答题26.甲、乙两车同时从A 地出发前往B 地,其中甲车选择有高架的路线,全程共50km ,乙车选择没有高架的路线,全程共44km .甲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比乙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每小时快20千米,乙车到达B 地花费的时间是甲车的1.2倍.问甲、乙两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27.我们知道,假分数可以化为整数与真分数的和的形式.例如:31122=+.在分式中,对于只含有一个字母的分式,当分子的次数大于或等于分母的次数时,我们称之为“假分式”;当分子的次数小于分母的次数时,我们称之为“真分式”.例如:像11x x +-,22x x -,…这样的分式是假分式;像42x - ,221x x +,…这样的分式是真分式.类似的,假分式也可以化为整式与真分式的和的形式. 例如:112122111111()x x x x x x x x +-+-==+=+-----’2244(2)(2)4422222x x x x x x x x x -++-+===++----. (1)将分式12x x -+化为整式与真分式的和的形式; (2)如果分式2211x x --的值为整数,求x 的整数值. 28.(1)计算:()10131133-⎛⎫ ⎪⎝⎭-+---(2)已知()23227x -=,求x 的值. 29.如图,一次函数1y x b =+的图像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点B ,函数1y x b =+,与243y x =-的图像交于第二象限的点C ,且点C 横坐标为3-. (1)求b 的值;(2)当120y y <<时,直接写出x 的取值范围;(3)在直线243y x =-上有一动点P ,过点P 作x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1y x b =+于点Q ,当145PQ OC =时,求点P 的坐标.30.客运公司规定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定质量的行李,当行李质量超过规定时,需付的行李费y (元)是行李质量x (kg )的一次函数,这个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1)求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2)求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行李的质量.31.如图,在7×7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1)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后,若点A(1,3)、C(2,1),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2)△ABC 的面积为______;(3)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由第二象限中坐标特点为,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由此即可判断.【详解】A. (3,1)位于第一象限;B. (3,-1)位于第四象限;C. (-3,1)位于第二象限;D. (-3,-1)位于第三象限;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察直角坐标系的各象限坐标特点.2.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y轴上的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为0,然后根据题意求解.【详解】解:∵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又因为点P在y轴负半轴上,∴(0,-2)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点,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3.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对每一项进行判断筛选即可.【详解】A 将x=3代入31y x =-得:3×3-1=8,A 选项错;B .一次函数k >0,y 值随着x 值增大而增大,B 选项错;C .一次函数k >0,y 值随着x 值增大而增大,当x=0时,y=-1,故此函数的图像经过一、三、四象限,C 选项错;D .当x=0时,y=-1,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 轴交于负半轴,D 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 4.D解析:D【解析】【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详解】A .42+52≠62,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A 选项错误;B .22+32≠42,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B 选项错误;C )2+2≠42,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C 选项错误.D .12+)22,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D 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5.A解析:A【解析】当x =1时,分母为零,没有意义,所以是增根.故选A .6.C解析:C【解析】试题解析:∵k=-2<0,∴一次函数经过二四象限;∵b=3>0,∴一次函数又经过第一象限,∴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故选C.7.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详解】=D正确;03=,23是有理数,故ABC错误;故选择:D.【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定义.8.C解析:C【解析】【分析】分两种情况分析:当腰取5,则底边为11;当腰取11,则底边为5;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详解】当腰取5,则底边为11,但5+5<11,不符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所以这种情况不存在;当腰取11,则底边为5,则三角形的周长=11+11+5=27.故选C.【点睛】考核知识点:等腰三角形定义.理解等腰三角形定义和三角形三边关系是关键.9.B解析: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D、不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10.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列出等式,由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将分式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详解】依题意,112(1)3(2)a a --+=-,即3(1)2(2)a a +=-,解得7a =-,经检验7a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及分式方程的解,熟练掌握相关运算知识及运算能力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1.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关于x 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解答.【详解】解:点()3,2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3,2--.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轴对称.熟记①关于x 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②关于y 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2.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k=﹣2<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1<2,∴a >b .故选A .13.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判断即可.【详解】解:A:如果40︒的角是底角,则顶角等于100︒,故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此选项错误;B、当两条中线为两腰上的中线时,可知两条中线相等,当两条中线一条为腰上的中线,一条为底边上的中线时,则这两条中线不一定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条中线不一定相等,此选项错误;C、如图,△ABC和△ABD中,AB=AC=AD,CD∥AB,DG是△ABD 的AB边高,CH是是△ABC 的AB边高,则DG=CH,但△ABC和△ABD不全等;故此选项错误;D、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内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熟练掌握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14.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解:22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熟练掌握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5.A解析:A【解析】【分析】分别根据实数绝对值的意义、相反数的定义、立方根的定义和倒数的定义逐项解答即可.【详解】解:A2323,故A选项不正确,所以本选项符合题意;B2332,正确,所以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648642,正确,所以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3的倒数是﹣13,正确,所以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绝对值、相反数、立方根和倒数的定义,属于基础知识题型,熟练掌握实数的基本知识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6.>.【解析】【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再根据x1<x2,即可得出结论.【详解】∵一次函数y=﹣2x+1中,k=﹣2<0,∴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点A(x1,y解析:>.【解析】【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再根据x1<x2,即可得出结论.【详解】∵一次函数y=﹣2x+1中,k=﹣2<0,∴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点A(x1,y1)、B(x2,y2)是函数y=﹣2x+1图象上的两个点,且x1<x2,∴y1>y2.∴y1﹣y2>0,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掌握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是解题的关键.17.1【解析】∵点P(a,b)在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上,∴b=a+1,∴b-a=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把点P(a,b)代入一次函数解析:1【解析】∵点P(a,b)在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上,∴b=a+1,∴b-a=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把点P(a,b)代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18.4【解析】如图,过点D作DE⊥BC于点E,当DP=DE时,DP最小,∵BD⊥DC,∠A=90°,∴∠DEB=∠DEC=90°=∠A,∠BDC=90°,∴∠C+∠CDE=90°,∠CDE+解析:4【解析】如图,过点D作DE⊥BC于点E,当DP=DE时,DP最小,∵BD⊥DC,∠A=90°,∴∠DEB=∠DEC=90°=∠A,∠BDC=90°,∴∠C+∠CDE=90°,∠CDE+∠BDE=90°,∴∠BDE=∠C,又∵∠ADB=∠C,∴∠ADB=∠BDE,∴在△ABD和△EBD中A DEBADB BDEBD BD∠=∠⎧⎪∠=∠⎨⎪=⎩,∴DE=AD=4,即DP的最小值为4.19.【解析】先根据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点(,m )可知,由图像可知,当时,,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有图像可知,一次函数y=kx+b 经过点(,m ),则当时,,由图像可知,解析:3x <-【解析】【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点(3-,m )可知,由图像可知,当x 3<-时,kx b m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有图像可知,一次函数y=kx+b 经过点(3-,m ),则当x 3=-时,kx b m +=,由图像可知,当x 3<-时,kx b m +>,∴0kx m b -+>的解集是:3x <-;故答案为:3x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能利用数形结合求出不等式的取值范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2【解析】【分析】初中阶段无理数包括三方面的数:①类似于π,2π这样的数,②开方开不尽的数,③无限不循环小数,据此作出判断即可.【详解】解: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属于无理数,所以无理数有2个.解析:2【解析】【分析】初中阶段无理数包括三方面的数:①类似于π,2π这样的数,②开方开不尽的数,③无限不循环小数,据此作出判断即可.【详解】解:根据无理数的定义2,4π属于无理数,所以无理数有2个.【点睛】本题考查无理数的定义.熟记无理数的定义并理解初中阶段无理数的几种表现形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1.11【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可以直接得到AB、BC和三角形ADB的面积,从而可以求得AD的长,作辅助线CE⊥AD,从而可得CD的长,进而求得点P从开始到停止运动的总路程,本题得以解决.【解析:11【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可以直接得到AB、BC和三角形ADB的面积,从而可以求得AD的长,作辅助线CE⊥AD,从而可得CD的长,进而求得点P从开始到停止运动的总路程,本题得以解决.【详解】解:作CE⊥AD于点E,如下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点P从A到B运动的路程是3,当点P与点B重合时,△PAD的面积是212,由B到C运动的路程为3,∴321 222 AD AB AD⨯⨯==解得,AD=7,又∵BC//AD,∠A=90°,CE⊥AD,∴∠B=90°,∠CEA=90°,∴四边形ABCE是矩形,∴AE=BC=3,∴DE=AD-AE=7-3=4,∴2222345,CD CE DE=+=+=∴点P从开始到停止运动的总路程为: AB+BC+CD=3+3+5=11.故答案为:11【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能从函数图象中找到准确的信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问题.22.y=2x+1.【解析】由“上加下减”的原则可知,将函数y=2x的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故答案为y=2x+1.解析:y=2x+1.【解析】由“上加下减”的原则可知,将函数y=2x的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故答案为y=2x+1.23.03【解析】【分析】把千分位上的数字5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详解】解:2.0259精确到0.01的近似值为2.03.故答案为:2.03.【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似数与有效数字,近似解析:03【解析】【分析】把千分位上的数字5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详解】解:2.0259精确到0.01的近似值为2.03.故答案为:2.03.【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似数与有效数字,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就看它的后面一位,进行四舍五入计算即可.24.【解析】【分析】根据SAS定理判定△FBD≌△D CE,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得∠FDB=∠DEC,从而求得∠DEC+∠EDC的度数,然后求出∠C的度数,最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A.【解析:70︒【解析】【分析】根据SAS 定理判定△FBD ≌△DCE ,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得∠FDB=∠DEC ,从而求得∠DEC+∠EDC 的度数,然后求出∠C 的度数,最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A.【详解】解:∵BF CD =,B C ∠=∠,BD CE =∴△FBD ≌△DCE∴∠FDB=∠DEC∵55FDE ∠=︒∴∠FDB++∠EDC=∠DEC+∠EDC=180°-55°=125°∴∠C=180°-125°=55°∴∠A=180°-2×55°=70°【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判定定理正确推理论证是本题的解题关键.25.15【解析】【分析】延长AD 到点E ,使DE=AD=6,连接CE ,可证明△ABD≌△C ED ,所以CE=AB ,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CDE 是直角三角形,即△ABD 为直角三角形,进而可求出△A解析:15【解析】【分析】延长AD 到点E ,使DE =AD =6,连接CE ,可证明△ABD ≌△CED ,所以CE =AB ,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CDE 是直角三角形,即△ABD 为直角三角形,进而可求出△ABD 的面积.【详解】解:延长AD 到点E ,使DE =AD =6,连接CE ,∵AD 是BC 边上的中线,∴BD =CD ,在△ABD 和△CED 中,BD CD ADB EDC AD CE =⎧⎪∠=∠⎨⎪=⎩, ∴△ABD ≌△CED (SAS ),∴CE =AB =5,∠BAD =∠E ,∵AE =2AD =12,CE =5,AC =13,∴CE 2+AE 2=AC 2,∴∠E =90°,∴∠BAD =90°,即△ABD 为直角三角形,∴△ABD 的面积=12AD •AB =15. 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三、解答题26.甲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75/km h ,乙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55/km h .【解析】【分析】设乙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x km/h ,则甲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x +20)km/h .根据“乙车到达B 地花费的时间是甲车的1.2倍”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设乙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x km/h ,则甲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x +20)km/h .根据题意,得:50441.220x x⨯=+ 解得:x =55.经检验,x =55是所列方程的解.当x =55时,x +20=75.答:甲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75km/h ,乙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55km/h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找出相等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7.(1)312x ;(2)2或0【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把分式12x x -+化为整式与真分式的和形式即可; (2)根据题中所给出的例子把原式化为整式与真分式的和形式,再根据分式的值为整数即可得出x 的值.【详解】(1)12x x -+()232x x +-=+ 2322x x x +=-++ 312x =-+ . (2)2211x x --22211x x -+=- ()()21111x x x +-+=- ()1211x x =++-. ∵分式的值为整数,且x 为整数,∴11x -=±,∴x =2或0.【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知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8.(1) )- (2) x=5或x=-1 【解析】【分析】(1) 按顺序分别进行0指数幂运算,负指数幂运算,化简绝对值,然后再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即可;(2) 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进行求解即可.【详解】(1)原式=1-3-)=)-(2) ()23227x -=(x-2)2=9x-2=±3x=5或x=-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综合运算能力及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29.(1)7b =(2)73x -<<-(3)点P 坐标为(3,4)-或(9,12)-【解析】【分析】(1)将点C 横坐标代入243y x =-求得点C 的纵坐标为4,再把(-3,4)代入1y x b =+求出b 即可;(2)求出点A 坐标,结合点C 坐标即可判断出当120y y <<时, x 的取值范围; (3)设P (a,-43a ),可求出Q (473a --,43a -),即可得PQ=773a +,再求出OC=5,根据145PQ OC =求出a 的值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1)把3x =-代入243y x =-, 得4y =.∴C (-3,4)把点(3,4)C -代入1y x b =+,得7b =.(2)∵b=7∴y=x+7,当y=0时,x=-7,x=-3时,y=4,∴当120y y <<时,73x -<<-.(3)点P 为直线43y x =-上一动点, ∴设点P 坐标为4(,)3a a -. //PQ x ∵轴,∴把43y a =-代入7y x =+,得473x a =--. ∴点Q 坐标为447,33a a ⎛⎫--- ⎪⎝⎭, 477733PQ a a a ∴=++=+ 又点C 坐标为()3,4-,5OC ∴==14145PQ OC ∴==77143a ∴+= 解之,得3a =或9a =-.∴点P 坐标为(3,4)-或(9,12)-.【点睛】理解点在直线上则它的坐标满足直线的解析式.学会用坐标表示线段的长.30.(1)()12105y x x =->(2)10kg 【解析】【分析】(1)根据(30,4)、(40,6)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当行李的质量x 超过规定时,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令y =0,求出x 值,此题得解.【详解】解:(1)设y 与x 的函数表达式为y =kx +b ,由题意可得:304406k b k b +=⎧⎨+=⎩解得:152k b ⎧=⎪⎨⎪=-⎩ ∴125y x =-(x >10); (2)当y =0,12=05x -, ∴x =10, ∴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行李的质量为10kg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熟练掌握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函数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31.(1)(-2,-1);(2)5;(3)△ABC 是直角三角形,∠ACB=90°.【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A 和C 的坐标确定坐标轴的位置,然后确定B 的坐标;(2)利用矩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求解;(3)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作出判断.【详解】解:(1)则B的坐标是(-2,-1).故答案是(-2,-1);(2)S△ABC=4×4-12×4×2-12×3×4-12×1×2=5,故答案是:5;(3)∵AC2=22+12=5,BC2=22+42=20,AB2=42+32=25,∴AC2+BC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正确确定坐标轴的位置是关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