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修改作文的几点做法
李鸽
修改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强弱是其独立写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教学生修改作文,不仅能促进“写”,而且能让学生在不断品尝成功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
教师应让学生明白:一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只有反复多次的修改,才能把文章中语句、段落、情节改美,使自己的文章生动感人。
让其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领悟到:只要反复认真修改,就能把作文“改好”,树立起修改自己作文的信心。
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
1、作文交上来的当天就进行讲评
方法是将全班同学的作文放在讲台上,随即抽取几本让作者朗读。
平时写作认真的同学,被抽到时往往镇定自若,甚至喜上眉梢;平时写作马马虎虎、应付了事的同学则面红耳赤,暗暗下决心下次要认真写,可不能再当众出丑了。
老师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改进意见,中间穿插同学的点评,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效果。
一节课下来,同学彼此了解了别人是怎么写的,也知道了自己的作文存在的问题。
这样的作文反馈课效果是明显的,也有激励后进的作用。
然后老师可以收上来再到办公室逐一批改、写评语。
2、六年级第二学期,可以尝试同学互改作文
前提是老师把评分的标准、从哪些方面修改评价详细地写在黑板上,同学们就有章可循,否则会流于形式,白白浪费时间。
应注意的问题是:保证每位同学拿到的不是自己和同桌的作文。
作文批改好之后,同桌再交换批改,保证每位同学一节课至少批改两篇作文。
要求同学在评语下签名,态度端正。
做一回小老师,给别人的作文“把脉”,对于自己的写作何尝不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呢?这样的做法也能保证作文及时反馈。
但次数不要过多,每学期一两次即可。
3、分数激励,注重作文的一题多写
教师每次批改作文,都会给学生打一个分数,但是长此以往,学生对分数的敏感度会降低。
那么如何让分数发挥它的作用呢?我的做法是:80分为底线,低于80分的要根据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重写。
写完后交上来再批,达不到80
分的再写,直到达标为止。
一个作文题目两次甚至多次写,与一个作文题目写完
一次后就换新题目相比,对于提高写作水平的作用更明显。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争取第一次就达标,让他们明白“长痛不如短痛”。
学生对分数的敏感度会唤起他们写作的潜能。
当然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又是重点,我们必须想法设法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