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性情绪疗法

理性情绪疗法

认知理论与方法
理论基础
•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 • 贝克情绪认知理论 • 艾里斯的理性情绪理论
贝克情绪认知理论
• 每个人的情感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自身认识 世界、处世的方式和方法决定的,也就是一个人 的思想决定了他内心的体验和反应。
• 认知歪曲: • 1、注意推断 • 2、选择性概括 • 3、过度引申 • 4、夸大或缩小 • 5、走极端的思维
贝克认知治疗
( Beck Cognitive Therapy )
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由A.T.Beck提出,是当 前国际上影响较深、应用较广的心理疗法之一, 大量研究认为该疗法对抑郁、焦虑、恐怖、进食 障碍、强迫症等有较好的疗效。
理论假设
• 1认知过程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 情绪的 状态和当时的想法或认知有关.
• 基本过程: • 1、监察消极的自动性思想 • 2、弄清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的关系 • 3、检验这些不正确的自动性思想的真实性 • 4、用更接近现实的解释替代消极的认知 • 5、学会自己觉察和改变导致不正确情感的
错误信念
理性情绪疗法
理性情绪疗法
• 此疗法适用于各种神经症和某些行为障 碍的病人。
格式塔疗法
• 核心在于来访者“此时此地的经验”,即 致力于他们当前的思想经验、情绪、身体 知觉和对其所承担的责任,想象自己的能 力,对自己的体验负责任,以减少他对别 人的依赖,最终鼓励他去寻找生活的意义, 选择生活的目标。
• 空椅技术 • 激发 • 梦的工作
自我指导训练
(self-instructional training)
• 2情绪障碍和负性认知互相影响加强, 恶 性循环, 只有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才是治疗的 关键.
• 3发现认知曲解,识别,改变认知曲解,有助 于情绪改变.
• 贝克在临床中以治疗抑郁症为例. 抑郁患者存在 负自动想法, 围绕三个方面, 又叫抑郁认知三连症
• 1对自我的消极认知, • 2对自己经验的消极解释, • 3以消极态度认识未来
理性情绪疗法的治疗步骤和方法
• 这一阶段是本疗法最重要的阶段,治疗时 还可采用其它认知和行为疗法,如布置病 人作认知性的家庭作业(阅读有关本疗法 的文章,或写一与自己某一非理性信念进 行辩论的报告等),或进行放松疗法以加 强治疗效果。
理性情绪疗法的治疗步骤和方法
• 4.再教育(reeducation)阶段也是治疗的最 后阶段,为了进一步帮助病人摆脱旧有思维方式 和非理性信念,还要探索是否还存在与本症状无 关的其它非理性信念,并与之辩论,使病人学习 到并逐渐养成与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的方法。用 理性方式进行思维的习惯,这样就达到建立新的 情绪:如解决问题的训练、社会技能的训练,以 巩固这一新的目标。
原理: 患者一些非理性的信念可导 致不良情绪的出现,纠正这 些信念就可以改变患者的不 良情绪。
A (激发事件) B (信念) C (后果)
ABC理论
• 艾利斯的ABC概念:A代表发生的与己有关的事 件,可能是既成的客观事实,也可能是别人的态 度或行为,可能是人际关系的改变,也可能是自 己行为的后果。C代表个人对事件的情绪反应后 果,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可能是适 当的,也可能是不适当的。在艾利斯看来,无论 个人情绪反应后果是什么样子,均非由事件本身 所引起,而是个人对既成事实所持的信念B所引 起。换言之,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并非引起情绪 反应的原因。
理性情绪疗法的治疗步骤和方法
• 1.心理诊断(psychodiagnosis)阶 段 这是治疗的最初阶段,首先治疗者要与病 人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帮助病人建立自 信心。其次摸清病人所关心的各种问题, 将这些问题根据所属性质和病人对它们所 产生的情绪反应分类,从其最迫切希望解 决的问题入手。
理性情绪疗法的治疗步骤和方法
Meichenbaum, Goodman, 1971年提出。
广泛用于处理儿童心理问题的认知行为干预 方法,如攻击性儿童,多动症,品行问题儿童等。
认为儿童把来自外界的言语转变为自我评价是 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问题儿童缺乏适当 的言语调节功能,不能自觉评价和调整自己的思 维和行为,需要训练来矫正。
ABC理论
• 两个人遭遇到同样的激发事件――工作失误造成 一定的经济损失,产生了很大的情绪波动,在总 结教训时,甲认为吃一堑长一智,以后一定要小 心谨慎,防止再犯错误,努力工作,把造成的损 失弥补回来。由于有了正确的认知,产生合乎理 性的信念,所以没有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后 果。而乙则认为发生如此不光彩的事情,实在丢 尽脸面,表明自己能力太差,怎好再见亲朋好友, 由于有了这样错误的或非理性信念,再也振作不 起精神来,导致不适当的甚至是异常的情绪和行 为反应。
• 三栏目技术 •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术 • 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 合理情绪自助表 • 格式塔疗法 • 自我指导训练 • 贝克认知转变法 • 合理情绪疗法
三栏目技术
• 人的感觉反映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事件, 而是受人的认知影响的。
• 步骤: • 1、训练来访者自己认识到并记录内心的自
责思想。 • 2、弄清这些思想失真的根源。 • 3、练习对它们进行反击,并发展出一个更
加现实的自我评价系统。
• 伯恩斯的三栏目技术
• 具体做法:

将一张纸一分为三,从左到右分别写上随想、认知失
真、合理思想。
• 当你有心理困惑和解不开的结时,请你坐下来,按照以 下三个步骤进行:
• 1、将你当时头脑中出现的随想通通写在纸上,不要让 它们老是盘旋在你的头脑中,想到什么写什么。
• 2、当所有的随想都写下来以后,对每一种随想进行分 析,将其与前面的“认知失真表现”进行对照,找出你的 认知失真,准确地揭示你对事实的歪曲。
理性情绪疗法的治疗步骤和方法
• 由于与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disputing) 是帮助病人的主要方法,并获得所设想的 疗效(effect),所以由ABC理论所建立的 本疗法可以“ABCDE”五个学头作为其整 体模型。
ABCDE理论(理论核心)
A:刺激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
• 2.领悟(insight)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帮助 病人认识到自己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表现 或症状是什么,产生这些症状的原因是自 己造成的,要寻找产生这些症状的思想或 哲学根源,即找出它们的非理性信念。
理性情绪疗法的治疗步骤和方法
• 在寻找非理性信念并对它进行分析时要顺序进行: 首先要了解有关激发事件A的客观证据;其次, 病人对A事件的感觉体验是怎样反应的;第三, 要病人回答为什么会对它产生恐惧、悲痛、愤怒 的情绪,找出造成这些负性情绪的非理性信念; 第四,分析病人对A事件同时存在理性的和非理 性的看法或信念,并且将两者区别开来;第五, 将病人的愤怒、悲痛、恐惧、抑郁、焦虑等情绪 和不安全感、无助感、绝对化要求和负性自我评 价等观念区别开来。
• 二、咨询关系 • 咨询师——教师和指导者的角色 • 来访者——学生或学习者的角色
• 三、咨询过程 • 1、认识不合理观念,弄清认知、情绪和行
为三者的关系。
• 2、指出心理问题是不合理认知导致的。 • 3、以合理认知代替不合理的认知,减轻以
至消除症状。
• 4、巩固咨询效果。
认知理论的咨询方法
①训练儿童自身内部的言语评价,使其行为 反应渐趋适当和正常;
②加强儿童内心语言的调节成分,使其在自 己言语的控制之下;
③鼓励儿童适当地强化自己的行为。 ④重视示范和行为的矫正。
• 咨询阶段:(1)确定问题,“我需要做什么”; (2)接近问题,“假如由我来干这件事”;(3) 注意关键点,“做这件事时要注意什么”;(4) 说明和修正错误,“这一点我做错了,我应该纠 正,我再做一遍,做得更好些”;(5)自我强化, “我做好了,这件事我干得很满意”。然后,让 患者看着治疗者做一遍。第二阶段是练习自我指 导。在这一阶段,由治疗者指导患者大声讲一遍, 以后声音逐渐放松,变得自然,最后直至默念。
• 3、练习对失真的思想进行无情的反击,以更客观的思 想取代失真的思想。
随想
认知失 合 理 反 应 真
1、领导虽然没当众批评, 极端化 但这不是和批评一样嘛, 思维 多没面子。
每个人都会有错,再说领导也不是针对我来的,是 为了学校的工作,虽然我也是为了学校的工作, 但毕竟首先要服从大局,个人的工作可以先放 放。以后一定要注意。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
• 帮助来访者向其不合理信念提出挑战和质 疑,以动摇其信念。
• 步骤: • 1、找到不合理信念 • 2、通过辩论,以积极提问的方式(质疑式、
夸张式)促使来访者主动思维。
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 帮助来访者想象当时的情境,重新进入不良的情 绪体验之中,找出不合理信念。使其真切感受到 信念与情绪反应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到改变不 合理信念的重要性。
• 步骤: • 1、让来访者想象引起其情绪困扰的情境,体验不
适的情绪反应,报告此时感受。 • 2、保持想象情境,帮助他把消极的情绪改变为适
度的情绪。 • 3、停止想象,要求其怎样想才使原来的想法发生
变化的。进一步强化合理信念。
合理情绪自助表
• A诱发事件 • C后果或情况 • B信念 • D辩论 • E有效的理性信念
• 他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 件(Activating event)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 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 引起的信念(Belief),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 的情绪和行为后果(Consequence),这就称为 ABC理论。
• 通常认为情绪和行为后果的反应直接由激发事件 所引起,即A引起C,而ABC理论则认为A只是C 的间接原因,B即个体对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 信念才是直接的原因。
B:个体的信念系统(Belief system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