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众点评网手机客户端产品分析

大众点评网手机客户端产品分析


功能上来说,主打以图片为入口的点评类应用;不得不佩服食神团队的移动互联网基因,每一次 改版都让人眼前一亮。
接着从两个维度(B&C)分析优劣势,注明:优势是指大众点评的优势
用户\竞品 口碑
布丁
QQ 美食
食神摇摇
C 优 数据完善,团购/优 优 惠 券 涵 盖 所 有 店铺品类全,点评以及 商家分类齐全;点评信息多;
值得一提的是,在系统自动为我推送的美食公共账号均在我家附近有分店,这让我非常惊喜, 尤其是我这样具有选择恐惧症的用户。
我曾经有这样一个经历,一次我想和女友在北京旅游时想选择一家饭馆,于是在大众点评上 搜索,尽管同样设定的区域范围,但是当如此之多的商店推送到屏幕,进入到我的眼前时,我仍 然产生了慌乱,尽管有着其他用户的评分和评价,但是最终当我花完半小时阅读完后,仍然在 4 家餐馆之间进行了纠结的选择(同类的北京菜,同样的价位,类似的评价,都在一条美食街)。
可以称其为生 活 信 息 源 。
然而我们试想一下‘慵懒的用户’,一位用户在实时发送一个签到留言后,又有多少人愿意 回到家,在PC中认真的码字呢?(可以参照微博风靡所带来的,充斥着更多的是转发的信息,而 不是原创)。
3.1.2 大众点评的潜在危险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例如大众点评和yelp一样,把这类check-in的留言,并不视为是一个 有效的餐馆评价,而被放在了【签到留言墙中】。尽管我无法得到具体的数据,这里我通过手机 了杭州餐馆top5的点评信息数据以及签到留言(注 : 括 号 内 为 1 0 0 字 以 上 的 点 评 的 数 量 ),
UGC用户为什么要创造点评? 关于这点上,与普通的社区类似,可以马斯洛需求理论进行分析:
自我的实现: 社区专业的
点评家 尊重的需求:自 己的点评被其他
用户的认可 社交的需求:与朋友的之
间交流
安全需求:控诉无良店家和一次不 好的用户体验
基本需求:记录自己曾经来过
我们可以发现,目前的大众点评手机客户端可能存在的潜在不足了:仅仅解决了蓝色部 分的需求(生理需求),而对于红色部分的精神需求却无法得到满足,这也是之前所说,目 前的大众点评网的社区要素‘被下降’的原因(威 胁 二 )。
现在的大众点评和我心中所设想的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于是,我就大胆意 淫了下,如果我是大众点评网的产品经理,我会有何思路,来卡位老大哥之战?
2. 大众点评网的意义 2.1 大众点评网在哪里
经过九年的发展,大众点评作为一家‘慢公司’,已经甩开曾经的竞争对手口碑网,成为名 副其实的中国最大的第三方消费点评平台。且随着 10 年起团购的火热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大众 点评也已成为为商户提供精准营销方案,以及本地生活必备的工具。
威胁二:大众点评手机客户端目前的社区机制仅仅解决了用户的 安全/基本需求,而基于问答社区根本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
接着,我们来看下大众点评的竞争对手,我们尝试在功能性上,对大众点评/同类竞争者(口碑)
/生活类 O2O(布丁)/QQ 美食进行比较,
手机 App 设施种类
LBS 地图搜索 导航 点评
优惠信息 SNS
大众点评网手机客户端产品分析---卡位老大哥微信保卫战
1. 引子
半年前,在日本和朋友用 Line 聊天时,发现添加好友画面中出现官方推荐的‘すき家’(日 本著名的快餐店),出于好奇,在加为好友后,每周它会推送两条电子优惠券。第二天我便到学 校附近的店里出示,便可直接打折。这让我非常惊喜,通过 LINE 在日本拥有着超过 6000 万的用 户,(本文不对娱乐行业进行讨论)加入这个美食优惠行业还有牛角(日本烤肉),LAWSON(超 市),同时在国内,微信也推出了微信生活卡。
布 丁 生 活 : 目标用户为每日必须消费快餐的白领/学生,产品也聚焦快餐连锁行业的几大巨头,
这使布丁优惠的用户量快速覆盖全国,但是其现有的 UI 设计也让布丁的发展有了限制;
QQ 美食:简单的模仿作品,更应关注微信结合后的发展,曲线救国(前文已有阐述);
食 神 摇 摇 : 网易的力作,摇一摇找餐馆的首创,前段时间还和大众点评产生了不小的纠纷,从
2.2 大众点评网去向哪里?
如果说 PC 时代的大众点评网只是作为一个信息齐全的‘餐馆黄页’的话,在进入移动时代 之后,大众点评更多承担了一个‘生活顾问’的功能。基于 LBS 的功能下,用户来到大众点评, 一般处于三个使用场景:
找信息,找优惠,找生活。
l 找到匹配商家信息;
l 通过用户点评,让我们 选择到底去哪里
社区式 的点评
手机(签到) PC(社区)
专业’信 生活’信 息源 息源
这些不同的点评种类是存在不同的:
专 业 信 息 源 :如果说用户在PC端的点评,它的长度较长,文字描述较为详细,并有图文
对照,那我们可以称其为潜在的‘专业’信息源。 而大量的通过点评app的check-in时的留言,长度较短,更多的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我们
这两个小小的场景,让我对大众点评网,和老大哥-腾讯出的微信的未来发展产生了兴趣, 似乎没有交集的两个产品,一边是生活服务点评网站类的老大哥-大众点评,一边是因守却误打 误撞成为未来发展成本地生活平台的微信。大众点评网,依靠着自身的用户基础和数据优势,在 团购浪潮中,风生水起,如今的移动互联网对战,却似乎隐藏着血的危机。
此时,同样也会带来第三个思考:
u 众点评网已经积累的 2000 多万条点评数,是否会在移动互 联网时代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试想一个场景,在我们挑选餐馆时,1 条用户评价与 10 条用户评价对于用户来说的价值会 相差很大,但是 30 条与 50 条来说,差别就不那么大了。
上面所列举的三个问题可以总结为一句话: 大众点评网是一名移动互联网的新兵,在探索。
3.1 关于点评信息流 3.1.1 点评的种类
用户在大众点评中的消费经验分享,check-in的留言,商家雇佣水军进行营销式的点评,这 些可以被视为用户在大众点评中的点评信息。而在拥有了手机客户端以后,用户点评的习惯从回 到家中的PC端的长篇大论,被分化成为部分用户在餐馆消费时通过app做的实时点评。
找饭 馆
• 摇一摇 • 附近餐馆 • 附近优惠 • 附近团购 • 本周精选
拼饭 局
• 微信 • 短信 • 微博 • app私信
出发
• 在线订座 • 电话订座 • 室外导航 • 室内导航
到达
• 拍照上传 • 签到留言 • 点评 • 查看推荐菜
点评& 记录
• 拍照上传 • 点评 • 点评推荐菜 • 对他人评价
优惠
sms+微信+同步 228(4)sep.30
食神摇摇 餐饮
有有
内置 点评
团购
sms+微信+同步 361(145)sep.11
在这里,我简单谈下我的认知:
口 碑 :曾经的第一梯队成员,2010 年在杭州推广了与支付宝绑定的口碑卡,却因种种原因,而
后失去了团购,和移动互联网的机会,然而与淘宝结合的本地生活形式的平台仍不可小视;
1) 从主动搜索找到信息,发展成为大众点评提供潜在匹配的目标设施以供选择; 2) 从寻找单一的美食,扩展到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8 大类; 3) 从线上的搜索信息,扩展到了线下的预定,点菜,等位等实际的诉求; 4) 从单一的目标品类(美食),发展到希望提供娱乐/购物/住宿等一体化的个性化方案。 好吧,回到残酷的现实,仍然是数十个让人恐惧的搜索结果展示,仍然是在只能实现单一的 信息展示功能,完成这一历史性的伟大梦想,大众点评是否该做点什么?---这个理想能不能如 同 360 的周鸿祎成功的秘诀一样,让懒惰的用户在大众点评网上完成你生活的一切吧!
l 团购
l 电子优惠券 l 消费返点
l 好友一起饭局/娱乐; l 一体化生活方案; l 定位/点菜延伸服务; l 与全国吃货一起建立社
区,交友
顾名思义,找信息便是,用户可以在各种屏幕中,;而优惠便是,便是为用户提供团购+电 子优惠券,让我们知道怎么省钱;而在大众点评在提升为‘生活顾问’后,用户对其的服务期望 就发生了变化:
进行点评
我认为基于此过程,我认为在信息流上,我们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 虚假的营销点评信息对用户体验带来的伤害; 真实的点评 • 筛选虚假信息的成;
• 手机屏幕&国内网速,所带来客观上的限制
信息的有效 展示
• 移动场景中对大量信息的主观反感
• 其他移动应用(微博)对UGC的影响
UGC机制的 改进
iTunes 评价数
大众点评 8 大类,100 小类 有 有
谷歌 点评&签到 优惠+团购 sms+微信+同步 3482(27)oct.8
口碑
7 大类,55 小类 有 有
谷歌 点评
优惠+团购 无
313(0)sep30
布丁生活 快餐连锁
无无
无无
优惠券

2859(369)Jun
QQ 美食 餐饮
有有
谷歌 点评
在 app 上快速找到潜在的匹配商家,并能够提供商家信息/优惠,在未来,能够提供涵盖整 个餐饮过程的信息流(直接导航到店铺,订座,在线点餐); 用户关系的要求:用户与社区的关系很奇特,用户既是社区建设者,又是使用者,我把点 评用户分为重度,如何维护一个健康的用户关系。
在本章节,我们将围绕上述的用户需求,进行一些思考,主要围绕:来到点评找信息,留在 大众写点评,以及长期的健康的用户关系。前两点和用户的信息有关,而用户关系就是如何运营 和发展一个信息所依赖的点评社区。
• 签到留言墙对优质长点评创作的消极影响
这里不得不提及,大众点评网的本质仍然是一个生活点评社区,对于营造一个长期良好的用 户关系才是立足的根本。在下文,我将阐述对于这方面的一些理解。
3. 大众点评手机客户端需求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