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优选)中学生学习心理之认知过程
(优选)中学生学习心理之认知过程
发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
继时对比
(二)知觉
1、定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2、种类 (1)空间知觉 (2)时间知觉 (3)运动知觉
3、知觉的规律(知觉的特性)(理解) (1)知觉的整体性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反映事物的个 别属性,而是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关系。
4、遗忘的原因(遗忘理论)(掌握) (1)消退理论 (2)干扰理论 前摄抑制 倒摄抑制
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比较
倒摄抑制
学习经济学 学习心理学 经济学测验 前摄抑制
学习心理学 学习经济学 经济学测验
2020年8月8日星期六
PSYCHOLOGY
38
5、影响遗忘的因素(掌握) (1)时间因素 (2)识记材料的重要性程度 (3)识记材料的性质 (4)识记材料的数量 (5)学习程度:过度学习 (6)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7)识记者的态度
作用。
(5)注意克服材料之间的干扰。 (6)采用其他精加工和组织策略进行复习。 4、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思考和练习:
四、思维与问题解决
(一)定义 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
特征:
1、概括性:抽取共同特征和规律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2、间接性:借助的媒介和知识经验
医生看病
信息加工论的观点
输入与编码 存储 提取
2020年8月8日星期六
PSYCHOLOGY
28
(二)种类 1、按记忆内容分 (1)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2)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2、按记忆保持时间和编码方式分 感觉(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工作记忆) 长时记忆
2020年8月8日星期六
PSYCHOLOGY
30
三种记忆的比较
种类
时间
特点
感觉记忆 0.25~2秒 容量相当大,具
(瞬时记忆)
有形象性
短时记忆 5秒~2分钟 容量7+2组块
长时记忆
时间无限
容量无限,心理 活动的知识基础
2020年8月8日星期六
PSYCHOLOGY
31
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刺激
维持复述
精细复述
注意
SM
STM
LTM
(1)定义:根据一定的目的,主动地把注意 从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从一个活动转到 另一个活动上 。
(2)注意转移的影响因素:
①原来注意的紧张度。 ②新对象的特点。 ③主体的认识程度、年龄、意志等。
思考和练习
三、记忆
(一)定义 过去经即为遗忘) 再认或回忆
格式塔学派关于知觉整体性的规律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相似律 接近律 连续律 简洁律 完型(封闭)
(2)知觉的选择性 在知觉过程中,在同一时间内不能感知到所有
的物体或物体的所有属性,只能感到到少数物 体或物体的部分属性。
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
(3)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试图对知觉对象进行 理解,并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
提取
遗忘
2020年8月8日星期六
遗忘
PSYCHOLOGY
遗忘
32
3、按记忆是否有意识参与 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
(三)遗忘 1、定义 记忆的内容不能回忆或提取有困难。
2、分类 不完全遗忘 完全遗忘 暂时性遗忘 永久性遗忘
3、遗忘的进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先快 后慢(掌握)
相反状态:注意的分散(分心)
注意的起伏
3、注意的分配 (1)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注意分配的条件: (1)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只有一种是不熟练
的,其余都达到了熟练程度。 (2)同时进行的几项活动之间存在着内在联
系。
4、注意的转移
(优选)中学生学习心 理之认知过程
一、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 1、定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 属性的反映。
关键词:直接作用 感觉器官 客观事物个别属性
2、分类 外部感觉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 内部感觉 机体觉、运动觉、平衡觉
2020年8月8日星期六
PSYCHOLOGY
3
3、感觉的规律 (1)感觉后效 当刺激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印象会暂
留一段 时间,此为感觉后效。
视觉后像有正负两类
(2)感觉适应 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发生的感受性变
化。
视觉适应:明适应、暗适应 嗅觉适应 味觉适应
(3)感觉对比 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
(4)知觉的恒常性 在知觉过程中,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
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保持相对不变。 大小恒常性 明度和颜色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方向恒常性
思考和练习:
二、注意
(一)定义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指向性 集中性
(二)种类 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系列位置效应
回1 忆0.9 正确0.8 率0.7
0.6 0.5 0.4 0.3 0.2 0.1
0
2020年8月8日星期六
PSYCHOLOGY
Recall Rate
项目顺序
40
(四)运用记忆规律促进中学生有效学习(运用)
1、深度加工与主动参与 2、进行组块化编码 3、加强复习防止遗忘 (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及时复习和分散复习 (2)合理安排复习内容:部分复习和整体复习 (3)学习程度的安排:适当过度学习 (4)采用多种复习形式,尽可能运用多种感官协调
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 指事先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3、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指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三)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掌握)
1、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 (1)也叫做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
所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 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一对象或 活动上。
(二)种类 1、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2、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的是日常经验还是科 学知识
经验思维 理论思维
3、根据思维是否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
直觉思维 逻辑思维
4、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