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醉花阴 优秀 公开课 优质课 获奖
醉花阴 优秀 公开课 优质课 获奖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以靖康之乱为界
前期的词作主要表 后期的词作主要表现她晚
现一个少女、少妇 年的凄凉身世之感和寂寞
悠闲风雅的生活情 愁苦之情,这些作品或触
趣,内容多写自然美 景生情,或托物寓意,委
景与闺阁生活,也 婉而深沉地抒发她的故土
抒写了夫妇之间的 之恋、家国之恨。词调沉
离别相思。
郁凄怆、悲凉哀惋。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李白“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白居易“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 李清照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链接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 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 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 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 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销魂,帘 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
“李三瘦”——
第一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第二瘦-“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第三瘦-“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凤凰台上忆吹箫》)
●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凤栖梧》)
●温庭筠“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南空子》)
●王实甫“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 腰围”(《西厢记》)
《醉花阴》表现手法
:意象“薄雾”“浓云”“香 炉”“玉枕”“纱厨”“东篱”“酒”“西 风”“黄花”来烘托寂寞孤独难耐的感受。
:“有暗香盈袖” :“人比黄花瘦” :“半夜凉初透”
:“又”“凉”“永” :永昼、佳节、重阳、半夜、黄昏后
可以从哪些方面鉴赏诗词?
薄 雾 浓 云 愁 永 昼 ,
醉 花 阴
李 清 照
1.词中哪一个字最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情感呢?
●2.请同学们按照这种方式赏析这首词作。 ●从————中,我读出了 作者的“愁”,理 由是—————。 ●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 可以口头表述,也可以用笔写下来。 ●(思考后学生合作交流)
“沉醉不知归路” “浓睡不消残酒”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寻找意象,想象画面,鉴赏 意境。 2、把握词眼,体味作者情感。 3、鉴赏表达方式、分析个别词 句的表达效果。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化虚为实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 少年——初露锋芒 南人,南宋女词人。她通 青年——爱的甜蜜 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 词的成就尤其突出。中北年宋——颠中沛年流—离—颠沛流离 末年她南渡避乱,不久北 宋灭亡,丈夫病逝,她只 身逃难,境遇悲惨。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①结构上,瘦字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因 为有刻骨的离愁,所以衣带渐宽,腰肢瘦 损;
②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极生动地描绘 出诗人因思念日渐消瘦的形象。
③内容上,末了一个瘦字,归结全篇的情 意,上面种种景物描写,都是表达这刻骨 的离愁的。词人因相思而成的寂寞忧郁跃 然纸上。
半生烟雨,半世花落 ——李清照《醉花阴》
武山一中 张虹
教学目标
●1、把握意象、感受意境、体会情感。 ●2、学习鉴赏诗词的方法。 ●3、背诵本词。
花魂有 初阳瑞
瘦,暗 。帘香东
卷盈篱 西袖把 风。酒 ,莫黄 人道昏 似不后 黄销,
透 。
, 玉 枕 纱 厨 , 半 夜 凉
脑 销 金 兽 , 佳 节 又 重
一般愁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
●背诵《醉花阴》 ●预习《声声慢》
●清照微蹙眉 逢佳节 薄雾浓云 愁情常结 ●易安一叹息 思爱人 玉枕纱橱 孤单难眠
谢谢您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