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环境外交与中国环境外交立场(ppt 21页)
环境外交与中国环境外交立场(ppt 21页)
时间 议题
是否承诺量化减 排?
1991
否
1999
否
2001
否
2005
否
2007
否,但同意 未来以“可 测量、可报 告、可核查” 方式采取减 缓行动
是否要求发达国 家率先减排温室 气体?
是否要求发达国 家向发展中国家 提供资金和技术 援助?
是否支持灵活机 制?
不明确 是 否
是否支持其它形 式的国际气候合 作机制?
减缓成本
所谓减缓成本是指国家为解决某个环境问题而付出的 代价,主要指经济上的成本。
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中国的减缓成本越高,中国 就越不愿意承诺减排义务,参与国际气候合作的态度 就越消极。
生态脆弱性
生态脆弱性是指一个国家的环境生态系统对于某一环 境问题的化解和恢复能力。
在中国,气候变化导致的的生态脆弱性越高,中国越 愿意承担减排温室气体,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就会 越合作。
迹往往是执著者造成的。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要 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它总是呈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但你 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在自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排出 是离开自己挚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激情。困难对于脑力运动者来说,不过是一场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者总是盼望比赛。 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所以,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困难。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自 尤其正面反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辞,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因此,只把这些溢美之词当作自己生活中的点缀。人生的 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等灵 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却又提不起劲,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给自己一点自嘲式幽默。抱一种打趣的心情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尽管乐在其中。所以, 要尽量放松。在脑电波开始平和你的中枢神经系统时,你可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动力在不断增加。你很快会知道自己有何收获。自己能做的事,放松可以产生迎接挑战的 社会,面对工作,一切的未来都需要自己去把握。人一定要靠自己。命运如何眷顾,都不会去怜惜一个不努力的人,更不会去同情一个懒惰的人,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努 一时的享受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成功需要自己去努力。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疲软,再加上每年几百万毕业生涌向社会,社会生存压力太大,以至于所有 高自己。看着身边一个个同龄人那么优秀,看着朋友圈的老同学个个事业有成、买房买车,我们心急如梵,害怕被这个社会抛弃。所以努力、焦躁、急迫这些名词缠绕 变自己,太想早一日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个自己。收藏各种技能学习资料,塞满了电脑各大硬盘;报名流行的各种付费社群,忙的人仰马翻;于是科比看四点钟的洛杉 早起打卡行动。其实……其实我们不觉得太心急了吗?这是有一次自己疲于奔命,病倒了,在医院打点滴时想到的。我时常恐慌,害怕自己浪费时间,就连在医院打点 浪费。想快点结束,所以乘着护士不在,自己偷偷的拨快了点滴速度。刚开始自己还能勉强受得了,过了差不多十分钟,真心忍不住了,只好叫护士帮我调到合适的速 就在想,平时做事和打点滴何尝不是一样,都是有一个度,你太急躁了、太想赶超,身体是受不了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够我们改变, 前面的那个��
是否强调以人均 排放量为基准?
不明确 是
是 是
犹豫 不明确 是
是
是
是
是
在技术上,转向强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开 是
展互利技术合作和建立兼顾市场规律和保护全
球气候大局的技术推广机制;在资金上,转向
强调探讨扩大融资规模的新途径。
是
是
是
不明确 是
是
是
是
是
结论
中国的立场稳中有变,日趋积极与合作。
影响中国谈判立场的三大因素
国家通过外部化其环境成本来获得发展的政策和做法 已经为国际社会所不允许,要求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必 须内部化其环境成本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大,
国际环境法两大原则的确立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推动了国际环境合作,国家保护环境的能力普遍增强, 从而使国家在在环境方面的主权实施更到位。
双重影响
气候变化 排放限制
环境外交与中国环境外交立场
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国政2班李珊
两个问题
国际关系视野中的气候变化问题呈现出何 种景色,有何特点?
如何评价中国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政 策和立场?
一、国际关系视野中的气候变化问题
观察视角:一个地球、两个世界
国际环境法两大原则的确立对各国的双重影响
“各国拥有按照其本国的环境与发展的政策开发本国自 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并负有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 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在各国管辖范围 以外地区的环境的责任”。
⒈参与的国家和组织越来越多 ⒉已经形成环境外交的观念和理论,环境外交 学正在环境外交实践中日趋成熟 ⒊当代环境外交活动有比较牢固而共同的条件 和基础 ⒋领域和影响逐步扩大、内容日益丰富,将成 为国际关系的热点 5.规模大、规格高、活动频繁
6.成效显著,已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7.公开性和透明度日益增强
国家发展选择受限
气候变化 强
排放限制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增
要求国家有更强大的环境外交
环境外交
环境外交是于1989年由日本提出的,在 国际社会防治全球环境问题 资源危机,保 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条件下产生的新兴 的,独立的外交领域,它是环境外交主体通 过外交方式去调整国际环境关系的各种 对外活动的总称.
环境外交具有如下区别于其它 外交活动的特点
⒈有特定的调整对象:国际环境保护关系或国 际环境关系
⒉环境外交是涉及国家和国际社会和平安定的 重要因素 ⒊科学技术性,对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依赖性很 大 ⒋很强的公益性 ⒌环境外交的主体广泛、内容丰富、方式多样, 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综合性
当代环境外交活动的发展趋担的责任 越公平,中国承担减排义务的可能性就越大, 中国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态度就越合作。
中国未来参与温室气体减排的行动路线图
4.强制性绝对减排 3.有条件自愿承诺绝对减
排 2.有条件强制性相对减排 1.自愿承诺相对减排
综合以上因素考虑,中国在20世纪20年 代参与量化减排的可能性最大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外交面临重大挑战 首先,是对中国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和
建设和谐世界的目标的重大挑战。
其次,是对中国传统国家利益观的挑战。
最后,是对中国的外交理论和政策研究的 挑战。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 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 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 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没有 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一定是个很 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下的执著,而这执著
世界环境七大国表现出风格各 异的环境外交
德国,日本——世界环境领跑者 中国、巴西和印度——国际环境事务的
积极参与者 俄罗斯——旁观者(搭便车) 美国——拖后腿者
二、中国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
问题:
1.中国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是一个负责任的成 员吗?
2.中国什么时候开始量化减排?
中国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基本立场的变与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