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后赤壁赋ppt课件

后赤壁赋ppt课件

18
写于同一年,相距三个月
前赋
后赋
点 限于舟中 景 字字秋色 重 谈玄说理 情 主调旷达乐观
主要写岸上 句句冬景 亦实亦幻 略为虚无缥缈
19
后赤壁赋,情随景变,物我两 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 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 及的美。
“他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 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 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借梦境表 达超脱尘 世的态度
及“人生
如梦”的
空幻感。 15
领会感情
起雅兴而游 游前 (幽静宁谧)


赤 壁 赋
游中
历幽景而恐 (阴森险峻)

游后 逢孤鹤而梦 梦道士而惊

(亦真亦幻) 16
前赤壁赋
七月既望,初秋 黄州赤壁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17
后赤壁赋
十月之望,初冬 黄州赤壁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月白风清,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乐(顾而乐之,行歌 相答)
那么乐从何来呢(三点)?
—— ①景美 ②友人凑趣(举网得鱼) ③妇助雅兴(藏酒待不 时之需)
6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 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 衣而上,履巉(chán)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 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 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 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多 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念奴娇》)
22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
鞍无语,往事千端。《沁园春·孤馆灯青》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凄凉,夜来风雨已鸣廊,看取
眉头鬓上。《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
翩跹:跳舞的样子。 过:走过。
过:经过。
顾:回头。
惊寤:惊醒。
10
本是乘兴而来,如今却是兴味索然,由乐转 悲,紧接着第三段作者叙述了什么事?
—— ①夜逢孤鹤 ②梦会道士
有何意味?
11
在我国传统意 象里,鹤具有高贵、 幽雅,超凡脱俗, 仙风道骨的特征。
12
• 那夜半飞鸣而过的孤鹤,那梦中神 情翩然的道士,一为方外之禽,一为方 外之人。见鹤本为生活真实,而见道士 则在梦幻之中,未必是真,亦未必非真, 由实生虚,虚虚实实,营造出一种恍惚 奇幻的气氛。
——余秋雨 《苏东坡突围》
20
品读黄州的苏轼
21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 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 终。……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惟江 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 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
苏轼
1
学习目标:
◇落实文言基础知识。 ◇鉴赏写景、体悟情 感意境。 ◇品读黄州的苏轼。
2
写作背景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
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
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
被贬黄州团练副使。 但是生性旷
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
中求得解脱,他泛舟赤壁,并写
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
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
划然长啸
激昂的乐
——悲( 予亦悄然而悲)
悲又从何而来呢?
—— ①江山不可复识 ②历幽景而恐
8
历史背景 当时,宋与西夏交战惨败,全军覆 没,死者约六十万,宋神宗也抑郁而死, 大宋王朝从此一蹶不振,美好江山,满 目凄凉。
9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
裳缟(gǎo)衣,戛(jiá)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
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
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
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hú)
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piān xiān),过临皋之下,
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鸣呼
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
顾笑,予亦惊寤(wù)。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顾:看,四周。 适:正好,恰:擦过。
西:名词作动词 ,向西飞去。 去:离开。
• 含蓄地传达出他企望超脱尘世、 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
13
前赋的结尾,情感在说理中复归 于乐,
而后赋的结尾却是“开户视之, 不见其处”, 作者的情感发生了什么 变化?
14
小结
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
转换:
由景而乐 乐而再游赤壁
又因景物 而生悲愁
之后又归 于随遇而 安淡泊
因景物而生豪 壮之气
而(1)表转折(2)(3)(4)连词,表修饰
(5)(6)连词,表承接
摄衣:提起衣襟。 上:名作动,上岸。 履:登、踏。
披:拨开, 分开。 踞:蹲。
危巢:高高的鸟巢。
悄然:静默的样子。 凛乎:恐惧的样子。
反:同“返”,返回。 放:放任。 中流:江中心。
听:听凭,任凭。
止、休:停泊,停留。
7
第二段复游赤壁的过程中,作者的情感发 生了怎样的变化?用一个字概括。
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
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3
一读:读准字音
临皋 gāo 黄泥坂 bǎn 行歌 xíng 巉岩 chán 栖鹘 qīhú 冯夷 píng 悄然 qiǎo 缟素 gǎo 戛然 jiá 作揖 zuòyī 蹁跹 piánxiā 玄裳 cháng 畴昔 chóu
4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 之坂(bǎn)。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 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yáo) 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 细鳞,状似松江之鲈(lú),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 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步:出发
将:准备。
从:跟随。
既:已经。
尽:全,都。 顾:环顾。
乐:意动用法,以之为乐 如此良夜何:怎样度过这个良夜呢?
薄:迫近。 顾:可是。安所:从哪里。 谋:商量。
诸:“之于”的合音,兼词 。 而,连词(1)表承接(2)转折
曾日月之几何:才相隔多少日子
5
第一段中,作者的心情可用哪一 个字来概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