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30.0分)1.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B. 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C. 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D. 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2.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B. 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弹力作用C.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物体的接触面D.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平行于物体的接触面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形变而产生的B. 用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推力,这是由于木头的形变而产生的C. 细绳对物体拉力方向不一定沿绳D.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4.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自刹车开始,2s与6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A. 16:25B. 16:24C. 25:16D.16:235.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倾角为α的斜面体.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运动.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是FB. 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是μmgC. 桌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是0D. 桌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是Fcosα6.两个共点力F1和F2,其合力为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合力一定大于任一分力B. 增大两分力间的夹角,合力一定减小C. 分力F1、F2都增大时,合力F一定增大D. 合力有可能大于任一分力,也可能小于任一分力,还可能与两个分力都相等7.如图是作直线运动物体的v−t图象,其中表示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图是()A. B.C. D.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8.水平地面上有一方形物体,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μ<1).现对物体施加一拉力F,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设F的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θ,如图所示,在θ从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则()A. F一直增大B. F先减小后增大C. F的功率减小D. F的功率不变9.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
在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纵截面图。
若用外力使MN保持竖直,缓慢地向右移动,在Q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B. 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 P、Q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D. Q所受的合力不变10.在H=30m高的塔顶上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抛出速度为v0=20m/s,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物体位移大小为15m时,球离开抛出点的时间可能为()A. 1sB. 3sC. 2+√3sD. 2+√7s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11.如图所示,重20N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F=8N的力斜向下推物体,物体保持不动.F与水平面成30°角,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力______ N,物体所受的摩擦力______ N,物体所受的合力______ N.12.某人站在20m高的平台上,使一物体以15m/s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经过______s到达最高点,它在第四秒内的位移为______m.(取向上为正方向,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3.如图是“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纸带上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1)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______m/s;(2)如果小车系在纸带的F端,那么小车是做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加速”或“匀减速”).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1.0分)14.一小球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滚下并依次通过A、B、C三点,已知AB=6m,BC=10m,小球通过AB、BC所用的时间分别为3s和2s,(1)求小球沿斜面下落的加速度(2)求小球通过A、B两点时的速度1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体A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轻绳拴住质量为m的小球B置于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斜面倾角及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θ=30°.不计小球与斜面间的摩擦,求:(1)画出小球的受力分析示意图;(2)轻绳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3)水平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
16.歼−10战机是我国自行设计并装备部队使用的第三代战斗机,性能优异,其短距起飞能力非常强.歼−10战机在t时间内滑行距离x就能达到起飞速度.有人预测它将成为中国未来航空母舰的舰载机,若歼−10战机在甲板长为L(L<x)的航空母舰上起飞速度和陆地上相同,且起飞过程都简化为匀加速运动,则有两种方法助其正常起飞,方法一:在航空母舰静止的情况下,用弹射系统给飞机以一定的初速度;方法二:起飞前先让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以某一速度匀速航行.求:(1)第一种方法中弹射系统使飞机具有的最小速度;(2)第二种方法中航空母舰匀速运动的最小速度.--------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解析:解: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故A、B错误,C正确。
D、加速度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而不是物体运动方向(速度方向),故D错误。
故选:C。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大表示速度变化快,加速度小表示速度变化慢.本题主要考查了加速度的定义,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2.答案:C解析:【分析】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1、物体要相互接触2、物体要发生弹性形变,清楚弹力的方向。
要注意支持力、压力属于弹力,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物体的接触面。
【解答】A.弹力产生的条件是:1、物体要相互接触2、物体要发生弹性形变,两个条件同时满足物体间才会产生弹力。
故A错误;B.根据A选项分析,故B错误;C.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物体的接触面,指向被压和被支持的方向,故C正确;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物体的接触面,故D错误。
故选C。
3.答案:D解析:解:A、木块放在桌面上所受到桌面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向下微小形变而产生的.故A 错误.B、用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的竹竿的弹力是由于细杆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B错误.C、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故C错误.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这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故D正确.故选:D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受力物体是与之接触的物体.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与恢复原状的方向相同.本题考查对弹力产生条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抓住弹力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对接触物体产生的作用力.4.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刹车速度减为零所需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结合位移公式求出2s内和6s内的位移,从而得出位移之比.本题考查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是道易错题,注意汽车刹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解答】汽车速度减为零所需的时间t0=0−v0a =−10−2s=5s.则2s内的位移x1=v0t+12at2=10×2m−12×2×4m=16m.6s内的位移等于5s内的位移,则x2=0−v022a =−100−4m=25m.则x1:x2=16:25.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5.答案:D解析:解:A、对m受力分析可知,m受重力、支持力及拉力的作用及摩擦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在沿斜面方向上有:F−mgsinα=f;故A错误;B、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是f=μF N=μmgcosα;故B错误;CD、对整体受力分析可知,整体受重力、支持力、拉力的作用,因拉力有水平向右的分量,故地面一定对斜面体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Fcosα;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对m受力分析,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判断摩擦力的大小;再对整体受力分析,由共点力的平衡求出桌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本题要注意m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而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要注意明确两种摩擦力的计算方法不相同;同时要注意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做好受力分析.6.答案:D解析:解:A、由力的合成方法可知,两力合力的范围|F1−F2|≤F合≤F1+F2,合力可能小于某一分力,故A错误.B、增大两分力间的夹角,F1、F2大小可能在增大,所以合力不一定减小,故B错误.C、分力F1、F2都增大时,两分力间的夹角可能在增大,所以合力F不一定增大,故C错误.D、由力的合成方法可知,两力合力的范围|F1−F2|≤F合≤F1+F2,所以合力有可能大于任一分力,也可能小于任一分力,还可能与两个分力都相等,故D正确.故选D.由力的合成方法可知,两力合力的范围|F1−F2|≤F合≤F1+F2;一个合力与几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合力可以大于分力,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本题考查对合力与分力关系的理解能力.合力与分力是等效的,合力的范围在两个分力之差与之和之间.7.答案:A解析:解:A、此图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减小,说明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
故A正确。
B、此图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说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不符合题意。
故B错误。
C、由于v−t图象的切线斜率表示加速度,故此图表示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直线运动。
不符合题意。
故C错误。
D、该图表示的速度方向为负,大小均匀增大,说明物体沿负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在v−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
分别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即可作出选择本题是速度图象问题,由图线形状直接读出物体速度的变化,关键要抓住图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要注意与数学图象的区别。
8.答案:BC解析:解:A、因为物体匀速运动,水平竖直方向均受力平衡:Fcosθ=μ(mg−Fsinθ)F=μmgcosθ+μsinθ令:sinβ=2,cosβ=2,即:tanβ=1μ则:F=2=2θ从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在θ+β<90°前:sin(β+θ)逐渐变大,所以F逐渐减小;在θ+β>90°后:sin(β+θ)逐渐变小,所以F逐渐减大;所以结论是:F先减小后增大,故A错误,B正确.C、功率:P=Fvcsθ=μmgcosθ+μsinθθ从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tanθ一直在变大,所以功率P一直在减小,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在θ从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木箱的速度保持不变,说明物体受力始终平衡,受力分析后正交分解表示出拉力F,应用数学方法讨论F的变化,再由P=Fvcsθ判断功率的变化.本题为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受力分析后应用平衡条件求解即可,难点在于研究对象的选择和应用数学方法讨论拉力F的变化,难度不小,需要细细品味.9.答案:BD解析:【分析】先对Q受力分析,受重力、P对Q的支持力和MN对Q的支持力,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出两个支持力;再对P、Q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地面支持力、MN挡板对其向左的支持力和地面对其向右的支持力,再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