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媒体教学课件评价量规

多媒体教学课件评价量规

运行的稳定性
存储的安全性
操作的兼容性
1、无死机现象,无异常操作,所有交互能顺利而正确的实现
2、所有交互和操作应该有明显的提示(例如文字提示、光标变形提示、热区和按钮变化提示等)对课件的使用有充分的提示和帮助信息,有明显的获取这些信息的途径的指示。
3、在推荐运行环境下所有动画、声音和视频能正常播放,无滞留、无跳动;在最低运行环境下可以忍受,不影响对内容的学习
2、画面布局突出对象,同一画面对象数量适中,运动的对象一般不要超过两个,对象的图形要简约化,避免单纯的“求真实”倾向
3、画画有较高艺术性,制作精美,界面友好,构图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并能与学科内容相统—
4、声音效果与画面相协调,重点突出;前后的声音强弱无不规则的明显起伏。必要的配音音色优美
5、展示的对象结构对称,色彩柔和,搭配合理,有审美性
6、对象设计与分布简约性原则,对象逼真,对象的连续运动流畅,无拖沓、跳跃的感觉
7、同一画面色彩使用应考虑学生特点和学科知识特性,数量不宜多,以不超过四种为益
8、页面构图应相对统一,避免对表现内容无益的花边、彩框
9、课件片头制作简洁、明了,具有教学相关性
三、技术性(15%)
多媒体制作
多媒体运用
课件运行条件
3、良好的交互操作界面。在课件的操作界面上设置寓意明确的按钮和图标,最好支持鼠标,尽量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避免层次太多的交互菜单。(为便于教学,要设置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控制,可以方便地前翻、后翻、跳跃,内容的跳入转出采用淡入淡出,避免多余动作)
4、交互应答。对于以学生课堂自学为主的课件,要对学生的输入做即时应答,并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训练次数,训练难度;对于演示型课件,可以现场输入数据改变演示进程
4、课件操作应简单易行、并能使初学者尽快掌握操作要领
5、控制灵活性,操作控制应灵活多样,简洁明了
6、运行稳定性,课件系统条件不应过于苛刻,运行中具备良好的稳定性
7、存储安全性,课件的安装、保存、退出设置应科学合理,简单易行
六、教学性(35%)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学习策略
教学方法
教学结构
知识表现
教学交互
教学反馈
学习动机
教学情景
学习控制
资源利用
教学评价
1、课件的教学目标:明确课件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
2、内容表现的认知逻辑应具有合理性、直观性、剖析功能的应用,在内容的组织上要发挥计算机的特有优势,具有针对性,符合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认知规律
3、课件结构是否清晰合理,思想方法创新,能教学内容的需要
4、教学内容的检索、查询和导航策略的运用:对以学习知识为主的课件,应有对知识点检索和查询的功能;对模拟实验和实践的课件,应有相应指导实验和实践的说明
7、知识点表达、教学情景应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背景音乐选用恰当;文本显示清晰、美观,不呆板;色彩运用符合事物逻辑;图象、动画、视频影象、声音解说等运用恰当;解说词内容与呈现的文本内容一致;屏幕布局、色彩搭配做到平衡、统一、协调
8、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能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利用多种方式实现导航(如帮助导航、浏览导航、线索导航等);常用的功能(如打开、关闭、跳转等)以多种方式实现(如菜单、按钮、热键);学习者可以控制声音、动画、视频影象的启动与停止;信息提示收段(高亮、下划线、边框、闪烁)运用恰当;背景色、背景音乐、动态图标不致干扰注意力
多媒体教学课件评价三级指标体系及量表
一级评价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评价指标
一、科学性(10%)
内容正确
表达规范
遵循规律
1、无科学性错误,语言文字规范,适合相应的教学要求
2、无政治性错误,教学内容思想健康,并符合社会道德指南,有利于身心发展
3、要尊重学科与事实,与生活经验相符,某些效果允许必要夸张
4、符合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要求,符合原设计目标
6、多媒体素材的制作、格式等技术规范应与国家标准相符合(参照《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研究及信息化平台资源库建设与应用》(2001)中规定的技术标准)
7、具有网络运行功能,课件应能在局域网或国际互联网络上进行教学使用
8、课件安装要方便,可以自由拷贝到硬盘上。(有些课件只能软盘运行或光盘运行,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有的长达数分钟,师生焦急等待,使课堂失控。还有的课件附有复杂的安装说明,使人望而生畏)
9、课件应具备相应的教学评价功能,评价细则有:提供教学单元的主题介绍或学习目标的喻示:提供学习者在软件中的位置的信息 ;可以通过练习实现自我评价
10、学生能自由地检索相关信息,学习者能够控制学习进程
11、应能适应多种学习的需求,并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主动性
12、应符合多媒体教学、远程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规律和需要
5、应有相应的教学策略:教学单元以基本概念、原理、规则为主;概念、原理等辅以充分的实例;概念、原理与实例的安排利于教学方法的实施;知识点的编列符合由简到繁的原则;教学单元的结构符合网状关系;前置问题与后置问题运用恰当;反馈恰当
6、应有相应的学习策略:各教学单元有相应的学习策略的指导;学习者可以控制学习策略的呈现;学习策略的指导针对与普遍性相结合
5、误操作处理。如果教师执行了误操作,可以方便退出,或重新切入,避免死机现象,提高课件的可靠性
6、交互的设计应符合教学要求,类型应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如练习、操练、模拟、角色扮演等
7、交互应能调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课件之间丰富的交流活动
五、操作性(15%)
运行的流畅性
操作的友好性
操作的简易性
控制的灵活性
9、课件的跨平台运行功能,对硬件及软件的兼容性
四、交互性(15%)
交互的方式
交互的类型
交互的统一
交互的操作
1、所有交互应合理和有效,在任何地方都能跳转到相应的主要模块;跳转设计应该简捷,准确,无明显等待:超过3秒钟的等待应有提示信息,并允许中断;在任何地方跳回到主菜单的操作一般不应超过3次
2、交互操作应尽量采用“用鼠标寻找交互,用光标形状的改变表征交互,用鼠标左键实现交互”的方式
5、问题和内容表述准确无误,引用资料正确权威,资料来源可靠
6、显示的文字、符号、公式、图表及定理、概念、规律的表述力求准确无误,语言配音要准确,应与本课程相关的其它教材表述无矛盾
二、艺术性(10%)
素材处理
版面设计
教学统一
界面友好
1、课件所展示的语言文字应规范、简洁、明了。文字数量适当(过多的文字阅读不但容易使人疲劳,而且干扰学生的感知)
运行的兼容性
1、多媒体素材制作科学合理,能够表达知识点内容,形式与内容能教好结合起来
2、多媒体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视听接受习惯
3、课件中能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材料如视频、动画、声音、文本来表现
4、课件运行可靠性,课件经过严格的调试,运行过程中不应出现故障
5、学科知识表达符合国家技术标准:量和单位要采用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3100--93、GB310t——93至GB3102—93; 自然科学的名词和术语,要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审定的各学科《名词》丛书。要用指南简体字,不用繁体字或异体字,(医药学科叫‘根据特殊需要在专用名词术语中使用少量的繁体字);数字用法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15835—1995;标点符号的用法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9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