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常用词语
尔来:从那时以来。《蜀道难》:"尔来四万八干岁。" 尝:曾经'.《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 素:一向,平素。《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 既:已经。《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 既望:阴历十六。《观潮》:"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适:刚才。《孔雀东南飞》:"适得府君书。" 几:将近。《论积贮疏》:"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 初:刚开始。《赤壁之战》:"初一交战。" 未几:没多久。《口技》:"未几,夫驹声起。" 寻:不久。《桃花源记》:"未果,寻病终。" 已而:不久。《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遽:立刻、马上。《察今》:"遽契其舟。" 少顷:一会儿。《口技》:''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食顷:一顿饭工夫。《促织》:"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卒:同猝",突然。《赤壁之战》:"五万兵难卒合。" 倏尔:忽然。《灌园叟晚逢仙女》:"如何半日上倏尔又变了?" 秋:时候。《出师表》:"此诚危急哿亡之秋也。" 朔:阴历每月初一。《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 望:阴历每月十五日。《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今者:现在。《齐桓晋文之事》:"今者,有人语此,力足以举千钧。" 夜阑:夜深。《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 薄暮:傍晚。《岳阳楼记》:"薄暮冥冥。"
【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辟:征召 荐、举:推举 拜、除、授:授予官职;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简、选:选拔。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 超擢:破格提拔
【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转、调、徙:调动官职; 补:补充缺职; 改:改任官职。 【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左迁:降职; 放:驱逐,流放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 黜、废:废弃不用。
7.趣,①通“趋”:“兵法,百里而趣利 者蹶上将” (《史记•孙膑列传》)。 ②通“促”: “趣赵兵亟入关” (《史记•陈涉世家》)。 8.内,通“纳”:接纳,让……近来; 藏。“无内诸侯军”(《史记•高祖本纪》)。 9.郤,通“隙”:隔阂,矛盾。“令将 军与臣有郤” (《史记•项羽本纪》)。 10.责,通“债”:“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史记•高祖本纪》)。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实词 岁:年。《捕蛇者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期年:满一年。《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积年:好几年。《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曩:从前。《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向:先前。《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 久之:很久。《狼》:"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良久:很久。《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 异日:将来。《黄生借书说》:"日姑俟异日观云尔。" 旦旦:天天。《捕蛇者说》:"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 旦日:第二天。《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日:一天天。《捕蛇者说》:"而乡邻之生日蹙。" 翼曰:明天。《促织》:"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翌日:次日。《(指南录)后序》:"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旦:早晨。《术兰诗》:"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质明:天刚亮。《(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 亭午:正午。《古风》:"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宵:晚上。《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 暝:天黑了。《梦游天姥吟留别》:"迷花倚石忽已暝。" 中夜:半夜。《祖逖传》:"中夜闻鸡鸣。" 失时:过时。《论积贮疏》:"失时不雨,民且狼藉。"
2、09山东卷 (1)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3)
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 呢! (2)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 (3) 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 “好啊。” (3)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4) 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会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 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方法啊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
停留(用于个人) 王湾《次北固山下》是千古传颂的名篇,
其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备受称赞的名句
。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常用双音节词】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 “下车伊始”。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 辞官。 终养:①辞官回家奉养父母或祖父母至 寿终。②退职养老。 3.用事:掌权,主管。 4.视事:到职工作。 5.听事:办公的地方。 6.逆旅:旅馆。
【相对稳定的通假字】 1.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刭” 2.详,通“佯”:“行十余里,广详 死” 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 来谢项王” 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 敢倍德也” 5.禽,通“擒”:“禽灭六王” 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 下必不信”
学会切分语言单位,将句子按照结构组 成切分成以单个字为单位的小块,按照 “留、替、拆、增、删、调”六项原则 进行逐一翻译落实。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当堂训练 1、08高考 (1)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 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
(2)“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 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
【兼职、代理的词语】 主、秉、典:主管;后面带的经常 是管理的职责。 知、守、尹:主管,主持。后多跟 地点,知某州、守某郡、就是做某 州(郡)的长官 兼、领:兼任; 署、权、摄:代理,暂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 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 6.游:①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 ②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 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 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 是】十动 时人莫之许(《隆中对》) 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 安、恶、焉】十介十动?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 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24.谢:①推辞、谢绝;②道歉,请罪;③辞 去,辞别;④告诉。 25. 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6.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 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27. 第:只,只是,只要 28.爱:① 爱护,怜悯、同情;②吝惜、吝啬; ③恩惠 29.安:哪里,怎么 30.病:①担心,忧虑;②困苦;③疲劳 31.恨:遗憾,不满意;感到遗憾
3、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唯利是图 (译:“只图有利的”) 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的人”)
文言文翻译 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 系,严格按照原文字句一一译出,要尽 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 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 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3、10高考 (1)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 乞其术,师事之。(4分) (2)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 (3分) (3)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 不知人。(3分)
审清采分点。审清句子中的关键词语 (动词、词类活用)和主要的语法现象 (比如被动、倒装),这些往往是阅卷 者判断的采分点,可以将采分点一一圏 注出来,重点攻关。落实词义参照上下 文,使用对应法(单变双,字字落实)。 例:10山东卷 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
申甫屡次凭借他的本领干谒各位公卿,一 直不被听从信任。
8.劾:举报,检举,揭发。弹劾:由国家
专门机关(如国会)对违法失职或职务上犯罪的官吏,采取 揭发和追究法律责任的行为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 给……知道。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表示时间的词】 1.表瞬间:俄、俄而、俄顷;顷、 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2.表过去:既、既而,先、先是 (在此以前)、先时(开始的时候), 初,时、当是时,曩(nǎng以往,从前, 过去的)、尝,昔、向。 3.适逢——当、方、会、适、属
文言时间副词 ①表过去向、曩、尝、曾、业、业/既已、即、适:①曩与吾 祖居者②既克,公问其故 ②表正进行或正巧方、会、适、质:①会天大雨,道不通② 故方其盛也③从上观之,适与地平 ③表时间短:俄、俄而、有顷、顷刻、少顷、旋、寻、斯须 、少间、未几、既而、已而,据语境可译为“片刻”“一 会儿”“不久”“马上” ④表动作将发生行、行将、且、垂:①年且九十②功败垂 成 ⑤表时间终结:卒、终、遂、竟①后十年,终为秦所灭② 卒廷见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