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蒙古大学2004至2005学年第一学期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

内蒙古大学2004至2005学年第一学期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

内蒙古大学2004至2005学年第一学期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内蒙古大学分析化学(一)期末考试试卷(A)( 2004 ——2005 学年第一学期)(闭卷120分钟)学号姓名专业年级重修标记□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评分一、填空题 ( 共5题 10分)1. 用重量法测定As2O3的含量时,将As2O3溶于NaOH溶液,处理为AsO43-,然后形成Ag3AsO4沉淀,过滤,洗涤,将沉淀溶于HNO3后,再以AgCl形式沉淀和称重,则换算因数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2. 某显色剂R与金属离子M和N分别形成有色络合物MR和NR,在某一波长测得MR和NR的总吸光度A为0.630。

已知在此波长下MR 的透射比为 30%, 则NR的吸光度为_________。

3 某人用HCl标准溶液来标定含CO32-的NaOH溶液(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然后用NaOH溶液去测定某试样中HAc,得到的w(HAc)将会_______。

又若用以测定HCl-NH4Cl溶液中的w(HCl),其结果会___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4. 以下滴定应采用的滴定方式分别是:(填A, B ,C ,D)(1) 佛尔哈德法测定Cl- ____(2) 甲醛法测定NH4+ ____(3) KMnO4法测定Ca2+ ____(4) 莫尔法测定Cl- ____(A)直接法(B)回滴法(C)置换法(D)间接法5.测得某溶液pH值为2.007,该值具有______位有效数字,氢离子活度应表示为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 共10题 20分)1. 下列有关总体平均值的表述中正确的是------------------------------------------------()(1)随机变量有向某个中心值集中的趋势(2)无限多次测定的平均值既为总体平均值(3)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4)正态分布的总体平均值为零(A)1,2 (B)3,4 (C)1,3 (D)2,42.用PbS作共沉淀载体,可从海水中富集金。

现配制了每升含0.2µgAu3+的溶液10L,加入足量的Pb2+,在一定条件下,通入H2S,经处理测得1.7µgAu。

此方法的回收率为---()(A) 80% (B) 85% (C) 90% (D) 95%3. 欲配制pH=5.1的缓冲溶液,最好选择------------------------------------()(A)一氯乙酸(pKa=2.86)(B)氨水(pK b=4.74)(C)六次甲基四胺(pK b=8.85)(D)甲酸(pKa=3.74)4. 莫尔法测定Cl-含量时,要求介质的pH在6.5~10范围内,若酸度过高则--------( )(A)AgCl沉淀不完全 (B) AgCl吸附Cl-增强(C)Ag2CrO4沉淀不易形成 (D) AgCl沉淀易胶溶5. 溴酸钾法测定苯酚的反应如下:BrO3- + 5Br- + 6H+→ 3Br2+ 3H2OBr2 + 2I-→ 2Br- + I2I2 + 2S2O32-→ 2I- + S4O62-在此测定中, Na2S2O3与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6:1 (B) 4:1 (C) 3:1 (D) 2:16. 已知' (Ce4+/Ce3+)=1.44 V, ' (Fe3+/Fe2+)=0.68 V, 则反应 Ce4++Fe2+=Ce3++Fe3+ 在化学计量点时溶液中c(Fe3+)/c(Fe2+)为 ------------------------------------------------------( )(A) 1.1×10-18 (B) 92.5(C) 36.2 (D) 2.8×1067. 已知H3PO4的K a1 = 7.6×10-3, K a2 = 6.3×10-8, K a3 = 4.4×10-13,若以NaOH溶液滴定H3PO4溶液,则第二化学计量点的pH约为------------------------------------------------------( )(A) 10.7 (B) 9.7 (C) 7.7 (D) 4.98. 将甲基橙指示剂加到一无色水溶液中,溶液呈黄色,该溶液的酸碱性为---------------( )(A) 中性 (B) 碱性(C) 酸性 (D) 不能确定其酸碱性9. 若显色剂无色,而被测溶液中存在其它有色离子,在比色分析中,应采用的参比溶液是------ --- ( )(A)蒸馏水 (B)显色剂(C)加入显色剂的被测溶液 (D)不加显色剂的被测溶液10. 用纸色谱法分离物质A和B时,已知A组分的比移值R f(A)=0.45, B组分的比移值R f(B)=0.63。

欲使分离后,A、B两组分的斑点中心之间的距离为2.0cm,那么色层用的滤纸条的长度(cm)至少应为----( )(A) 9 (B) 10(C) 11 (D) 15三、问答题 ( 共 5题 30分)1. 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1mg,称样量分别为0.05g、0.2g、1.0g时可能引起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这些结果说明什么问题?2.简述选择缓冲溶液的原则是什么?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为多大?3.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时,对溶液的酸度、温度、滴定速度有何要求,为什么?4.简答如何检验和消除测量过程中的系统误差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5.利用生成BaSO4沉淀在重量法中可以准确测定Ba2+或SO42-,但此反应用于容量滴定,即用Ba2+滴定SO42-或相反滴定,却难以准确测定,其原因何在?四、计算题 ( 共 4题 40分)1. 用络合滴定法测定试样中铁的质量分数,六次结果的平均值为46.20%,用氧化还原法测定时四次结果平均值为46.02%,若二者的标准差均为0.08%,两种方法所得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吗?(置信度95%) 已知t0.05,8=2.31; t0.05,9=2.26; t0.05,10=2.232.计算下列溶液的pH值(1)0.1mol/L的NaAc(HAc Ka=1.80×10-5)(2)0.1 mol/L的H2C2O4(Ka1=5.9×10-2, Ka2=6.4×10-5)3.于pH=5.5时,用2.000×10-2mol/L EDTA滴定2.000×10-2mol/L Zn2+和0.20mol/L Mg2+的混合溶液中的Zn2+。

(1) 计算化学计量点时Zn2+和MgY2-的浓度; (2) 计算终点误差(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

(lgK ZnY=16.5; lgK MgY=8.7; pH=5.5时,lgαY(H)=5.5; (PZnep(XO)=5.7)4. 测定某试样中锰和钒的含量。

称取试样1.000g,溶解后还原成Mn2+和VO2+,用 0.02000 mol/L KMnO4溶液滴定,消耗3.05mL。

加入焦磷酸,继续用上述KMnO4溶液滴定生成的Mn2+和原有的Mn2+,又用去KMnO45.10mL。

计算试样中锰和钒的质量分数。

[A r(V)=50.94, A r(Mn)=54.94]方程式:5VO2++MnO4-+11H2O=5VO43-+Mn2++22H+4Mn2++MnO4-+15H4P2O7= 5Mn(H2P2O7)32-+4H2O+22H+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5题 10分)1. 2 分M r(As2O3)/6M r(AgCl)2. 2 分 0.1073. 2 分偏高, 无影响4. 2分 1.B; 2.C; 3.D; 4.A5. 2 分三位, 9.84×10-3二、选择题(共10题 20分)1. 2 分 (A)2. 2 分 (B)3. 2 分 (C)4. 2 分 (C)5. 2 分 (A)6. 2 分 (D)7. 2 分 (B)8. 2 分 (D)9. 2 分 (D) 10. 2 分 (C)三、回答题(共5题 30分)1. 6分解: 二次测定平衡点最大极值误差为±0.2mg±0.2×10-3E r1 = ────────×100% = ±0.4%0.05±0.2×10-3E r2 = ────────×100% = ±0.1%0.2±0.2×10-3E r3 = ────────×100% = ±0.02%1.0说明称样量越大,相对误差越小,定量分析要求误差小于0.1%,称样量大于0.2g即可,过大对试样处理操作不便。

2. 6分(1)a.缓冲溶液对测量过程应没有干扰。

b.所需要控制的pH应在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之内。

c.缓冲溶液应有足够的缓冲容量,以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

(2)pH = pKa±13. 6分(1)温度应在70~85℃范围内,在室温时反应慢,大于90℃时H2C2O4分解为CO2、CO、H2O。

(2)酸度过低 KMnO4易分解为MnO2,太高会促使H2C2O4分解,一般滴定开始时的酸度应控制在0.5~1mol/L。

(3)滴定速度先慢后快否则加入的KMnO4溶液来不及与C2O42-反应,则4 MnO4-+12H+ 4 Mn2++5O2+6H2O。

4. 6 分进行对照试验,回收试验,空白试验,校准仪器和用适当的方法对分析结果校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