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 其任务不仅是及时提交调查结果,还必须采取措施改进人 群健康(必须考虑调查结果接受者如政府部门、公众等的 需求)
现场流行病学定义

现场流行病学主要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为 目的,采用现代流行病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和 方法,及时做出科学的调查结论,并采取有效 的控制措施
现场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应用于疾病预防控制 实践,同时吸取其他相关学科理论和方法,而 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是流行病学 向群体和宏观应用方面发展而产生的分支

内容介绍
流行病学与现场流行病学概念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特点 现场调查的组织与实施 案例分析




什么是现场? 现场有哪些特点(特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场所、波及的 范围、涉及的人群;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调查处置所涉 及的对象和范围。
现场的特点
突发性:出乎预料、紧急的和非常规的 不确定性:后果不确定性 复杂性:原因复杂和不明,与社会、心 理、经济等问题相互交织 社会性:非单纯的卫生问题,易引起社 会问题 动态变化性:随时变化的,有时还是迅 速的,应对也是变化的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程序
7.用事实数据验证假设

事实和数据分析必须符合逻辑 疑似暴露因素、传播途径以及侵袭的人群与该病的特 征是否符合。临床、流行病、实验结果相符 补充调查 –进一步研究完善调查方案 –提高病例鉴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提高分子、分母的质量 –复访
现场调查的组织

调查工作的结束 –正式报告-报告当地和其他部门
调查方法 调查结果(流调和实验室) 下一步工作建议 致谢

最终报告
完整的和最终的数据:专业、行政报告,经验总
结 讨论交流调查成果:发表、会议交流、媒体 资料归档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程序
1.确定公共卫生事件的存在 2.确定诊断标准:病例定义 3.核实病例并计算病例数 4.描述三间分布、建立病因假设 5.确定高危地区、人群及其性质 6.调查与检验假设、同时采取措施 7.用事实数据分析和验证假设 8.系统完善现场调查 9.评价和完善控制和预防措施 10.建议与书面报告
3.核实病例并计算病例数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程序
4.描述三间分布、建立病因假设

时间、地点、人群 图表表示 病因线索 根据性质重点防治区域和人群或分级措施
5.确定高危地区、人群及其性质

6.调查与检验假设、同时采取措施

假设可能的暴露因素,选择方法调查与找出病因 或发病危险因素、同时采取措施 分析资料,综合分析临床、实验室及流行病学特 征与依据
实验室在现场调查中的作用




疾病暴发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病原体、暴露因 子、传播机制等的最终判定,特异性实验室检测必 不可少 只有在公共卫生监测和预防控制的常规工作中,不 断应用实验室技术,使实验室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才能在疾病暴发或突发性卫生事件的紧急情况下, 启动实验项目而派上用场 现场流行病学工作者与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建立密 切的关系,彼此了解工作程序,尤其是现场工作人 员必须知道采集什么标本,怎样采集,怎样保存和 运送,因为检测结果与收集的标本质量密切相关 实验室认可——依法公正、科学求真
现场调查的组织
准备工作 –基本行政指导
现场调查组


调查组负责人,人员组成,职责 行政领导和专业人员(多专业) 预备会 报告记录、备忘录 应急装备
⑵疫点疫区处理器械
⑴调查取材的器材
⑶预防治疗药物及个人预防用品
⑸执法文书 等) ⑺宣传资料
⑷调查表
⑹参考资料(专业、法律 ⑻调查取证工具

现场流行病学?
现场+流行病学?
现场流行病学产生的背景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的、群发的、对公众影响大 的卫生事件,需要紧急采取控制措施:

暴发疫情、新发疾病流行 急性中毒(食物、化学、职业) 环境污染、核放射事故 自然灾害、救灾防病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导致的群体反应、偶合事件 突发社会事件(人口大流动、动乱、生物恐怖)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取监测、预测、预防以及控制等 措施,减少其对社会政治、经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 危害
–突发:要解决的问题具有突发性,出乎预料 –应急:必须尽快对问题做出正确反应 –现场:必须亲赴现场解决问题
–限制:调查深度可能受限(必须及时地采取措施)
现场流行病学定义
Last JM 认为:

现场流行病学就是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服务和社区 人群等现场工作中的实践
– 主要解决如何进行流行和暴发调查、如何采取措施保护和 增进公众健康问题 – 面对应急性问题,必须立即作出反应,还要结合应急性问 题的解决,对公共卫生措施作出评价


现场流行病学的基本要素

科学的研究、推理和逻辑性 研究对象是人群 研究范围包括所有的健康问题,而不仅 是生物学上的疾病 最终目的是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 取一系列措施控制和预防有关健康问题

现场调查与“科研”调查的比较
特 征 现场调查 “科研”调查
1.资料 来源 2.样本 大小 3.实验 标本
流行病学基本原理
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分布的原理 疾病的发病过程 人与环境的关系(疾病的生态学) 病因论,特别是多因论 病因推断的原则 疾病防制的原则和策略

– 疾病的三级预防,疾病发展的数学模型
流行病学特点
群体特征 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对比的特征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 社会医学的特征 预防为主的特征

一般
现场调查的组织

应急反应
–明确调查目的 –明确调查具体任务
现场调查的组织

准备工作 –合作与协商
权威实验室支持
–指导、帮助、合作支持
其他专业
–统计、兽医、昆虫学、环境、信息发布
协商或明确:
–当地能提供什么资源 –调查组能提供什么资源 –谁指导日常调查工作 –谁对调查进行监督和最终负责 –各种数据如何分头收集,谁负责分析 –调查报告,谁写,报告谁
–了解调查中已或可能出现的敏感问题 –确定当地资源:监测、应急、检测能力,存在问题 –提供最新进展的方式 –提供服务者
现场调查的组织

现场调查的管理 –现场调查需面对纷乱的环境
坚持列出必须完成的任务清单,每天检查
经常与同事、当地负责人等交流,每天开组务
会 如果现场需要,应毫不犹豫寻求帮助 避免事先定出离开日期,或因个人原因提前返 回 提纲 决策记录 准确 交流 简单 随做随记 档案 友谊 团队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程序
1.确定公共卫生事件的存在



报告发病数超过平常水平 可能的人为原因? 当地医疗机构的快速调查访谈 初步确定事件的性质
2.确定诊断标准:根据目的确定病例定义
实验室确诊 临床诊断:与临床专家共同确定 疑似诊断和“现场诊断”定义:时间、地点、人群 诊断中流行病学依据的应用:在群体性疾病中作用更大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和步骤 现场调查方法与技巧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 消毒与医院感染控制 现场调查中的实验室支持 现场调查报告的撰写 现场督导 媒介生物监测与控制
第三篇现场调查中的相关问题
第一章现场调查中相关法律问题 第二章现场调查与救援中的个体防护 第三章自然灾害的公共卫生问题 第四章现场调查中的多系统支持

现场的特点
多样性:现场各不相同;只有相似的现 场,没有相同的现场 限制性:时间、行政(政治)、特殊对象 责任性:危害严重,处置责任大 高要求性:应对的时机、有效和科学性 合法性:“战时”状态下的合法性




现场 在某种程度上 就是战场!

几 个 概
流行病学 现代流行病学
– 控制和预防疾病的进一步蔓延 – 提供协议或法定的委托服务 – 获取更多的有关宿主、病因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的信息 – 通过质量评估与人员直接交往,加强区域监测或 建立新的监测系统 – 提供现场流行病学培训机会
现场调查的要求



根据公共卫生评价指标,提出社区人群中重 大公共卫生问题 现场调查必须及时予以实施 尽早发现传染源等致病源并对其危害程度作 出评价 使用合理的描述性或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 有因果关系上的充分证据确定传染源或病因 建立疾病的适时控制和长期干预系统

流行病学研究的目的

描述人群中的健康状况,通过疾病发生的数量,了 解不同人群发病的相对频数,以展示疾病的重要趋 势,来描述人群的健康状况

解释疾病的病因,测定引起疾病或某疾病趋势的因
素以及发现疾病的传播方式 预测疾病发生的数量及不同人群的健康状况 控制人群中的疾病,预防新病例的发生,治疗已有 的病例,延长患者生命或增进患者的健康状况

现场流行病学与现场调查

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涉及到描述、分析和实 验流行病学等方面,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 现场流行病学是主要针对疾病流行、爆发等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展开的调查,是一个特 定的概念 现场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新的分支,需要进 一步丰富和发展。现场调查作为流行病学学 科的一大特点,是流行病学工作者不可忽视 的观念和方法
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 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制疾病和促进健 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研究对象群体的三层次 – 疾病、伤害、健康 任务的三阶段 – 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工作深度的三个范畴 – 描述、分析、实验流行病学 三种基本方法 – 观察法、实验室、数理法 流行病学学科的三大要素 – 原理、方法、应用
现场调查的组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