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二战后期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原因学生姓名:李富侠学号:200602020004政法系历史学指导教师:苗杨职称:讲师摘要: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了原子弹,这对加速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覆灭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起了重要作用。
但当时及战后至今,对美国在日本投掷原子弹这一人类史上仍属第一次的军事行动的,还存在着争议。
对此,本文作一简要分析。
关键词:美国;日本;原子弹;原因Abstract:On August 6th and 9th , 1945, the United States voted down the atomic bomb in Hiroshima and Nagasaki respectively, that completely collapse of Japanese militarism and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But at that time and after the war, the U.S atomic bomb in Japan throwing this human history is still the first military action, there is the controversy. In this connection, the paper will make a brief analysis.Key Words: USA; Japan; Atomic bombs; reason.前言二战末期美国对日本投掷原子弹的行为受到了包括社会主义在内的许多国家的谴责,日本则充分利用这种形势来宣传自己所受的灾难,而原子弹对世界反法西斯胜利的作用却被忽视了。
在冷战时期,原子弹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热点之一。
客观公正的评价历史事件,必须把它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来做具体分析,因此,我们必须根据二战后期的形势来分析原子弹的投掷原因。
日本投降是在美国投掷原子弹之前就已经定局了,当时苏联即将参加对日作战,日本正在酝酿投降。
美国的情报部门分析,只要俄国参战,日本就会投降,对此,美国政府十分清楚。
因此,从军事角度考虑,投掷原子弹并非必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为什么在此情况下,美国还要在1945年8月6日向日本投掷第一颗原子弹,又在8月9日向日本投掷了第二颗原子弹呢?本文将就此问题做一探讨。
一、原子弹的研制与投掷美国从1941年开始实施曼哈顿计划,1945年春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耗费20多亿美元的巨额资金之后,科学家们进行第一次原子弹爆炸实验。
最初设想对德国使用这种新武器,但还未及使用,德国就被打败了。
因此,随着杜鲁门1945年4月入主白宫,美国政府便决定利用原子弹进行威胁,以美国的方式结束战争,[1]迫使日本投降而无需美国军队攻入日本本土造成重大牺牲,并且避免苏联参战的不良政治后果。
1945年8月6日,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投到了广岛;随后杜鲁门发表声明,要求日本赶快接受《波茨坦公告》,以免再遭原子弹打击。
但广岛的悲剧并没有使日本政府立即同意接受“无条件投降”。
8月9日,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投到了长崎,两次原子弹爆炸共造成数十万日本人伤亡。
美军在日本投下大量传单,称如日本再不投降,将会遭到成千上万颗原子弹的轰炸,直至彻底毁灭! 8月14日,日本裕仁天皇终于颁诏,宣布投降。
二、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原因对日使用原子弹,是美国决策者从本土进攻、政治解决以及依靠苏联击败日本等各种方案中的最后选择。
这一选择不仅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更主要的还有政治上的考虑,这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同时也暴露了美国战后外交和军事战略的主要方面。
(一)以小的代价尽早结束太平洋战争,以减少美军伤亡德国战败后,日本成为美国的主要对手。
尽管日本人明知道德国已经垮台,自己的处境也是绝望的,但他们仍以料想不到的顽强精神继续抵抗。
冲绳岛大血战,日本军队组织的“神风决死队”的自杀性攻击行为,给美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日本虽然败局已定,但其陆军尚有200-300万人,在中国也有同样的兵力,飞机尚存6000-9000架,而且正在积极准备“本土决战”。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通过比较此前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冲绳岛与日军作战的损失情况,得出的结论是:对日军本土作战,将损失20万人左右,陆军参谋长马歇尔认为甚至可能多达100万人。
战争已接近后期,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美军的伤亡,是美国最关注的问题。
要充分利用原子弹爆炸所具有的惊人特征来震撼和威吓敌人。
史汀生认为:“为了迫使日本天皇和他的军事顾问们真正投降,就得给他们一次当头棒喝,令人信服的证明我们有力量摧毁日本帝国。
”他还说:原子弹“不仅仅是一种具有惊人破坏力的武器,它还是一种心理武器”。
马歇尔“十分强调这种新武器具有震撼敌人的作用”。
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对此问题的看法是,突如其来的震惊比旷日持久的压力能更快地产生决定性的结果。
震惊使对手六神无主,压力却使他们有时间去适应。
因此,投掷原子弹是最迅速结束战争的方式。
(二)向世界各国显示实力,通过核讹诈获取世界霸主地位二战后期,随着法西斯战败,结盟基础逐渐消失,美苏矛盾日益突出,美国对苏联趁机扩张势力范围的做法日益不满。
经过二战苏联军事实力与国际威望得到了空前提高,苏联成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另一个超级大国。
况且,在对日作战中美国还有求于苏联出兵援助。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对苏联的扩张行为不满,但还不敢对苏采取强硬的对抗态度。
随着原子弹研制的成功,美国对全球的战略、对苏联和其它国家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在美国统治集团心目中,原子弹是自己手中的一张王牌,美国可以通过核讹诈来显示大国的实力,以达到获取世界霸主地位的目的。
在轴心国的共同威胁下,美苏建立了战时有限度的合作,并达成了战后适度合作的共识。
但是,苏联坚持政府维护自己决定力量、安全、秘密和独立的权利,在没有涉及这些因素的基础上,在联合行动中,承担有限的义务。
雅尔塔会议标志着美苏理解与合作的前景达到了极点。
在雅尔塔会议中,罗斯福用牺牲中国来获取斯大林的承诺,苏军在投降后2至3个月出兵加入太平洋战争,条件是要事先签订确认这些利益的中苏协定。
[2]但到了4月份,战争形势发生变化,美军修正了他们对战争形势的分析:日本已失去制海能力,不存在撤回部队威胁美军的问题。
所以,美国无须利用苏联结束战争。
在波茨坦会议上,斯大林依然准备对日作战,希望占领日本的领土北海道。
此时杜鲁门已获悉原子弹试爆成功,杜鲁门决定在苏联红军产生影响之前结束战争,这将避免与苏联分占日本,增强美国与苏联谈判后划分势力范围的砝码。
(三)实战试验,使美国对原子弹这种武器有更多的了解二战期间各国在研制原子弹时尚不清楚原子弹的实际威力,随着美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美国科学家和当权者才开始真正了解核武器的威力。
1945年5月31日和6月1日,“临时委员会”明确讨论了原子弹的使用问题。
奥本海默和格罗夫斯应邀参加了会议。
讨论的两个问题之一是,是否同时实施多次袭击。
奥本海默主张这么做,但格罗夫斯反对,他说部分原因是,“如果不同时轰炸,可以对这种武器有更多的了解,反之我们就会失掉这种机会”。
美国对日本投掷原子弹是一次实战实验,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从打击目标的选择上:格罗夫斯的意见是,实际的打击目标应该是未受空袭破坏过的目标;理想的情况应是,第一个目标要达到足以使其造成的破坏限制在目标本身的范围内,这样我们就可以较准确的确定这颗原子弹的威力。
从投弹的种类来看:如果说向日本投掷原子弹,是为了能对日本军政当局产生心理威慑效果,促使日军早日投降的话,一颗原子弹足以,使用第二颗原子弹是没有必要的,但是“格罗夫斯肯定还想知道这两种裂变效果如何。
”于是,不等日本反应过来又投了第二颗,而这两颗原子弹一枚使用的是铀,另一枚使用的是鈈。
从投弹的工程来看:物理学家哈罗德·阿格纽、拉里·约翰斯顿博士对原子弹爆炸的声音、闪光、烟云、爆炸等做了比较详细的记载。
(四)美国使用原子弹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美国人民雪耻的心理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并袭击了太平洋其他地区,引起了美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这场战争基本上不同于反德、反意的战争,它是一次复仇战。
”美国人把他们的太平洋敌人看成背信弃义和野蛮的疯子。
战争期间的广告和宣传都把日本描述成非人的猴子、丑恶的啮齿动物、分泌毒液的昆虫。
[3]杜鲁门说:“当你不得不对付一只野兽时,你不得不像一只野兽一样对付它。
这是遗憾的,但是真实的。
”[4]人们首先要正视历史,是日本法西斯挑起了战争,他们是引发一系列人间悲剧的罪魁祸首,日本方面在年复一年的纪念广岛长崎的受难者时,只想到日本受原子弹之害,却不愿意承认日本法西斯是导致悲剧发生的始作俑者,企图否认日本给中国人民和东南亚人民带来的惨祸,如南京大屠杀、毒气战、细菌战、万人坑等等。
正如日本科学家武谷三男所言,如果日本不正视他们给朝鲜和中国造成的比原子弹大得多的破坏行为,也就没有资格去批判美国人的残暴。
在美国大多数人对原子弹在日本爆炸欢欣鼓舞,许多人甚至遗憾,为什么只有两颗原子弹用于摧毁日本。
在1945年夏末秋初的民意测验中,85%的美国人对向日本投放原子弹表示认可。
在9月份的民意测验中,只有4%的美国人认为不应该使用原子弹,27%的人认为应该在日本的无人区投放,43%的人赞成使用一颗原子弹就足够了,另外24%认为应该“扫平日本”。
在10份的民意测验中,所提的问题略微不同,但赞成投放原子弹的人更多。
23%的人认为,在日本有机会投降之前,应该投放更多的原子弹。
[5]美国人认为自己是世界强国,世界强国居然遭受小日本的偷袭,这种为珍珠港复仇的情绪是显而易见的。
(五)向美国国会证明花费巨额经费研制原子弹是值得的美国原子弹的研制是一个高度机密的计划,他对美国政府的很多官员、军队将领和国会议员都是保密的。
研制原子弹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为此,美国动用了15万人,投资了20亿美元,而这些巨款都是罗斯福总体通过秘密渠道从军费中转来的。
1945年2月,众议院军事拨款委员会委员恩格尔指责了原子弹研究的巨大开支,要求允许众议院对它进行部分调查。
美国加速了核分裂物质的生产,格洛夫斯害怕将在原子弹试制成功前结束。
投掷原子弹,检验一下它的威力,有关当局可向国会报告,避免国会追究政治责任,也可向国人作一个交代,还可以安慰一下参加研制工作的科学家们。
曼哈顿计划的负责人格洛夫斯认为,杜鲁门做出的对日使用原子弹的决策,“将永远被认为是无比英勇和聪明的行为。
”杜鲁门最后拍板使用原子弹是在听取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意见后才下定决心的。
丘吉尔说:“一次或两次袭击可能结束战争,给日本挽回其‘体面’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