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笔记:社会组织的生命和公信力-方升势
笔记:社会组织的生命和公信力-方升势
组织死亡
公信力——建立和维持信任的关键
(6)、世界级的社会组织有些特征
尊重的意愿
财务透明公开
明确的组织使命
使命与项目之间的一致性
不断进行的项目评估
很强的组织能力和执行力,包括创新、学习能力
胜任的领导能力
强有力董事会
思考:
哪个或几个特点对你的组织来说最难实现?
什么样的变化能过实施更为容易?
你打算做什么使组织具备这些特征?
信任是必须被赢得的
建立“信任账户”
品德胜任关心
存入
说到做到
把事情做得出色
表现出同情心
支取
余款
关于信任的关键问题
如果你在你的信任账户上支取超过存储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信任账户已经关闭会有什么影响?
社会组织为什么需要公信力?
能够增加公众对是组织提供服务的认可和信赖
有助于保留和吸引人才
有助于吸引社会各方资助,支取更多项目和资金。
因此,,了解一个人的期望是与其建立信任的关键。
其次,信任如何表现出来?
人与人意见:言行一致
表现出色
在社会组织和他们利益相关者之间
言行一致
表现出色
不同的人处理信任的范式不同,有些人先给予信任知道对方被证明不能给予信任为止。另一些人则要显得到证明对方可以信任才会给予之间的信任。
一个社会组织的最大财富是公众的信任。
让女童和女孩发挥岂能,成为有责任感的世界公民
——
使命可以使组织制定目标。
使命可以使组织全体成员拥有共同愿景,明确努力的方向。
使命可以界定谁是客户及市场定位。
使命可以使组织制定正确的策略。
使命战略结构成果
营销
创新
资金发展
(3)、如何制定有效的使命
使命的三要素:
1、市场需求(I Must)
2、竞争力(I Can)
3、奉献精神()
(4)、有效使命的特征
1、清晰表达了应该满足的和组织通过什么活动满足需求
2、“使命三要素”必须互相适应
3、整个组织需大家知晓并理解该使命
4、使命的有效性必须定期起检验
5、使命要能够简短到可以印在T恤上
(5)、对有效使命的最终检验:行动和成果
1、对使命的最终检验不是辞藻华丽的使命陈述,而是正确恰当的行动。
3、理事会要对机构的使命和公信力负责
理事会的基本职责
1、确定组织的使命、远景以及价值观
2、任命首席执行官
3、财务监督
4、筹集资源
5、保证组织守法、道德诚信、维系组织的公信力
6、确保有效的组织规划
7、招收新的理事会成员、提供培训、评估理事会的绩效
8、监督和提高组织的形象和声誉
9、审批、监测并改进组织的项目和服务,保证其符合是的范围之内并取得意想的结果
与使命项目一致、项目资金使用有效性
程序公信力
交流、效率、透明
(3)、社会组织为什么需要公信力
首先,我们先要了解什么是信任?
信任是就是我们相信所依靠的对象无论是个人或组织能够达到我们的期望。更确切地说,我们更原因相信那些能过达到我们正面的期望的个人或组织。
信任是与我们对他人是否具备达到我们期望的能力有关
影响公信力、减少、停止、影响发展、公众不满、诉讼。
专款专用、资金使用透明。公开规范
公信力、成果、专业化、创新、提升能力、内。
3、受益方
满足需求、有效帮助、关爱、尊重、平等、保护隐私、不
投诉公信力、拒绝服务、项目无法开展、影响发展
建立监督问责机制、公开透明财务制度、规范机构管理系统机制、筹集资金。寻找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
诚实守信公开透明、提升专业能力、合作共赢、及时沟通、有效调研需求、不武断、合理发放
投诉、失去公信力、影响口碑、撒布不满情绪
建立监督问责机制、规范管理制度。筹集资金、寻找合作伙伴。
自愿者
专业培训、了解服务对象、提供有效的方案、得到认可、体现价值、有相同的价值观、提供助人的平台、扩大交际、回报、学习机会、用人之长、计划方案、激励、关怀、人生安全保障、
国家政府
理事会
志愿人员
其他社会组织:合作伙伴/网络/协会
受益人
媒体
公众和社会
资助方
捐赠方:个人、公司、非营利组织
地方政府
关于期待:
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期待远远高于对企业的期待,当非营利组织呗认为表现得不够专业、不负责任或在道德上有问题的时候,公众的反应往外非常迅速,进而产生背叛感。破坏信任。
对一个非营利组织的不信任,可能会导致对所有非营利组织包“等着瞧”的态度。
(7)、中国社会组织公信力标准
1、合法性和公信力
2、以使命为知道
3、组织的资源利用和和公私利益冲突
4、组织的内部治理
5、组织的协作和伙伴关系
6、筹资
7、项目评估
8、财务透明
9、信息公开
10、职业操守
标准:
不合格
勉强合格的
合格的、正常
良好
卓越的
标准:使命宣言
没有使命宣言
有使命宣言,但不够清晰明确
有明确的使命宣言,但使命宣言,很少被用于项目决策
10、支持首席执行官的工作并评估其工作
11、制定计划、以便有效地执行理事会的职责。
12、制定理事会有效的体制结构
流失、不满、不认可、对公益行业的不满、影响资源来源、项目无法开展
实操方案、提供专业的培训、多沟通了解志愿者的需求、
员工
提高待遇、提升个人发展空间、务实、公开透明、参与决策、更多地资源、发挥优势、已审作则、尊重、关怀、认可、福利保障
消极怠工、效率低、辞职、服务质量影响、机构工作受影响、不满情绪、
团队合作、共患难、
第二课、社会组织的使命和公信力
培训目标:
使命的含义、重要和有效使命的制定
社会组织的作用利益相关者及其期望
公信力及其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性
世界级社会组织的特征
中国社会组织公信力标准
理事会要对机构的使命和公信力负责
1、社会组织是为了使命存在的8
(一)、什么使命?
使命就是组织的目的和组织存在的原因。致命最终你想让别人记住你什么。
有助于增强受益群体对社会组织的信任。理解、支持,更利于开展公益项目。
有助于处理好与社区及各方面的关系
有助于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支持和理解。
(4)、谁来监督社会组织的公信力
“公信力决定有没有钱,使命决定由多少钱”
政府
资助人
认证机构
媒体
监察机构
协会
受益人
自我
(社会组织)
(媒体)
讨论:
1、中国社会组织在公信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资金使用不透明、项目执行力不够、监督不力、缺乏使命、专业性不强、腐败、潜规则、理事会形同虚设未能发挥作用、项目没有成果、缺乏及时沟通反馈。
2、我们所在的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如何?
3、在哪些方面需要加以改进和提升?
(5)、缺乏公信力的后果
无法完成组织的使命
形象和声誉受损,失去支持
招致公众的不满
服务对象
社会组织的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分析:
谁是我们的利益相关者
他们对我们有什么期待
如果他们使了会发生什么
需要做什么来达到这些期望
1、地方政府
合法性、资金安全、创新、问题反馈、业绩、提升能力、就业问题、服务社区等
取缔、干预、减少、停止、批评、通报,
2、资助方
专款专用、资金使用透明。公开规范
公信力、成果、专业化、创新、提升能力、内部管理制度、执行力、必要的宣传、及时的问题反馈、员工参与
有明确的使命宣言,理事会和管理基层使用使命宣言来为组织设定目标,记性项目决策。
有情绪却的使命宣言,理事会和管理基层使用使命宣言来组织设定目标,进行项目决策,项目要按照使命宣言的标准进行绩效评估。
(8)、努力提高社会组织的公信力
1、加强培训,提高认识
2、提高专业化水平
3、进行业内的评估和评比
4、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2、使命必须可以被转化为具体短期。可行的目标
3、每天早上就可以行动
4、行动带来预期的成果了吗?
(6)、领导者与使命
1、领导者的首要任务是界定组织的使命:
设定一个清晰的目标,对未来有一个宽广的远景。领导必须保证在组织机构中的每个人都时刻牢记其使命。如果不这样的话失败在所难免。
——彼得德鲁克
讨论:请各位写下你们机构的使命:
关于使命的假设规定了组织把什么结果看做是有意义的,致命了该知足认为整个经济和社会应做出何种贡献。
(2)、使命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首先确定使命。非营利组织是位使命存在的,他们的存在是为了改善社会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彼得.德鲁克)
小组讨论:
什么使命
你和你的机构是否重视使命
你认为使命有什么作用
你所在机构的使命是什么?他起到作用了吗?
“由内而外的思维”
(2)、什么是公信力
公信力就是组织或个人以为某件事向利益相关者进行报告、解释和保护的重任。应为自己的行为责任,并有责任接受质询。
公信力是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
公信力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具体表现
支持性行为
财务公信力
精确的会计、按时的财务报告、财务公开、规范、透明
法律公信力
遵守法律、法规
项目公信力
2、公信力是社会组织的生命线
(1)、社会组织的利益相关者及他们的期待
利益相关者是指影响组织的活动或受组织的活动影响的组织和个人
行动是根据使命进行规划的,如果不从使命来计划行动,非营利组织将无法取得成功。
但非营利组织总是存在多个利益相关者,诶个都对组织的管理事务拥有否决权。(彼得德鲁克)
社会组织的利益相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