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省晋中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山西省晋中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山西省晋中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标准状况下,22.4 L SO3所含分子数为NAB . 盛有SO2(无其它气体)的密闭容器中含有NA个氧原子,则S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C . 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NAD . 1 mol NaHCO3晶体中含有阳离子数目为2NA2. (2分) (2018高二上·黄陵开学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碱金属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其熔沸点逐渐降低B . 卤素单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其氧化性逐渐增强C . 在周期表中,族序数都等于该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D . 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3. (2分) (2018高一下·平顶山期末) 已知:H2(g)+Br2(l)=2HBr(g) ∆H=-akJ/mol,蒸发1mol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kJ,其他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2HBr(g)=H2(g)+Br2(g)∆H=+akJ/molB . H2(g)的稳定性低于HBr(g)C . Br2(g)=Br2(l) ∆H=+30kJ/molD . b=272-a4. (2分) (2016高三下·凯里开学考) 已知NO2与N2O4相互转化:2NO2(g)⇌N2O4(g);△H=﹣24.2kJ/mol在恒温下,将一定量NO2和N2O4(g)的混合气体充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其中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下列推理分析合理的是()A . a,b,c,d四点中c正与v逆均相等B . 反应进行到10min时,体系吸收的热量为9.68kJC . 前10min内,用v(NO2)表示的该反应速率为0.02mol/L•minD . 25min时,导致平衡移动的原因是升温5. (2分)(2018·湖北模拟) 已知Ka(CH3COOH)=1.7×10-5 , Kb(NH3·H2O)=1.7×10-5。

25℃时,向40ml浓度均为0.01mol·L-1的盐酸和醋酸(1:1)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0.10mol·L-1的氨水,测定过程中电导率和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点溶液中,c(CH3COO-)数量级约为10-5B . b点溶液中,c(NH4+) < c(CH3COOH)C . c点溶液中,c(NH4+) > c(Cl-)+c(CH3COO-)D . d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c点6. (2分)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 . 吸热反应中,新化学键形成吸收能量;放热反应中,新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B .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磺(S)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C . 相同体积、浓度均为0.1 mol/L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NaOH稀溶液反应,前者放出热量多D .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 ,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H=-285.8kJ·mol-17. (2分) (2019高二下·桂林期中) 25℃时,分别向浓度均为0.1 mol/L,体积均为20 mL的HX和HY的溶液中滴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与加入氨水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是()A . HX的电离方程式为HX=H++X−B . b点时溶液中c()=c(Y−)>c(H+)=c(OH−)C . HX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 mol/LD . a、b两点对应溶液中存在的微粒种类数目相同8. (2分)如图是温度和压强对反应X+Y 2Z影响的示意图。

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 . X、Y、Z均为气态C . X和Y中最多只有一种为气态,Z为气态D . 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ΔH>09. (2分)在三个2L恒容的容器中,分别发生反应A(g)+3B(g)⇌2C(g),5min后各容器反应达平衡状态,其中甲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为0.4mol.反应前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乙中5 min内C的反应速率为0.16 mol•L﹣1•min﹣1B . 达到平衡时,丙中A的浓度是甲中的2倍C . 丙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D . 达到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C的物质的量百分含量相等10. (2分)(2018·浙江选考) 已知:H2O(g)=H2O(l),△H1C6H12O6(g)= C6H12O6(s),△H2C6H12O6(s)+6O2(g)= 6H2O(g) +6CO2(g),△H3C6H12O6(g)+6O2(g)= 6H2O(l) +6CO2(g),△H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H1<0,△H2<0,△H3<△H4B . 6△H1+ △H2 +△H3 - △H4 =0C . -6△H1+ △H2 +△H3 - △H4 =0D . -6△H1+ △H2 -△H3 +△H4 =011. (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甲烷的燃烧热为△H=﹣890.3 kJ•mol﹣1 ,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1B . 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1 ,则稀H2SO4溶液和稀Ba(OH)2溶液反应的反应热△H═2×(﹣57.3)kJ•mol﹣1C . Mg在CO2中燃烧生成MgO和C,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D . 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12. (2分) (2016高二上·吉安期中) 可逆反应A+B(s)⇌C达到平衡后,无论加压或降温.B的转化率都增大,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 A为气体,C为固体,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 . A为固体,C为气体,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 . A为气体,C为固体,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 . C均为气体,正反应为吸热反应13. (2分) (2019高二上·杭锦后旗期末) 心脏起搏器电源—锂碘电池的电池反应为:2 Li(s) + I2(s) = 2 LiI(s) ΔH已知:4 Li(s) + O2(g) =2 Li2O(s) ΔH14 LiI(s) + O2(g) = 2 I2(s) + 2 Li2O(s) Δ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ΔH=1/2ΔH1 -ΔH2B . ΔH=1/2ΔH1 +ΔH2C . ΔH=1/2ΔH1 -1/2ΔH2D . ΔH=1/2ΔH1 +1/2ΔH214. (2分) (2017高二上·晋江期末) 下列方法能使电离平衡H2O⇌H++OH﹣向右移动,且使溶液呈酸性的是()A . 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铝固体B . 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固体C . 向水中加入少量碳酸钠固体D . 将水加热到100℃,使水的pH=615. (2分)向Na2CO3、NaHCO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 a点对应的溶液中:Na+、AlO2-、SO42-、NO3-B . b点对应的溶液中:Ba2+、K+、NO3-、Cl-C . c点对应的溶液中:Na+、Ag+、Mg2+、NO3-D . d点对应的溶液中:Cl-、NO3-、Fe2+、Na+16. (2分)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再通入少量氯气,c(H+)/c(ClO-)减小B . 通入少量SO2 ,溶液漂白性增强C . 加入少量固体NaOH,一定有c(Na+)=c(Cl-)+c(ClO-)D . 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7. (2分) (2016高二上·安阳期中) 对于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A . ①②B . ⑤C . ③④D . ④⑥18. (2分) (2015高二上·宁城期末) 在2A(g)⇌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 vA=0.5mol/(L•s)B . vC=0.3mol/(L•s)C . vC=0.8mol/(L•s)D . vD=1mol/(L•s)19. (2分)常温下用 pH试纸测得氨水的pH等于12,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 12mol/LB . 1×10﹣12mol/LC . 0.01mol/LD . 大于0.01mol/L20. (2分) (2019高二上·曲靖期末) 有关下列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A . 图①表示在N2(g)+3H2(g) 2NH3(g)达到平衡后,减少NH3浓度时速率的变化B . 图②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H2(g)十I2(g) 2HI(g)在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存在下建立平衡的过程。

C . 图③说明HA是比HB更弱的酸D . 图④中的y可表示将冰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情况二、解答题 (共5题;共44分)21. (5分)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分离或提纯下列物质,将其分离或提纯方法序号填在横线上。

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升华、③加热分解、④蒸馏、⑤结晶(1)除去氢氧化钙溶液中悬浮的碳酸钙颗粒________。

(2)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________。

(3)除去固体碘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固体________。

(4)除去氯化钾中含有的氯酸钾________。

(5)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 ℃)和甲苯(沸点为110.6 ℃)的混合物________。

22. (10分)(2015·奉新模拟) 磺酰氯(SO2Cl2)和亚硫酰氯(SOCl2)均是实验室常见试剂.已知:SO2Cl2(g)⇌SO2(g)+Cl2(g) K1 △H=a kJ/mol(Ⅰ)SO₂(g)+Cl₂(g)+SCl₂(g)⇌2SOCl₂(g) K2 △H=b kJ/mol(Ⅱ)(1)反应:SO2Cl2(g)+SCl₂(g)⇌2SOCl2(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用K1、K2表示),该反应△H=________kJ/mol (用a、b表示).(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Ⅰ)的影响,以13.5g SO2Cl2充入2.0L的烧瓶中,在101kPa 375K时,10min 达到平衡,平衡时SO2Cl2转化率为0.80,则0~10minCl2的平衡反应速率为________,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________ kPa,该温度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若要减小SO2Cl2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列举一种).(3)磺酰氯对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发生泄漏时,实验室可用足量NaOH固体吸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亚硫酰氯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4)一定量的Cl2用稀NaOH溶液吸收,若恰好反应,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已知常温时次氯酸的Ka=2.5×10﹣8则该温度下NaClO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b=________mol•L﹣1 .23. (7分)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叫煤化工.(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碳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C(s)+H2O(g)⇌CO(g)+H2(g)△H=+131.3kJ/mol①该反应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②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A.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B.1mol H﹣H 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mol H﹣O 键C.V (CO)=V (H2)D.密闭容器的容积不再改变E.消耗1mol 水的同时生成1mol H2 F.容器的密度不变③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________.(2)水煤气再进一步反应可制取氢气.反应为H2O(g)+CO(g)⇌H2(g)+CO2(g),某温度下该反应的逆反应平衡常数K= .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只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起始浓度甲乙丙c(H2)/mol/L0.0100.0200.020c(CO2)/mol/L0.0100.0100.020A . 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B . 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不等C . 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 倍D . 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3)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 (g),如图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在体积为1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 ,下列措施中能使c (CH3OH)减小的是.A . 升高温度B . 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C . 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D . 再充入1mol CO2 和3mol H2 .24. (10分) CO是合成尿素、甲酸的原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