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省晋中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山西省晋中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山西省晋中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一座占地面积相当于600个足球场,融商务贸易.金融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地下城刚刚经过专家论证,预计6月初破土动工。

B . 宴会过程中,面对造访的宾客,她真诚表示:无论他们在此地开展哪方面的工作,她都会鼎力相助。

C . 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它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D . 2009年春晚舞台造型引进奥运团队,舞蹈《蝶恋花》应用了现代高科技造型手段——LED大屏幕,加上舞蹈演员背上漂亮的彩绘,他们美妙的舞姿,实在是赏心悦目。

2. (2分) (2019高二上·静海期中)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中国要成为一个世界强国,还必须在建设民族文化和引领世界文化上有所建树,靠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感染力和竞争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和“天下心悦诚服”。

B . 韩国官方智库“外交安保研究院”周五发布报告称,朝鲜不仅明年将进行第三次核试验,而且短期内韩朝领导人举行峰会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C . 印度发射的运载火箭在升空不久后爆炸,此次发射失败的原因是由于火箭第一级发动机及4个捆绑式液体燃料助推器出现严重的技术故障。

D . 《非诚勿扰2》在北美抢滩登陆,这样,北美华人不用再在网络上搜索各种视频,而可以直接走进电影院,与国内观众同步在大银幕上观看它。

3. (2分) (2016高三上·清远期末)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由细胞膜及其内的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外界信号进入细胞首先要通过细胞膜,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细胞膜除了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外,还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A . 虽然某些离子和大分子物质不能自由通过,但水和氧气等小分子物质能自由通过B . 水和氧气等小分子物质能自由通过,而某些离子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自由通过C . 能自由通过的是水和氧气等小分子物质,而某些离子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D . 能自由通过的是水和氧气等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是某些离子和大分子物质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4. (9分) (2019高三上·松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伟大的思想开始于纸上,教育是在纸上完成的,商业是由纸质确立的,爱情是由纸质给予认定的,重要的新闻通过报纸得以传播……纸在人类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但是,几十年来,文明的进步已经尝试超越纸而拥抱一个无纸化的世界,纸迅速地被像素和屏幕替代。

它应该如何立足?将走向何处?为什么做出了如此多贡献的纸张必须不断创新?(摘编自百家号《鼓吹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无纸化世界还没到来?》)材料二:(摘自《无纸化时代已经开启——基于区块链的可信电子凭证应用》,《金卡生活》杂志)材料三:我国是纸张使用大国,纸浆进口量逐年攀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纸浆进口量高达2107万吨,出版印刷企业用纸量64299.06万令。

大量消耗纸张,不仅导致成本增加,还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1万张A4纸,就是一棵100公斤的大树。

近年来,我国开始在办公、交易、物流等领域推行“无纸化”,居民也习惯了电子存储、电子阅读等方式。

有专家解释,“无纸化”是对“电子化”的一种通俗表达,是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经历了移动浪潮、“互联网+”等技术洗礼之后的必然趋势,是信息时代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必然结果。

…………如今,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仍然习惯使用纸张,无论是订立合同还是获取交易凭证,依旧认为“白纸黑字”更可靠。

同时,由于政策层面整体设计不够,尤其是一些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衔接。

有的部门还坚守纸质办公方式,不承认其他部门提供的电子材料,要求重新提供相关的盖章纸质材料才能通过。

这给办事者带来麻烦,还造成纸张浪费。

纸张替代型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也影响了“无纸化”进程。

比如,市场上有些电子书制作粗糙、定价不合理,导致公众电子阅读的习惯没有完全培养起来,不少人依然选择纸质书。

有关人士表示,“无纸化”不意味着一定要取消纸张,但应从政策方面进行引导,培育健康的市场秩序。

“我喜欢看书,阅读纸质书感觉还是很不一样,但培养‘无纸化’的意识和习惯也很重要。

希望能加大宣传,规范市场,推动降低电子书的成本。

”相关技术不够完善也是一大影响因素。

信息的保密、电子签名的认定、电子发票的开具使用等,尚有拓展与改善空间。

另有人认为,电子发票技术从开始应用到逐步普及需要一个过程,眼下还属于新生事物,系统正在逐步完善。

现在通过电子签名等技术手段加密和认证,可进行比对,防止发票造假;如有需要,电子发票也可以打印出纸质发票,与传统管理方式有效对接。

(摘编自《“无纸化”生活,你准备好了吗?》,《人民日报》2018年08月10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纸张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贡献卓著,是人类文化信息流传的载体,也是人类情感交流的媒介。

B . 电子凭证有托管存储、依赖公信力、闭环运行等弊端,这制约了它的业务发展,无法发挥其优越性。

C . “无纸化”是存储方式数字化等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改善环境的现实需求。

D . 无纸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纸张与人们生活习惯联系紧密,目前完全被替代的时机还不成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 纸张在现代社会被像素和屏幕迅速替代,是因为其带来的环境污染、对树木消耗过度等问题日益严重。

B . 电子凭证依赖第三方托管储存,信息容易被篡改,发现问题后难以追溯,因而对第三方的公信力要求很高。

C . 随着电子技术进一步发展,无纸化办公涉及的信息保密、习惯认同、管理方式对接等问题将得到解决。

D . 无纸化并不是要让纸张消失,而是要促使纸张与屏幕更好结合,给人们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方式。

(3)要推进无纸化进程,需要哪些相关方的努力?他们各自的努力方向是什么?5. (10分)(2017·阳东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世界第一女记者﹣﹣法拉奇传1929年,奥莉娅娜•法拉奇出生于佛罗伦萨,她成长于一个不苟言笑的、充满斗士精神的家庭。

父亲是坚定的意大利斗士,在二战期间积极反对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权。

14岁那年,有一次当飞机投下炸弹的时候,地板和墙壁都开始晃动,法拉奇和父亲躲藏在防空洞,由于太恐惧,法拉奇止不住啜泣起来。

突然,父亲给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并一字一字说出一句话:“女孩不要哭,也不许哭!”。

法拉奇性格坚韧顽强,这和父亲的教育密切相关。

法拉奇一直很感谢母亲托斯卡•法拉奇的激励。

她多次回忆:“是妈妈,是妈妈告诉我,甚至是哭着告诉我:‘不要像我这样!不要变成你丈夫和孩子们的奴隶!要学习,去看看整个世界,要学习!’”法拉奇最喜欢的家人是大伯,这是她的第一位,或许也是唯一的一位老师。

大伯是一名记者,这对法拉奇走上记者之路影响重大。

在奥莉娅娜的一生中,她都会引述大伯的忠诫:“在记者这一职业中,一直回响着这样一条铁律:最重要的是,不要让你的读者感到厌烦!”受大伯此语的影响,后来法拉奇放弃研习已久的医学专业拿起了笔,从此写作成了她终身酷爱之事,尤其是在她曾采访过并深深挚爱的伴侣、希腊抵抗运动英雄、反对强权的斗士阿莱科斯•帕纳古利斯于34岁死于车祸后。

她亲历了二战,1950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

作为记者,法拉奇的提问表现了一种唯其所有的犀利风格,她用语率直、尖锐、咄咄逼人,轰炸般的盘问有时甚至显得有些“挑衅”,这种风格令全世界为之叫好,却令“大人物”害怕。

她与全球六十多位国家政要的激烈交锋,曾令基辛格尴尬、令卡扎菲失言、令沙龙狂怒、令梅厄夫人敞开心扉……1961年记者扎特琳采访法拉奇,说很多人说她卑鄙、凶狠。

她睁大画着浓妆的眼睛,抚了一下头发后,摆出一副清白的样子说:“凶狠是什么意思?说出实情?我觉得我很和蔼。

采访一个人时我总是尽力挖出他最好的一面。

好比画画的时候我尽力画他好看的地方。

”扎特琳说也许她有时画了一幅不够公正的、负面的画像。

她回答说:“那不是我的错,那就是他最好的一面。

”有一种美德在她身上熠熠生辉,她对强权有着天然的憎恶和反叛,她似乎永远不知道什么叫做服从。

她说:“在夏娃摘苹果那一天诞生的,并非罪恶;那一天,诞生的是一种被称为不服从的光辉美德。

”法拉奇代表了当今媒体所欠缺的东西﹣﹣把真相告诉权力的勇气。

1967年她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非常出色。

她报道了自己所处时代的多次重大冲突,足迹遍布拉美、黎巴嫩、越南和科威特。

她就像一个无畏的战士一样,在这个男性占主导地位的领域奋勇前进。

法拉奇罹患癌症多年后,于2006年9月14日夜间在佛罗伦萨结束了她77年的传奇人生。

她的去世在意大利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意大利共和国总统纳波里塔诺致信其家属,对意大利失去这位“享有世界声誉的记者和成就卓著的作家”表示哀悼,前总统钱皮称颂法拉奇的一生是“勇敢、战斗和榜样的一生”。

(摘编自《中国青年杂志》和“百度百科”,有删改)【相关链接】①她在文学创作中几乎从未把文学与新闻分离,始终坚持反映矛盾交织的社会现实,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体味。

一些人认为她是一个“直面历史的伟大记者”和“以行为去实践心中理想”的作家。

批判者指斥她“蛮横无理和傲慢”,称其文风“夸张”“浮华”,有强烈的“自我表现主义”。

②“9•11”事件后不久,法拉奇在意大利的《晚邮报》上发表了文章,措辞强烈地攻击伊斯兰教。

这篇文章后来扩展成书,题为“愤怒与骄傲”,称伊斯兰文明是“一种野蛮落后的文化”。

她的一些说法令西方媒体也感到失之偏颇。

(1)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作为“二战”亲历者的法拉奇,在父亲的耳光和“女孩不要哭”的呵斥下,逐渐变得坚韧顽强,充满斗士精神。

B . 作为年轻少女的法拉奇,在母亲“不要像我这样”哭诉的激励下,热爱学习,充满理想抱负,大胆放眼世界。

C . 作为人生选择者的法拉奇,在大伯“不要让你的读者感到厌烦”的忠诚下,弃医执笔,担当责任,犀利审视世界。

D . 作为无畏战士的法拉奇,而对强权和铁腕,毫不畏惧,绝不服从;面对战乱和冲突,她奋勇向前,报道真相。

(2)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A . 影响法拉奇一生最深的人是她的大伯,而她把写作当成终酷爱之事的引路人确是深深挚爱的伴侣阿莱科斯•帕纳古利斯。

B . 很多人说法拉奇卑鄙、凶狠,这的确损害了她的“清白”,因为她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记者,已经展现了采访对象“最好的一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