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载人航天历史简介

中国载人航天历史简介


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先后与神八、神九、
2011 年 11 月 3 日 1 时 36 分 ,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顺利完
成第一次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继美俄之后 ,成为世界上
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能力的航天大国。
天宫一号
空间实验室系统的首发航天器,作为目标飞行器,与飞船完成
2016 年 9 月 15 日,天宫二号在酒泉卫星
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
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用于进一步验证空 间交会对接技术及进行一系列空间试验。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在酒
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发射 升空,飞行乘组由两名男性航天员景海鹏和陈
冬组成。 2016 年 10 月 19 日,神舟十一号飞船
术,建立空间实验室
建造长期在轨空间站
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
航天员系统
应用载荷系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飞船系统
火箭系统
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
发射场系统
测控系统
着陆场系统
浦东机场
三亚机场
载人飞船系统
太阳翼
神舟飞船由三舱组成
•轨道舱
航天员工作、生活,分离成为卫星
•返回舱
航天员发射、返回
•推进舱
发动机、电源、安装太阳翼
谢谢
神舟九号航天员在轨
神舟九号航天员出征
神舟九号航天员返回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遥十)“神 箭”成功发射。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飞行乘 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2013年6月26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
2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乘坐费俊龙和 聂海胜两名航天员的神舟六号载人飞 船成功发射。10月17日4时33分,神舟 六号飞船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中部草原
成功着陆,航天员平安返回。
2008年9月25日晚上9点,神舟七 号成功发射,航天员是翟志刚、刘伯 明、景海鹏。其中,9月28日宇航员翟 志刚完成我国首次出舱活动 , 神七载 人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2003 年 10 月 15 日 9 时 ,“ 长征 2F”
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中心腾空而起 ,
“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浩瀚的太
空迎来了第一位中国人—杨利伟。
10 月 16 日 “ 神 舟 ” 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
功着陆。
进入太空
神舟故事
一飞冲天
•发射时几乎昏迷
•空间21小时未活动
航天英雄
2005 年 10 月 12 日 9 时 39 分 ,“ 长
进入太空
神舟故事
乘胜前进 航天员食品
睡袋 抽“气”马 桶
SZ-6号,多人多天飞行
进入太空
迈出第二步
SZ-7号 突破出舱活动技术
JUMP
走出太空
两套航天服
舱内航天服
舱外航天服
走出太空
太空出舱模拟训练
走出太空
出舱准备
吸氧排氮 检查航天服
走出太空
出舱过程有惊无险
开舱门困难
烟火误报警 电脐带缠住脚 关舱门筋疲力尽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号 神舟一号~神舟四号
1999 年 11 月 21 日凌晨 3 时 41 分,我 国第一艘太空船 “ 神舟号 ” 在完成了 21 小 时空间飞行试验之后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地区成功著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 飞行试验圆满成功。
“ 神舟 2 号”于 2001 年 1 月 10 日升空,
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 神舟十一号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载人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长达 33 天。 2016
年11月18日下午,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顺利返 回着陆。
2017 年 4 月 20 日 19 时 41 分,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航 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 射升空,天舟一号是我国第一艘 货运飞船,将完成与天宫二号空 间实验室交会对接、实施推进剂 在轨补加、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 技术试验等工作。
第一颗卫星
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中 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卫星重173kg。
“曙光”计划
1965年,钱学森递交报告 1968年,“曙光号”飞船, 亚轨道动物实验; 1971年,选拔航天员 “大跃进”号飞船
文革期间,项目下马
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
发射载人飞船,实现载人飞行; 突破出舱活动技术,交会对接技

是开发太空资源、发展技术、服务社会、扩展文明。
我们将面临怎样的环境和挑战 空间环境:
失重
真空
高低温循环
辐射
我们需要什么完成任务
载人航天方法:


威力十足的火箭;
能够保证人能够生活的飞行器;

勇敢、睿智的航天员。
我们需要什么完成任务
载人航天器基本能力——房车:
提供密封的空间——房间; 提供能源——电; 提供动力——汽油; 提供热控制——空调; 提供生命保障——吃喝拉撒; 提供通信——手机; 导航与控制——导航仪、指南针。
中国载人航天历史简介
史敏辉 2017年4月
飞天梦想
嫦娥奔月
万户飞天
飞天梦想
19世纪
20世纪初
载人航天三个问题
• • 为什么要发展载人航天? 我们将面临怎样的环境和挑战?

我们需要什么完成任务?
为什么要发展载人航天
载人航天活动的目的:


是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对太空的探索;
是对人类自身生存的探索和挑战;
2001 年 1 月 16 日返回地面,由于降落伞系 统故障,回收没取得完全成功。
“ 神舟 3 号”于 2002 年 3 月 25 日升空, 2002 年 4 月 2 日成功返回
地面。
“ 神舟 4 号”于 2002 年 12 月
30 日升空, 2003 年 1 月 5 日在内 蒙古中部预定区域着陆,顺利回 收。
走出太空
英雄凯旋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全长10.4米,最
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于2011年9月29日 神十飞船完成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 , 并建立中国首个 空间实验室。 神舟八号于 2011 年 11 月 1 日 5 时 58 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发射。标志着中国已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能力, 拥 有建设自行的空间实验室即短期无人照料空间站的能力。
未来空间站
• 我国空间站基本型由三舱组成;
• 采用“积木组合+有限桁架”的构型; 核心舱 • 利用交会对接方式实现舱段在轨组装;
实验舱I
实验舱II
• 总质量66t;
• 最大功率:27kw; • 太阳翼采用双自由度对日定向方案;
• 预计2021年完成在轨组建。
空间站基本构型:核心舱+实验舱I+实验舱II
交会对接飞行任务,并进行空间试验。
为两舱结构:实验舱 + 资源舱。总长约10米,起飞重量8.5吨。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景海鹏、刘 旺、刘洋)飞天。6月24日,在航天员刘旺操作下,成功实现与天宫一号飞 行器的载人手控交会对接,在中国载人航天史上迈出重要一步。
整船高度约9米,重量8T。
载人飞船系统
热控、环控分系统
皮肤
骨骼 神经 肌肉 心脏
结构机构分系统
GNC、数管分系统
推进分系统
电源分系统
测控分系统
眼、耳
飞行过程
载人飞船历次发射
2012年6月15日
神舟九号+天宫一号
神舟八号+天宫一号 神舟七号 神舟六号
2011年11月1日
2008年9月25日
2005年10月12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