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疗法精华版PPT课件
概述 Summary
体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其生理平 衡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条件。体液中水、电解质、 酸碱度、渗透压等的动态平衡依赖于神经、内分 泌、肺,特别是肾脏等系统的正常调节功能,由 于小儿的生理特点,这些系统的功能极易受疾病 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失调,因此水、电解质和酸 碱平衡紊乱在儿科临床中极为常见。
液体疗法目的:
纠正体内已经存在 的水、电解质紊乱
恢复和维持血容量、渗透压、 酸碱度和电解质成分
恢复正常的 生理功能
液体疗法是通过补充不同种类的液体来纠正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治疗方法。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二 体液的电解质组成
细胞外液 ECF: Na+ 、 K + 、 Ca2+、 Mg 2+; Cl-、HCO3 - 、 蛋白质 Protein
细胞内液 ICF: K + 、 Ca2+、Mg 2+ 、Na+ ; HPO4 2-、蛋白质 Protein、HCO3 - 、Cl-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酸或盐酸赖氨酸、复合氨基酸、水杨酸等)
正常值:
PH值: 7.35~7.45 CO2CP: 18~27mmol/L (40~60 Vol%) BE: ±3mmol/L
代谢性酸中毒--临床症状:
呼吸深快 精神萎靡 烦躁不安 樱桃红唇 恶心呕吐 呼出酮味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二) 分度 Degree
低下 良好
良好
粘膜
湿
湿
干
口渴 不明显 不明显 显著
眼眶凹陷 显 不显
显
神经症状 嗜睡 不明显 明显
末梢循环障碍 明显 不明显 不明显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三 代谢性酸中毒 四 (一)发生原因 五 1. 体内碱性物质丢失过多(消化道、肾脏丢失) 2. 酸性代谢产物产生过多(饥饿、糖尿病、肾衰、缺氧) 3. 摄入酸性物质过多(长期服氯化钙、氯化镁、静滴盐酸精氨
4、体液调节功能不成熟,小儿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不成熟。
小儿每日水的需要量
年龄
<1岁 1-3岁 4-9岁 10-14岁
需水量(ml/kg) 120-160 100-140 70-110 50-90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脱 水:
指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而引起的 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减少,除水 分丧失外,尚有钠、钾和其他电解质的丢 失。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一 体液的总量和分布 不同年龄的体液分布(占体重的%)
不同年龄组体液分布比例
血 间质 6% 37%
细胞内 35%
新生儿78%
血 间质 细胞内 5% 20% 40%
2~14岁65%
血 间质 5% 25%
细胞内 40%
~1岁70%
血 间质 细胞内
5%
10~ 15%
40%~45%
成人55~60%
小儿液体疗法
小儿液体疗法
目的要求
概述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液体疗法时常用的溶液
小儿腹泻液体疗法
目的要求 Objective
l 掌握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l 熟悉小儿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的病理生理 l 了解 小儿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临床表现 l 熟悉液体疗法常用溶液的组成及临床应用 l 掌握小儿腹泻的液体疗法
轻度:CO2CP:13~18mmol/L 症状不明显。
中度:CO2CP:9~13mmol/L 呼吸快,唇樱红,精神萎糜。
重度:CO2CP:<9mmol/L 更重,嗜睡,昏迷、惊厥、唇绀等。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四 低钾血症 (一) 病因 1. 摄入不足 2. 丢失过多(消化液丢失、利尿从肾脏丢失) 3. 其他途径(烧伤、透析治疗不当) 4. 钾在细胞内外分布异常(碱中毒、胰岛素治疗、周期性麻痹)
隙
液
等渗性脱水
组 血织 浆间
细 胞 内
隙
液
脱水征相对重
低渗性脱水
✓电解质损失 与水成比例
✓电解质损失>水
正常水平
组
细
血织
胞
浆间
内
隙
液
脱水征相对轻
高渗性脱水
✓电解质损失<水
小儿不同性质脱水的鉴别诊断要点
低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腹泻及呕吐时间 长
较长
短
皮肤:颜色 苍白 苍白
潮红
温度
冷
冷
—
弹性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一 脱水程度
皮肤弹性差,捏起 后回缩时间延长。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脱水性质:
是指体液渗透压的改变,根据水和电解质损失比例的 不同,可分为等渗性(最常见)、低渗性(其次)和高渗 性脱水(少见)。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二 脱水性质
脱水:临床表现
正常水平
正常水平
组
细
血织
胞
浆间
内
液体疗法时常用的溶液
一 非电解质溶液
二
5%、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glucose
二 电解质溶液
0.9% NaCl、1.4%、5% NaHCO3、10% KCl
三 混合溶液
一
见下表
常用液体
液体疗法时常用的溶液
张力计算: 2︰3 ︰1溶液
张力=2+1/2+3+1=3/6=1/2 4︰3 ︰2溶液
张力=4+2/4+3+2=6/9=2/3
三 水代谢的特点 1. 水的需要量大,交换率快,不显性失水多(为成人2倍)。婴
儿每日水交换量为细胞外液量的1 / 2 ,成人仅为1 / 7。婴儿 对缺水的耐受力差,易致脱水。 2、每日排出的水量包括:①不显性失水;②汗液的排出;③大 便中的水分;④尿液,并与新生儿成熟程度、呼吸频率、体 温(体温每升高1℃,则多消耗0.5ml/Kg.h)、湿度变化和特 殊治疗(如光疗15-20ml/Kg.d)有关; 3、小儿每日保留摄入水分的0.5-3%用于生长发育;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二) 临床表现
1. 神经:精神萎靡
2. 2. 肌肉、骨骼肌:四肢肌乏力,肌张力↓严重迟缓性瘫痪, 呼吸肌麻痹
3. 心脏:心率↑,心律失常,阿-期综合症,房室传导阻滞, 心肌纤维变性,局限性坏死,心肌收缩乏力, 心音低钝, 心电图出现U波,QT间期延长,T波增宽、低平、倒置
1. 4. 肾脏 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对ADH的反应低下, 浓缩功能减低,尿量增多,肾小管泌H + 增加,回吸收 HCO3-增加,氯的回吸收减少,可发生低钾、低氯碱中 毒,伴反常性酸性尿。
Assessment of a child with dehydration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脱水程度:
指因疾病所造成的液体损失量,临床上常根据患儿的 神态、皮肤弹性、眼窝、前囟、眼泪、口唇粘膜和尿量等 来估计脱水程度。(具体见下表)
眼窝凹陷、眼裂不能闭合:
口唇干燥、皲裂
皮肤弹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