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地质工程班自然辩证法考点总结:(一)科学伦理与科学精神(诚信,敬业),为什么学术造假如此普遍,科学的职业化对科学伦理有什么要求?科技伦理定义:科技伦理是指科技创新活动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思想与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技工作者及其共同体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
研究者指出,科学伦理和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事关整个社会的发展前途。
科技伦理,这个过去非常陌生的词汇,近年来频频出现在科技类报刊和网站上。
而事实,科学道德问题一直与近代科技进步形影相随。
科技伦理规范是观念和道德的规范。
它要规范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从观念和道德层面上规范人们从事科技活动的行为准则,其核心问题是使之不损害人类的生存条件(环境)和生命健康,保障人类的切身利益,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表现:生命伦理(克隆生物),基因伦理(转基因技术),生态伦理(人类征服自然)。
原则:强调道德约束和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科学家的社会责任至少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科学家应对其科学研究本身的行为负责,即在研究中一旦意识到其结果会对人类构成威胁或伤害,应当自觉约束乃至终止研究;二是科学家应对其社会行为负责,即把已经认识或预见到的、由研究带来的各种可能后果,负责任地告知公众。
科学精神定义: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
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是有坚持力、不怕困难、不辞辛劳、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什么是自然辩证法:概念: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规律性。
通过各个自然领域的特殊自然规律和个别过程表现出来。
研究自然界和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最一般的规律,对自然科学内容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历史作出哲学概括。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
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F.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所开创的研究领域。
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联,不可分割。
主要内容: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研究;一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
来源:恩格斯依据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描绘了整个自然界发展的辩证图景,运用丰富的自然科学材料阐发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研究了各门自然科学的辩证内容。
他把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界的辩证法同自然科学认识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辩证法联系起来研究,并认为从根本上来说认识的辩证法是客观的辩证法的反映,指出辩证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
马克思和恩格斯很重视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研究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在社会中的发展规律。
恩格斯提出18世纪科学和哲学结合的结果就是唯物主义、启蒙时代和法国的政治革命,科学和实践结合的结果就是英国的社会革命等著名论断。
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详细地研究了技术史,论述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在现代生产和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的产生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对整个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有重要意义。
自然观:这方面的研究,要求不断地概括和运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和更新人们关于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和对自然界的总观点,其中包括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信息观、系统观、规律观以及自然发展史和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的划分、联系、交错、转化等等;要求探讨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在自然界各种过程中的丰富多样的表现及运用,使人们对辩证法规律和范畴的理解不断充实和深化,在许多方面进一步清晰化、准确化和精细化,并增添新的内容。
从而,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高到同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新思想相适应的现代水平。
自然科学观:自然辩证法主要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研究自然科学认识过程、认识方法和自然科学认识发展的规律。
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方面研究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自然科学在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
自然辩证法不但把科学看作是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探讨其在一定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而且也把与科学紧密相关的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来研究。
自然辩证法关于技术论的研究,就是从总体上探讨技术的性质和特点、技术发展的条件和规律以及技术和其他各种社会现象的关系等等。
这一研究和自然科学论的研究共同为科学技术政策的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其重要性日益显得突出起来。
(三)古希腊的科学、人文:(四)中世纪的科学与宗教:PPT中世纪,语出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意指古典(希腊、罗马)文化期与古典文化复兴期之间的时代,现指介于古代奴隶制与近代资本主义之间的时代。
一般以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欧洲中世纪之时限,即公元5世纪至15世纪。
(五)达芬奇艺术思想中的科学萌芽:达芬奇钻研科学、工程领域就像他的艺术作品般令人难忘与突出.手稿中约13,000页的笔记与绘画全是混合艺术与科学所组成的纪录.这些纪录是达芬奇在欧陆行程中透过观察周遭并不断的创作而来.天文方面达·芬奇对传统的“地球中心说”持否定的观点.他认为地球不是太阳系的中心,更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一颗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太阳本身是不运动的.达·芬奇还认为月亮自身并不发光,它只是反射太阳的光辉.他的这些观点的提出早于哥白尼的“日心说”,甚至在当时,达·芬奇就可能在幻想利用太阳能了. 物理方面达·芬奇重新发现了液体压力的概念,提出了连通器原理. 医学方面(当时解剖是违背宗教的,但达芬奇却私下解剖了20多具尸体)达·芬奇在生理解剖学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认为是近代生理解剖学的始祖.古生物先锋虽然他已经逝世了将近500年,但我们还记得在这个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他的兴趣之一是化石的研究.在新的期刊论文Palaios,安德烈Baucon表明他是一个有“体化石研究的先驱,”或曾经生物遗骸,与“遗迹化石,如脚印”.1490年,达芬奇将无段连续自动变速箱[4]概念绘制成草图.今日,达芬奇的变速概念以现代化形式实际使用在汽车上.此外,无段连续自动变速箱也已经在拖拉机、雪上摩托车、速克达机车等使用许多年.由于达芬奇曾任军事工程师,笔记中也包含了数种军事机械的设计:机关枪、人力或以马拉动的武装坦克车、子母弹、军用降落伞、含呼吸软管以猪皮制成的潜水装等等.不过,后来他却认为战争是人类最糟的活动.其他的发明包括了潜水艇、被诠译为第一个机械计算机的齿轮装置,以及被误解为发条车的第一部可程序化行动机器人.此外,达芬奇在梵谛冈那些年里,曾计划应用太阳能而使用凹面镜来煮水.尽管达芬奇大多数的发明在他的生平并未实现,但在IBM赞助下,实作了许多模型在昂布瓦斯的克洛斯宅达芬奇博物馆展示.(六)科学方法论定义与内容:(穆勒五法,形式思维方法)PPTPPT求同法,差异法,求同差异共同法,共变法,剩余法:归纳推理法,演绎推理法,类比推理法,数学方法:辩证唯物自然观的创立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中心思想:物质和运动之不可分离,即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态;性质不同的各种运动形态以及研究这些形态的各种不同的科学,即力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从一种运动形式辩证的过渡到另一种运动形式以及相应的从一种科学辩证的过渡到另一种科学。
辩证唯物自然观的基本内容:自然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物质系统;人化的自然的思想;自然、人与社会相统一的大自然的思想。
辩证唯物自然观的基本特点:1是一种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2所揭示的自然观包括了人化的自然界,体现了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3将自然、人类与社会历史统一起来,将其看成一个统一的历史过程,遵循着统一的辩证法规律,体现了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在任何时候,人的能动性的发挥都不是无限的和绝对的,解释了人与自然的对象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形式思维方法包括形式逻辑方法和数学方法一、归纳推理法归纳法是从个别或特殊事物概括出共同本质或一般原理的逻辑发现方法。
全称归纳法,即以全称命题的形式标书其归纳成果的一种归纳法。
归纳:全程归纳【完全归纳,不完全归纳(简单枚举、科学归纳、探索因果联系的归纳)】,统计归纳1、完全归纳完全归纳法是根据某事物的全部对象的观察,而作出关于该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方法。
完全归纳法的根据是充分的,因为它对每一个对象做了考察,抽取其共性,然后得出普遍性结论。
但完全归纳法的创造性是极其有限的,并且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被考察对象不多的场合。
2、简单枚举即为从若干有限的单称命题集合的前提推出一个全称命题的结论。
优点:给人们提供出前提内容的超量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探索工具。
但它是一种可靠性较小的方法,前提真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真,这种推理具有一定的或然性。
3、科学归纳根据对某类中部分对象及其属性之间的必然联系的认识,推出有关该类对象的一般性的结论。
科学归纳与简单枚举的区别形式上相似,实质上有差别。
首先,科学归纳推理和简单枚举推理的根据不同。
前者是以认识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为根据推出一般性的结论。
而后者则只是根据某属性对于某类中一些对象的不断重复而未遇到矛盾情况,从而做出结论。
其二,两者的结论性质不同。
简单推理的结论是或然的;而科学归纳的结论是可靠的。
第三,对于简单枚举,被概括的实物的数量越多就越能提高结论的可靠性;但对于科学归纳,事实的数量不起重要作用,因为它是以认识规律性、因果联系为根据,为数不多的几个典型事实,有时甚至是一个,只要是认识了实物的必然性、规律性。
就可以使我们进行概括,得出可靠的结论。
4、探索因果联系的归纳法穆勒认为任何新知识都来自对经验事实的归纳,没有归纳法,就没有新知识。
他贬低演绎法,其理由如下:(1)演绎的内容是同义反复,其结论包含在前提之中。
如“柏拉图必死”这样的结论包含在“凡人皆死”的前提内,没有告诉我们任何新的内容。
(2)演绎在形式上犯了“预期理由”(petitio principii)的错误。
演绎推论正确以其前提的正确为保证,这样为了证明前提的正确性,需要无穷回归,除非窃取一个没有论证过的论据作其论据。
但是归纳法同样面对演绎法的诘难,科学的逻辑必须给人以可靠的知识,但归纳法不能保证必然性。
休谟用信念说明必然性知识的来源,但不能保证它的可靠性。
为解决归纳逻辑的可靠性问题,穆勒创立“归纳五法”,希望这样就可以得到可靠的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