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章 民事法律行为


可 变 更 、 可 撤 销 的 民 事 行 为 的 种 类
1、因重大误解而为的民事行为。 、因重大误解而为的民事行为。 认定重大误解而为民事行为中的 重大误解,应具备以下条件: 重大误解,应具备以下条件: (1)行为人因为自己的过失对于 ) 所为的行为存在错误认识。 所为的行为存在错误认识。 (2)行为人的重大误解与所为民 ) 事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事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行为人因重大误解所实施的 ) 民事行为给当事人造成了较大损失。 民事行为给当事人造成了较大损失。
附 条 件 的 民 事 法 律 行 为
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是指当事 人以将来不确定实现的事实的 发生与否限制其法律行为效力 的发生或存续的意义表示。 的发生或存续的意义表示。 条件须符合五个要求
1、将来发生 2、发生与否不确定 3、双方约定而非法定 4、不违法 5、不能恶意促成或阻碍条件的成就
我国民法通则第54条定义: 我国民法通则第 条定义: 条定义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法 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 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 合法行为” 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是民 事行为,具有表意性和目的性, 事行为,具有表意性和目的性, 不包括事实行为; 不包括事实行为;民事法律行 为是合法行为, 为是合法行为,以适法性为特 不包括无效民事行为, 征,不包括无效民事行为,可 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和效力未 定的民事行为。 定的民事行为。
可 变 更 、 可 撤 销 民 事 行 为 的 效 力
变更、 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自成立之时 产生法律效力, 产生法律效力,对当事人具有法律 约束力。但是, 约束力。但是,在当事人依法行使 变更权、撤销权的情况下, 变更权、撤销权的情况下,该民事 行为基于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的 裁判相应地变更其内容而继续有效, 裁判相应地变更其内容而继续有效, 或者被撤销而丧失法律效力。 或者被撤销而丧失法律效力。被撤 销的民事行为与无效民事行为一样, 销的民事行为与无效民事行为一样, 从行为开始时起无效。 从行为开始时起无效。 撤销权的行使: 撤销权的行使:自知道或应当知 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一年内行使 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 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 五年内没 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 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民 事 法 律 行 为 的 特 征
1、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实施的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实施的 民事主体 目的的行为 以发生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的行为。 以发生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的行为。 强调必须是民事主体实施的; 强调必须是民事主体实施的;必须 有主观目的性。 有主观目的性。 2、民事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构 意思表示为构 、民事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 成要素的行为。这是民事行为与 成要素的行为。这是民事行为与 事 实行为的基本区别 的基本区别。 实行为的基本区别。 3、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只有 合法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 合法的民事行为, 合法的民事行为,才能产生当事人 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 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才能得到法 律的认可和保护。 律的认可和保护。
第二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民 事 法 律 行 为 的 分 类
1、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多方 、单方行为,双方行为, 行为。 行为。 2、有偿行为与无偿行为。 、有偿行为与无偿行为。 3、诺成行为与实践行为 、 4、有因行为与无因行为 、 5、要式行为与不要式行为 、 6、独立行为与附属行为 7、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
无 效 的 民 事 行 为
在以下情况下进行的民事行为 无效(教材36页 无效(教材 页) (一)欺诈的民事行为 (二)胁迫的民事行为 (三)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 (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 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 为
案 例
陈某承包的镇办拉丝厂的电线, 陈某承包的镇办拉丝厂的电线,是镇供电 站专门拉的一条单线, 站专门拉的一条单线,为此电站站长经常 以查电为由来厂里吃饭, 以查电为由来厂里吃饭,每次陈某都十分 客气。2004年 客气。2004年7月,站长的弟弟吴某突然 拉来一卡车西瓜,要求陈某买下。 拉来一卡车西瓜,要求陈某买下。陈某声 称已经给工人发过降温费, 称已经给工人发过降温费,而且也用不了 这么多瓜,当场表示拒绝。 这么多西瓜,当场表示拒绝。但是当晚厂 里的电就被停掉, 里的电就被停掉,电站站长告知陈某线路 需要检修。第二天,吴某再次将西瓜拉来, 需要检修。第二天,吴某再次将西瓜拉来, 并说只要陈某买下西瓜,电就可以送上。 并说只要陈某买下西瓜,电就可以送上。 陈某无奈, 陈某无奈,只得以高于市场的价格买下全 部西瓜。当晚电也真的就来了。 部西瓜。当晚电也真的就来了。事后陈某 越想越生气但不知如何是好。 越想越生气但不知如何是好。 吴某的行为是否属于胁迫? 问:1.吴某的行为是否属于胁迫? 2.陈某应怎样救济自己遭到损害的 合法权益? 合法权益?
案 例
李某父亲去世时留有几本邮票。 李某父亲去世时留有几本邮票。李某对邮 票不感兴趣,觉得这些邮票不好处理。 票不感兴趣,觉得这些邮票不好处理。一 刘某来吃饭, 日,刘某来吃饭,无意间发现了这几本邮 刘某也是一集邮爱好者, 票,刘某也是一集邮爱好者,他随即表示 愿意全部购买,最后以5000 5000元的价格将邮 愿意全部购买,最后以5000元的价格将邮 票全部拿走,李某对这一价格也比较满意。 票全部拿走,李某对这一价格也比较满意。 事过不久,李某从父亲的一朋友处得知, 事过不久,李某从父亲的一朋友处得知, 他父亲所留的邮票中, 张相当珍贵, 他父亲所留的邮票中,有5张相当珍贵, 可能每张都值5000 5000元 可能每张都值5000元;同时另一同事告诉 刘某正在寻找买主。 他,刘某正在寻找买主。李某立即找到刘 要求退还刘某的5000元钱。取回邮票, 5000元钱 某,要求退还刘某的5000元钱。取回邮票, 但刘某坚决不同意。双方协商不成, 但刘某坚决不同意。双方协商不成,李某 诉至法院,要求撤销合同,返还邮票。 诉至法院,要求撤销合同,返还邮票。 问:1.李某与刘某间买卖邮票行为的 1.李某与刘某间买卖邮票行为的 效力如何? 效力如何? 法院应如何对待李某的请求? 2.法院应如何对待李某的请求?
可 变 更 、 可 撤 销 的 民 事 行 为 的 种 类
2 .因显失公平而为的民事行 为。 认定因显失公平而为民事行 为中的显失公平。 为中的显失公平。应当具备以 下条件: 下条件: (1)一方当事人故意利用自 ) 己所处的政治、社会、 己所处的政治、社会、经济等 方面的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 经验。 经验。 (2)双方在所为民事行为中 ) 的权利和义务不平等, 的权利和义务不平等,明显地 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 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
第五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 有效要件
民 事 法 律 行 为 的 有 效 要 件
1、主体适格,即行为人具有相 、主体适格, 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一致。 、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一致。 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4、不得破坏国家对经济的宏观 、 调控。 调控。
小 结
人的行为是有计划的------计 人的行为是有计划的------计 -----划基于一定的判断-------预期的 划基于一定的判断----预期的 事情常常有所变化。----而法 事情常常有所变化。----而法 律行为又具有约束力, 律行为又具有约束力,当事人 不得单方擅自变更或解除其内 故常处于尴尬之地。 容,故常处于尴尬之地。------因而有了对自己行为的效力 --因而有了对自己行为的效力 控制必要。 控制必要。 方法-----附条件或附期限。 -----附条件或附期限 方法-----附条件或附期限。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民 事 法 律 行 为 的 形 式
1、口头形式 、 2、书面形式 、 3、推定行为 、 4、默示形式 、
第四节 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与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案 例
某甲有住房两套,自己住一套, 某甲有住房两套,自己住一套, 其儿子住一套。是年, 其儿子住一套。是年,其儿子 计划于八月份出国留学。 计划于八月份出国留学。甲于 五月份就与某乙签订一住房出 租合同,合同约定, 租合同,合同约定,甲于八月 就月份之前, 底,就月份之前,将其儿子所 住房屋,交于乙使用, 住房屋,交于乙使用,租用其 为两年,月租五千元。 为两年,月租五千元。合同履 行期限届至, 行期限届至,甲的儿子因故不 能如期出国留学。 能如期出国留学。乙要求甲履 行合同,甲叫苦不迭。 行合同,甲叫苦不迭。
甲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双方约定3个月 甲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双方约定3 后即2011 2011年 日生效, 后即2011年1月1日生效,这属于什么法律 行为( 行为( ) A.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B. 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C. 附始期的民事法律行为 D. 附终期的民事法律行为
案 例
张某因病去世,生前留有遗嘱, 张某因病去世,生前留有遗嘱,在遗嘱中 对其遗产作如下处分:( :(一 自行车1 对其遗产作如下处分:(一)自行车1辆、 电视机1台赠给王某;( ;(二 电冰箱、 电视机1台赠给王某;(二)电冰箱、洗 衣机各1台赠给丁某;( ;(三 衣机各1台赠给丁某;(三)其他家庭用 具和银行存款2万元及现金1500 1500元全部给 具和银行存款2万元及现金1500元全部给 张忠(其子),但张忠必须与丁某结婚, ),但张忠必须与丁某结婚 张忠(其子),但张忠必须与丁某结婚, 并且必须在领到结婚证后,才交付财产, 并且必须在领到结婚证后,才交付财产, 否则,不得交付。这些财产由李某掌管。 否则,不得交付。这些财产由李某掌管。 甲向乙借钱,乙说:太阳从西边出来, 甲向乙借钱,乙说:太阳从西边出来,我 就借钱与你。 就借钱与你。 甲与乙签订了一份租房合同,协议规定: 甲与乙签订了一份租房合同,协议规定: 如果甲在三个月内与丙结婚, 如果甲在三个月内与丙结婚,将租用乙的 两居室。 两居室。这一民事行为的性质应如何认定 ( ) A. 是附条件的民事行为 B. 是附期限的民事行为 C. 已成立但未生效 D. 已成立并已生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