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病PPT课件
腹泻病
• 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
比平时增多及大便性状有哦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
征。6个月至2岁婴幼儿的发病率高。腹泻病是造成小
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易感因素 1.神经系统调节能力差,容易发生肠道功能紊乱; 2.婴儿食物以液体为主,进入量多,胃肠道负担重; 3.分泌型IgA较低对感染防御差; 4.婴幼儿水分代谢旺盛,一旦失水容易发生体液紊乱; 5.母乳中分泌型IgA有抗大肠杆菌的作用,故人工喂养
样液体。大便次数明显增多,每日次数10次至数十次。大 便呈黄绿色、黄色或微黄色,量多,呈蛋花汤样或水样, 可有少量粘液。光镜下可见脂肪球及少量白细胞。
3.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症状 (1)脱水 (2)代谢性酸中毒 (3)低钾血症 (4)低钙和低镁血症
• 三、常见的护理问题
• 1.体温过高:与肠道感染有关
每日可达10余次,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 或黄绿色,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有酸味。大便 镜下可见大量脂肪球。精神尚好,无脱水症状。
(二)重型腹泻 多由肠道内感染所致 1.全身症状 一般状态较差,可出现高热或体温低于正常、
烦躁不安、精神萎靡甚至昏迷。
2.胃肠道症状 食欲低下,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出咖啡
部,并涂以鞣酸软膏
•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有无低钾、低钙等电解质紊乱症状 • (2)密切观察脱水变现以及输液后症状是否改善 • (3)观察大便和呕吐的次数和性状,及时流去大便标本送检 • (4)准确记录全天出入量 • 4.对肠道感染性腹泻患儿要做好床边隔离,注意洗手,防止交叉感染。对患儿衣物、尿
• 2.体液不足 :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
• 3.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体液丢失过多,营养摄
入刺激臀部皮肤有
关
• 5.焦虑/恐惧 :与住院与家人分离、对医院环境陌生及患
病有关
• 6.家庭应对无效 :与患儿住院和父母知识缺乏有关
四、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包括:调整饮食、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合理用药、加强护理
(一)饮食疗法 减轻胃肠道负担,恢复功能。腹泻患儿除严重呕吐
者暂时禁食外,一般原则上不需要进食,母乳喂养 者继续母乳喂养,可缩短每次哺乳时间,人工喂养 着暂停牛奶和其他食物,可以先喂以等量米汤或稀 释的牛奶,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如侵袭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等。
• (三)非感染因素
• 1.食饵性腹泻 喂养不当常引起腹泻,尤其人工
喂养者较多见。喂养时食物量过多、过少或质 不当,如过早喂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物或突然 改变食物品种等,均易引起腹泻。
• 2.症状性腹泻 全身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
肺炎、尿路感染等可以引起大便次数增多。
• 3.过敏性腹泻 如对牛奶或大豆过敏可引起腹泻。
• 4.其他 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
加 ;天气过热时消化液分泌减少,而由于口渴 又吃奶过多,均易诱发腹泻。
• 二、临床表现 • 腹泻分轻型、重型两种
• (一)轻型腹泻 • 多为饮食不当或肠道外感染所致。 • 主要胃肠道症状: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
出入量的监测以及脱水表现的观察
• (3)说明调整饮食的重要性 • (4)知道家长配置和使用ORS溶液,强调应少量多饮,
呕吐不是禁忌证
• (5)注意饮水卫生,食物应新鲜、清洁,食具消毒 • (6)教育小儿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加强患儿体格
锻炼,适当户外运动
• (7)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知道合理喂养 • (8)气候变化时防止让患儿受凉或过热 • (9)避免长期滥用光谱抗菌素
(二)控制感染 细菌感染者结合大便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选用针对病原菌的抗生素
(三)液体疗法
• 1.口服补液:用语腹泻时脱水的预防,以及
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轻度脱水的患儿
• 2.静脉补液: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较
重的患儿。
• 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浓后淡、有尿补钾
四、护理措施
• 1.维持经脉输液通畅,保证足够的液体入量 • 2.增进患儿舒适感:经常为婴儿更换尿布,做好臀部护理,每次大便后应用清水洗净臀
布及便盆应分类消毒。指导家属及探视人员执行隔离制度,特别是洗手措施。
• 5.满足患儿情绪和心理上的需要:经常抚摸、搂抱婴儿,并与患儿交谈。对较大儿童提
供一些娱乐方式,如给患儿一些玩具、讲故事等。
• 五、健康教育 • (1)向家长解释腹泻的原因,潜在并发症以及相关的治疗
措施
• (2)知道家长正确洗手并做好污染尿布及衣服的处理、
儿发生腹泻者较多;
6.婴幼儿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易受疾病、药物、环
境等因素影响而发生菌群失调致肠道感染。
(二)感染因素 1.病毒性 人类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病
原体,其次是星状和环状病毒、若沃克病毒、埃可病 毒、柯萨奇病毒等。
病2.细性菌大性肠杆大菌致、分霍为乱两弧种菌:等一,种另为一肠种毒为素肠性侵细袭菌性,细如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