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睡眠障碍病因的研究

儿童睡眠障碍病因的研究

儿童睡眠障碍病因的研究2008级护理学院本科(四年制)一班侯美晴4108042012 摘要:睡眠是儿童生长发育和大脑功能完善的重要因素。

睡眠障碍会使儿童身心发育受阻,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以及社交口头表达能力严重受限。

引起儿童睡眠障碍的因素很多,并且多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儿童睡眠障碍主要受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的影响,此外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不良及其他器质性疾病也会诱发儿童睡眠障碍。

该文从遗传、环境因素对儿童睡眠障碍的影响进行讨论,王此文可对临床提供一定的预防治疗依据。

关键词:睡眠障碍;儿童;遗传;环境儿童睡眠障碍对儿童身心生长发育的负面影响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国外报道约有20%~25%的儿童存在各类型睡眠障碍[1],国内研究临床表现儿童睡眠障碍26例中以睡眠障碍为主诉者有17例,每周发作1一3次,占65.4% [2],现研究发现,儿童睡眠障碍主要受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的影响,此外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不良及其他器质性疾病也会诱发儿童睡眠障碍,为临床提供一定的预防治疗依据,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该文就近年来儿童睡眠障碍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1.儿童睡眠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异态睡眠:异态睡眠又被称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觉醒紊乱,它在儿童中的发生率要远高于成人,这是因为儿童异态睡眠主要与NREM的第3、4期睡眠密切相关,而儿童中NREM第3、4期睡眠的比例要明显高于成人[3]。

主要包括梦魇、梦游、梦呓。

②睡眠失调:是指由于经常来往与时区不同的地方或长时间安排睡眠不合理的因素而导致的睡眠的质量的变化。

主要包括发作性睡病、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失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原发性白天嗜睡症等疾病。

③病态睡眠:是指由于躯体状况及精神状态不佳或躯体精神疾病而诱发的睡眠障碍。

例如手术刀口疼痛、神经衰弱等。

④不宁腿综合征:近年来发现有38%不宁腿综合征的成人发病都是在儿童期,10%甚至在10岁前起病[4]。

2.据目前研究认为儿童睡眠障碍有如下原因:2.1遗传方面因素2.1.1 遗尿症(sleep enuresis)指4岁后的儿童在夜间睡眠时不能控制排尿,或不能在睡眠中醒来自觉排尿。

夜间遗尿在儿童中是常见的睡眠问题,发病率为3% ~10%。

儿童遗尿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遗尿是指在没有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疾病的情况下,始终未能建立正常的夜间控制小便的能力,占全部遗尿症患儿的70% ~90%。

2.1.2C-fos基因有实验发现睡眠剥夺的动物大脑皮区、视前内侧区、下丘脑外侧区的C-fos基因表达异常升高。

在睡眠剥夺3~6小时后C-fos基因表达在各区达高峰,动物入睡后表达量明显下降。

提示C-fos因表达在觉醒期被诱导,在睡眠时被抑制,它也参与睡眠障碍的发生机制[5]。

2.1.3 Perl基因缺失Perl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缺失部分的外面,而不是在里面。

附近的一个基因缺失能改变表达Perl的途径,并且破坏Perl的周期,因此改变了昼夜节律[6]。

2.1.4NRL与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及canarc-1基因Hypocretin 2受体基因)异常NRL是睡眠基因学的热点。

它在10~50岁任何年龄都有可能发生,常见临床表现有:①白天睡眠过多(excessive daytimeleepiness,EDS)。

②猝倒:由于情绪变化等原因触发肌紧张性突然下降,引起猝倒,需与癫痫发作相鉴[7]。

③睡眠幻觉:入睡前幻想、恐惧、反复出现幻觉画。

④睡瘫:指患儿入睡后随意肌瘫痪。

其中①、②)两对NRL患儿有诊断价值。

统计结果表明:有NRL族史的儿童发病危险度是普通儿童的10~40倍。

家基因研究显示病人的一级亲属受的概率达10%50%。

自从1877年Wesphal首次提出此病以来,已许多NRL家族的报道[8]。

实验表明NRL 的发病率HLA-DQB1×0602基因阳性率相关。

在普通人群中,HLA-DQB1×0602阳性率约为25%,有猝倒表现的NRL患儿阳性率可达85%~95%,轻症NRL患儿不合并猝倒表现其阳性率也达42%[8]。

Faraco J[8]及Krahn LE[9]等认为NRL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遗传与环境是NRL发生的两大要素。

最近研究认为Hypocretin神经调节肽系统在NRL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10]。

NRL的发生与Hypocretin 2受体基因失活有关。

Hypocretin分1、2两型,它们的受体广泛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及部分周围神经系统,调节与这些区域功能相关的进食、激素分泌、睡眠觉醒周期等。

NRL患儿脑脊液中Hypocretin 1含量明显降低。

Krahn LE 等[9]曾做过实验,以9名NRL患者为实验组,8名正常人为对照组,用放免法测定脑脊液中Hypocretin 1含量。

结果显示,实验组中7Hypocretin 1含量低于检测水平,对照组Hypocretin 1含量均正常。

下丘脑外侧区一直被认为是脑内Hypocretin细胞的集中区,但最近发现,下丘脑背内侧核、下丘脑腹内侧核、下丘脑外侧结节以及蓝斑、脑桥网状结构、视前区等是含有Hypocretin细胞的集结区并广泛投射到整个神经轴[9,11]。

与HLA相关的自身免疫过程破坏了这些区域含有Hypocretin 的神经元细胞,造成一部分病人脑脊液中Hypocretin水平下降。

Hypocretin能兴奋蓝斑的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抑制睡眠进入REM期, Vgontzas AN等人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点。

指出正常人群入睡后经过70~90分钟的非快速眼动(non-rapid-eye-movement, NREM)期后进入REM期,而NRL患者入睡后进入REM 期的时间大大缩短,约5~10分钟内进入REM期。

Hypocretin能在睡眠周期中调节脑内单胺与乙酰胆碱的相对活性,而NRL患者的EDS症状可能与单胺类物质异常有关,因此NRL患者Hypocretin的缺失造成NRL的多重症状。

Hypocretin 1对2型受体也有作用。

当Hypocretin 1含量降低时,2型受体功能下降。

Sutcliffe JG 等[10]的动物实验亦表明,当大鼠Hypocretin 2受体基因失活以后大鼠会表现出NRL类似的症状。

2.1.5 其他还有许多与遗传有关的因素,但由于研究尚浅,其原因未明,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2 环境因素2.2.1 睡眠环境不良儿童在睡眠是外界的噪音干扰或有长时间的强光直射。

噪音会引儿童体内儿茶酚胺分泌量增加,儿童长期居住在嘈杂境中,如交通主干道、飞机场附近,其阅读理解能力及长期记忆能力都会受损。

2.2.2睡觉对父母的依赖程度睡觉对父母的依赖程度严重影响儿童的睡眠,与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呈明显的负相关。

即依赖越严重,发生睡眠障碍的机率就越高。

睡觉对父母有依赖的儿童,其入睡时间常受父母睡觉时间的影响,一旦父母不能陪伴其身边时,易出现夜惊、梦呓等睡眠问题[11]。

2.3 性别男童的睡眠障碍检出率高于女童,这可能与男童更活泼好动,爱玩刺激性游戏,喜看动作类、恐怖类电视有关。

小结:儿童睡眠障碍会引起儿童身心发育障碍及学习交能力下降,对其进行防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儿童睡障碍的因素很多,且往往多因素共同作用。

遗传、环、心理行为不健全及器质性疾病是儿童睡眠障碍的几重要原因。

因此建立良好的抚育模式,培养儿童积极乐观的个性,提供温馨安静的睡眠环境,提高对儿童日常行为及疾病的认识,是改善儿童睡眠状况降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1]Mindell JA,Owens JA,Carskadon MA.Developmental features of sleep[J].Child Adolesc Psychiatr Clin N Am,1999,8(4): 695-725.[2]王凤枝,王建国.医学理论与实践[J].2002年第15卷第7期[3]江帆.儿童睡眠障碍的流行病学[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年12期[4]Montplaisir J, Boucher S, PoirierG,et al. Clinica,l polysomnographic, and genetic characteristicsofrestless legs syndrome:A study of133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new standard criteria[J].MovDisord, 1997, 12:61-65.[5]Cirelli C, Tononi G.Onthe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of C-fos induction during the sleep-waking cycle[J].Sleep,2000,23(4):453-469.[6]周彦光. 发作性睡病一家系5例报告[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8; 15(5): 313.[7]Joyce JA. Anesthesia considerations for paients with narcolepsy[J].AANA J, 1999,67(1):59-66.[8]Faraco J, Lin X,Li R,et al. Genetic studies in narcolepsy, a disorder affecting REM sleep[J].J Hered, 1999,90(1):129-132.[9]Krahn LE, Black JL, Silber MH. Narcolepsy:new understanding ofirresistible sleep[J].Mayo Clin Proc, 2001,76(2):185-194.[10]Sutcliffe JG,De Lecea L. The hypocretins: excitatory neuromodulatory peptides for multiple homeostatic systems, including sleep and feeding [J].J Neurosci Res,2000,62(2):161-168.[11]余红,程洪.2~7岁儿童睡眠障碍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年12卷5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