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操课程教学大纲

体操课程教学大纲

内容提要:
1.体操概论
2.体操术语
3.体操保护与帮助
4.基本体操
第二章 体育基础理论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和掌握必要的体育理论知识,建立正确的体育观 念,增强现代体育意识,了解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和原理, 养成 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内容提要:
1.体育与职业学院体育
2职业学院体育基础理论
(4)支撑跳跃、一般跳跃、挺身跳、分腿跳、屈腿跳、转体 跳、山羊:分腿腾越、屈腿腾越、纵箱分腿腾越
(5)徒手操:教学比赛、气排球场地与比赛规则
内容提要:
女生:立定跳远、800米、仰卧起坐
男生:立定跳远、1000米、握力
二)学时分配:
类 别
序 号'
\\学期
、^周数\^学tA
课程内容
-一一
-二二

小 计
三、课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体操基本功
2.体操基本知识
3.技巧、支撑跳跃、双杠、单杠、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
1.掌握体操保护与帮助的手段和方法。
2.技巧、双杠成套动作的,连接。
四、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1、讲解动作规格和标准,是体操技术规范化的关键。
2、标准的高规格的示范、 使学生了解体操动作的形态、 结构、 技术要领和练习方法。
3.遵循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并能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运用体育手段培养 人材和具有初步组织中学生开展业余体育活动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勇敢、顽强, 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在体操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体操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技 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掌握体操项目的科学锻炼方 法,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发展学生的体能, 提高适应 各种环境的能力。
备注
16

16

16

48

理 论
1
体育理论基础
4
4
4
12
雨天进行 理论教学
2
引导课 专项理论
2
2
2
6


1
“三项”身体素质测试
2
2
2
6
按照可是 进行
2
基本功和基本动作
2
2
4
3
技巧
4
4
4
16
4
支撑跳跃
2
4
6
5
双杠
4
4
4
16
6
单杠
4
4
4
12
7
徒手操
6
6
6
18
考 试 内 容
1
技术考试2226体育理论 由学院安 排统考, 体操随堂 进行考试
2
理论课考试
2
2
4
总计
32
34
30
96
六、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安排
1.课堂练习和课外练习。
2.教学比赛、测验
3.观看体操电教片。
七、本课程的考核方法与要求
1、 第一、三学期:技术、技能考核占80%,平时占20%。
2、第二、四学期:技术、技能考试占60%,理论部分占30%,
平时成绩占10%。
3、理论考试采用开卷的形式,由学院统一安排
体操》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体操是我校公共体育课中一门必修课, 体操课运用科学的体 育手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结合体操的特点, 加强体操基本技术技 能,专项素质训练,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1.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促进学生身心正常发展, 增 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2.通过体操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体操基本知 识,基本技术、技能,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自觉锻炼身 体的良好习惯。
2.体操基本动作:
(1)技巧:前后滚翻,鱼跃前滚翻、侧手翻、手倒立、头手 倒立、手倒前滚翻、前滚翻直脚起
(2)单杠:翻上、挂膝上、骑撑前回环、骑撑转体180度成
支撑、支撑后摆下
(3)双杠:支撑挂臂撑摆动、挂臂屈伸上成分腿坐、分腿坐 —前滚翻成分腿坐、慢起肩倒立、支撑前、后摆下、前摆向 内转体180度下
3.体育卫生与健康
4.体育运动与身体素质
第二篇 实践部分
第一章 基本功和基本动作
教学要求:
讲解示范练习体操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 提高学生的柔韧协 调等身体素质,提高体能。
内容提要:
1.基本功:(1)腿部基本功:压腿、踢腿、弹腿、控腿、劈 腿。
(2)腰部基本功:向前、后、两测、下腰、
(3)肩部基本功:压肩、拉肩、转肩、手倒立、
3、反复练习,多实践,掌握、提高、巩固所学基本知识,技 术和技能。
4、在教学的不同阶段,采用比赛评分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
5、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防止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篇 基础理论
第一章 体操概论
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体操的内容与分类、 特点和作用, 体操发展概况。 体操竞赛规则和裁判法,有助于更好地开展竞赛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