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
第一节 心理过程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
(四)情绪与健康 情绪的发生通常伴随有机体内的生理变化, 因此对人的健康有明显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1.积极情绪有利于健康 积极情绪有利于提高人 的活动效率,有助于工作和学习,有利于社会适 应,有助于身心的健康。 2.消极情绪不有利于身心健康 消极情绪降低人 的活动效率及社会适应,妨碍人的工作和学习, 甚至可导致心身疾病的发生。 因此,要善于调节、保持积极良好的乐观情 绪,以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一节 心理过程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
2.知觉的种类 (1)空间知觉:指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 方位等空间特性的反映。 (2)时间知觉:指对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3)运动知觉:指对物体的静止和运动以及运动 速度的反映。
第一节 心理过程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
3.知觉的特征 (1)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 性是指在知觉的过程中把知觉对象 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 (2)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 是指在知觉的过程中将客观事物的 个别属性进行整合的特性。
第一节 心理过程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
(3)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 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用已有 的知识经验对知觉对象进行解 释的特性。 (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 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人对 物体的知觉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称知觉的恒常性。 常见的知觉异常有:错觉、幻觉和感知综合障碍, 这些异常对心理问题及心理障碍的判定具有临床 意义。
第一节 心理过程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
4.遗忘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回忆 或错误的再认和回忆。 遗忘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将其规律 绘制成曲线。该曲线揭示了两条规律:一是遗忘 与时间成正相关;二是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第一节 心理过程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
(四)思维 1.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 概括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内 在联系和发展规律,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2.思维的特征:①间接性 ;②概括性 。
第一节 心理过程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
3.思维的分类 (1)根据思维过程的凭借物不同可分为 1)动作思维:是借助于实际操作进行的思维, 也叫操作思维或实践思维。 2)形象思维: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的 联想进行的思维。 3)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 行的思维。
第一பைடு நூலகம் 心理过程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
第一节 心理过程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
(五)想像 1.想像的概念 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 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像的基本素材 是表象。所谓表象是指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 中留下的形象。 无意想像 2.想像的分类 再造想像 有意想像 创造想像 理想 幻想 空想
第一节 心理过程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
第一节 心理过程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
(三)记忆 1.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 的反映。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人脑对 输入的信息进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记 忆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能力,凭 借记忆人才能积累知识经验,不断成熟起来。 如果没有记忆,经验将无法积累,人将永远 处于新生儿状态。 记忆异常的表现有:记忆增强、记忆 减退、记忆错构和记忆虚构。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
2.感觉的分类 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外部感觉:是接受外界信息,反映外界事 物的个别属性。包括视觉、听觉、 嗅觉、味觉、皮肤觉等五种基本 感觉。 (2)内部感觉:是接受机体内部信息, 反映自身位臵、运动及内脏状态的个别 属性。包括内脏觉、运动觉、平衡觉等。
第一节 心理过程
第一节 心理过程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
(2)比较:是在头脑中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 不同点及其关系的思维过程。分析与综合是比较 的基础,比较是抽象与概括的必要前提。比较既 可以在时间上进行,也可以在空间上进行。 (3)抽象与概括:抽象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本质 特征抽取出来,舍弃其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本质特征综合起来, 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 常见的异常思维有:强迫性思维、思维奔逸、 思维迟缓、思维散漫、思维贫乏等,是各种精神 障碍的典型表现。
第一节 心理过程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
二、情绪、情感过程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 态度体验称为情绪情感。
(二)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与区别 情绪与情感表示的是同一个心理现象,统称 为感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
第一节 心理过程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
联系:情绪的变化受到情感的制约;而情感总是在 各种不断变化着的情绪中得到表现,离开了具体 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就不可能存在。 区别:
第二章 心理过程 与人格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
我们是如何认识世界的?情绪有什么意义及 作用?意志的品质又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 工作?为什么“人如其面,各不相同”?这些心 理 活动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什么影响?通过心理过 程与人格的学习,我们都会得到答案。但基础理 论枯燥无味,不易懂。要提高学习、工作效率, 健康成长,就请注意联系自身实际去理解概念, 掌握特征及规律,以促进自身发展。 重点:认识过程的概念;情绪与健康;人格 的成长、发展与健康。 难点:抽象概念的理解。
第一节 心理过程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
2.情绪状态 张 度和持续性,可把人的情绪状态分为三类: (1)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 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背景,影响着人的整个精 神活动。 (2)激情:是一种强烈而短暂的、爆发式的情 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通常是由对个人生活有 重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
大意义的事件所引起。 (3)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高 度情绪紧张状态。突发事件、意外事故、过强 的精神刺激都可导致应激状态。
第一节 心理过程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
3.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 价自己和别人的言行、思想、意图时产生的一种 体验。道德感是对客观对象与一个人所掌握的道 德标准之间关系的一种体验。 (2)理智感:是人们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 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理智感是与人的 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等社会需要相联系 的。 (3)美感:是对客观现实及其在艺术中的反映 进行鉴赏或评价时所产生的一种体验。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情 绪 情 感
与生理性需要相关联 发生早、人与动物共有 具有外显性、情境性、激动性、 暂时性
与社会性需要相关联 发生晚、人类独有 具有内隐性、稳定性、深刻性、 持久性
第一节 心理过程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
(三)情绪、情感的分类 1.原始情绪 又称基本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 的与本能活动相联系的情绪。它包括四种类型: (1)快乐:是指个体的生物性需要得到满足时产 生的情绪体验。 (2)愤怒:是指个体需要受到外界干扰而产生的 情绪体验。 (3)悲哀:是指需要的对象遗失、破裂或幻灭时 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4)恐惧:是指个体为了摆脱某种危险情境的需 要而又无能为力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第一节 心理过程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
③长时记忆是指信息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乃至 终生的记忆。短时记忆的信息反复强化形成长时 记忆。长时记忆的存储容量几乎是无限大的。 三者之间的关系可归纳如下
信息 刺激 注意 短时 记忆 复习 长时 记忆
瞬时 记忆
提取
遗忘
遗忘
第一节 心理过程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
3.记忆的过程 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 认或回忆三个基本过程。 (1)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实际就是人的学 习过程。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识记分成不同的类 型。 (2)保持:是对识记过的事物进行加工、巩固和 保存的过程。 (3)再认和回忆:再认是识记过的事物再度出 现时能够辨认的过程。回忆是识记过的事物不在 眼前时能够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是信息提 取的高级过程。
第一节 心理过程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
三、意志过程 (一)概念 意志是指能够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去 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也叫意志过程。 具有以下的特征: 1.有明确的目的性 自觉确定目的是意志的第一特 征。离开自觉的目的,意志便失去存在的前提。 2.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克服困难是意志的核心价值 所在。 3.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随意运动是指由人的主观意 识控制的、完成活动所必备的技能。是意志行动的 必要条件,没有其存在就不可能实现行动目标。
第一节 心理过程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
(二)意志的品质 意志品质是指个体比较稳定的意志特点。其个 体差异很大。它的表现包括四个方面: 1.自觉性 是指一个人有明确的行动目的,并能充 分认识行动的意义,使自己的行动自觉地服从正确 目的和社会要求的品质。 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盲目性和独断性。
第一节 心理过程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
4.思维的过程 (1)分析与综合: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各 个方面或各种属性的思维过程。综合是在头脑中 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属性结合起 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 往是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这样一个反复 不断的过程。
第一节 心理过程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
(2)按照记忆保持的时间可分为:瞬时记忆、短 时记忆和长时记忆。①瞬时记忆,也叫感觉登记, 是刺激停止后,感觉信息极短时间内的保存,一 般为0.25~2秒,如果这些信息及时被加工,则进 入短时记忆,否则就会被遗忘。②短时记忆,当 瞬时记忆的内容引起个体注意后,信息就会由瞬 时记忆进入短时记忆。其保持时间一般不超过1分 钟。短时记忆的容量较为有限,一般7±2个项目。